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梅 《中国建材科技》2021,30(5):143-144
针对陇东地区某高速公路K1322+492-K1322+624段路基沉陷病害进行成因分析,采用了干拌水泥碎石桩及注浆加固的路基综合加固技术。通车后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发现,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且施工简单、快速,与其他地基处理方式相比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商呈祥  温亮辉 《山西建筑》2014,(16):165-166
针对张涿高速公路路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路基沉降、开裂侧向滑移地质病害,采用了钢花管微型桩处理方法,着重介绍了其施工工艺与施工要点,为快速有效地加固与预防高速公路的路基沉降、开裂侧向滑移工程病害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便捷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铁路既有线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路基病害,其中路基沉降问题是最广泛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线路的运营安全。为了保障病害治理过程中铁路运营的绝对安全,基于此提出一种新型路基加固方法,即"二定注浆"法。通过模型试验,分别针对"二定注浆"过程中2种不同成孔方式对既有线路基稳定性影响范围和加固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毅 《山西建筑》2014,(8):165-166
基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沉降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造成的病害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从开挖台阶与削坡、土工格栅的加固处理、冲击碾压处理等方面研究了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以提升拓宽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井正洋 《安徽建筑》2023,(12):156-158
某公路工程路基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沉陷,为了抑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分别针对天然路基和车载作用下的路基开展沉降计算,排除了振动液化问题,发现车辆载荷加剧了沉降量。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病害原因,明确了地下水抽取活动和车辆载荷是导致路基变形、下沉的主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注浆加固措施,并且利用FLAC 3D 6.00软件对技术方案开展数值模拟,验证了相关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灌浆加固技术是处理公路路基沉降的一个经济实用且较为理想的工艺。本文针对高填路堤的病害,分析了高填路堤阐述病害的原因,介绍了高填路堤下沉几种常用处治技术,重点介绍了注浆技术在高填路堤沉降处治中的应用,着重介绍灌浆法的加固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陈永华 《建筑安全》2022,(11):35-38
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市政、交通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基处理等问题,软基处理过程中路基的响应和稳定性及工后沉降等特性对软土路基的建设质量至关重要。为研究中山市某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在加固处理过程中响应和工后沉降特性,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了该工程基于水泥搅拌桩+下隔板进行路基处理的数值模型。利用该数值模拟,研究了加固后路基在堆载过程中和工后180天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层中,采用水泥搅拌桩+下隔板方式加固软土路基可以有效降低加固区域在堆载和工后180天的沉降,保障了滨海软土路基在堆载期间和工后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陈森 《山西建筑》2013,(7):159-160
介绍了在国道307线张家河至杨家峪段公路改建工程K8+345~K8+675高填方路段施工与质量控制,采用强夯后增加了填土密实度,有效防止了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真正做到了路基稳定,有效防止了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发的路基病害。  相似文献   

9.
使用真空预压加固后的吹填土地基上建造的路基,工后路面出现了严重的波浪形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该吹填土地基上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原因,并使用有限元模拟计算该吹填土地基的工后平均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通过将在波浪形路面行驶的车辆简化为理想的物理模型,分析车辆荷载加剧路面初始不均匀差异沉降,并最终形成严重波浪形病害的成因。提出应以减小工后地基差异沉降的加剧为重点的设计思路,采取土工格栅加固该路基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6)
目的: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异常,已经逐步遍及祖国各地。我国又是可溶岩广泛分布的国家,所占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高速铁路通过覆盖性岩溶地区不可避免。岩溶病害和路基沉降是控制覆盖性岩溶段高速铁路路基质量的两大问题,采取何种切实可靠的方案和优化方案是目前的重要课题。结论:覆盖岩溶地表稳定地段,应以控制路基沉降为主;岩溶病害地段,应病害和沉降兼顾。客运专线不同速度目标值所采取的路基加固手段不同,高速铁路应以桩板结构为宜,桩板结构以落地收敛式为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