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以及准确、客观评定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提供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其评定方法。郑州水司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技术指导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常态的管理模式,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通过水量平衡分析技术,深入细化、量化影响漏损率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漏失水量管理、计量分区管理、表具计量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漏损率,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郑州水司在开展漏损控制过程中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管网漏损率要求的越来越高,供水单位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各种智能传感器、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网漏损控制的高效实施。本文以青浦自来水公司为例,解析了漏损控制的主要措施,针对性地对建立分区计量管理体系、搭建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基于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绩效指标、抄表改革、压力优化管理、管网改造的实践进行探讨,并且面向未来提出DMA全覆盖、数据中台建设、建立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模型、智慧化平台升级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进行产销差管理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针对不同的漏损影响因素,顺德供水有限公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管网漏损控制,利用听音杆、Pamalog区域监测仪等设备进行主动探漏;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实现漏损细化管理;利用SCADA系统以及远传大表监控系统提高管网漏损监测效率;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以合理调控管网水压。实践表明,结合上述漏损控制技术,顺德供水公司所辖管网漏损控制效果明显,将漏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漏损率是供水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供水总量一般是各水厂出厂水的总和,而售水量除了水表抄见量之外,还有水表计量不准确与正常误差,二次供水的自然损耗,水管改造后的无计量冲洗、水管爆裂的漏水、消防用水、不合法用水(偷水)等不经过仪表计量的水量。据了解,我国城镇供水的漏损率一般在10-20%之间,也有些供水企业高达25-30%。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制水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节约水资源,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供水管网的漏损。本文概述了供水管网中的漏损现象及产生漏损现象的几个原因,并提出了降低漏损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管网漏损率是政府对供水企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近来随着供水范围的扩张,以及抄表到户服务的延伸,漏损率一直呈上升的态势,若不从严加强漏损率的控制管理,最终会影响供水企  相似文献   

7.
供水管网漏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资产状况、供水方式、管理水平、资金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各地区的漏损水平参差不齐。水资源的匮乏以及近年来不断紧张的供水形势,使得漏损控制工作作为供水企业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各地方的重视。本文阐述了主动漏损控制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丘市供水基本情况,介绍了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分析了影响漏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供水漏损控制措施,总结了企业工作的具体作法,对于深化供水漏损认识,促进经验交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始终面对的课题。漏损控制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计量问题又是漏损控制的基础,计量的完整与否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网漏损率的计算,从而影响漏损控制的评价。然而,在供水企业中,有计量意识的人不多,对计量的研究不够。那么,什么是计量意识?计量意识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强化?本文结合供水企业实际,加以探讨。一、什么是计量意识,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简言之,计量意识就是应计尽计,计量准确。展开说就是:应该计量的水量尽可能全部计量,并且计量要准确。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长期以来是困扰供水企业的突出问题,也是各供水企业努力破解的一道难题。我国供水行业的平均漏损率为20%,由于技术、设施、管理等因素影响,县镇供水部门平均漏损率还高于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