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森林面积 1 .377亿公顷 ,森林蓄积是 1 0 1 .3亿立方米 ,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很低 ,只有 0 .2 2立方米 ,与发达国家人均 1 .1 6立方米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相当大。从林业结构上看 ,我国成熟林生长量少 ,每年仅为 1 .1亿立方米 (占年森林生长量的 2 6 % ) ,真正能采伐用材林生长量不足 1亿立方米 ,而且小径材较多 ,占蓄积量的 70 %以上。品种单一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相似文献   

2.
《天津造纸》2006,28(2):2-8
一、中国的资源状况 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基本特征就是劳力换资源.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1%,但土地(耕地)只占世界的7%,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森林面积占4%,森林蓄积量占2.9%.如果用人均占有量来看,那就更惨了,如拿森林和木材资源来说: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3hm^2(世界人均占有0.6hm^2、美国0.8hm^2、加拿大7.9hm^2、俄罗斯5.8hm^2、巴西3.2hm^2、日本0.2hm^2),中国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m^3(世界人均占有72m^3、美国98.5m^3、加拿大1093.5m^3、俄罗斯543.4m^3、巴西425m^3、日本23m^3).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2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m3。天然林面积1.22亿hm2,蓄积122.96亿m3;人工林面积0.69亿hm2,蓄积24.83亿m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从清查结果看,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  相似文献   

4.
我国刨花板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陈文一、前言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口众多(已达11亿多人口),森林资料严重不足,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20.06亿亩),人均为0.12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8%左右;森林蓄积量仅...  相似文献   

5.
1 芬兰林产工业发展概况 芬兰是林业发达国家,虽然其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木材产量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是由于大力提倡造纸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森林覆盖率一直高达70%左右,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和纸板的出口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10%和15%.目前芬兰是世界第6、欧洲第2大纸和纸板生产国,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相似文献   

6.
1我国木材市场资源供应概况 我国森林蓄积量为124.9亿m3,人均蓄积量则只有世界人均的12.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全球人均的21.3 %,可利用的森林资源或生长在大江大河上游地区,属保护范围;或分布在边远山区,采伐运输极为不便,而且中幼林面积占总采伐面积的78.5%,后备资源培育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7.
简讯     
森林蓄积量为十二五规划中新增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未来五年森林覆盖率将从20.36%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将从137亿m3提高到143亿m3。据业内专家测算,要实现森林蓄积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森林资源情况 根据2000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的森林总面积为1.536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hm2。林分面积为1.343亿hm2,占森林总面积的87.4%;可采伐森林资源2022万hm2,占13.1%;竹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介绍,目前中国人造林面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12%增长到2013年的超过21%。中国政府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数量,以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面积达2.23亿hm2的目标。为推动森林认证工作,2003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 ,我国有森林面积 1.377亿公倾 ,森林蓄积 10 1.3亿立方米 ,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美国 ,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很低 ,只有 0 .2 2立方米 ,与发达国家人均 1.16立方米的消费水平相比 ,差距相当大。从林业结构上看 ,我国成熟林生长量少 ,每年仅为 1.1亿立方米 (占年森林生长量的 2 6% ) ,真正能采伐的用材林生长量不足 1亿立方米 ,而且小径材较多 ,占蓄积量的 70 %以上 ,品种单一。我国国内商品木材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国家计划生产的木材 ;二是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流入市场的木材。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我国政…  相似文献   

11.
文心 《造纸化学品》2008,20(4):64-64
芬兰是世界林业发达国家,虽然其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木材产量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由于大力提倡造纸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森林覆盖率一直高达70%左右,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和纸板的出口总值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10%和15%。目前芬兰是世界第6、欧洲第二大纸和纸板生产国,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相似文献   

12.
《造纸信息》2001,(6):3
现代纸业的基本特征是:林纸一体化,工业林成为纸业的第一车间.发达国家的纸业木纤维占90%以上,而我国则非木纤维占一半以上.中国的森林面积居全球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第119位.全世界约25%的工业林用于制浆造纸,而中国相应的比例仅为9.7%.  相似文献   

13.
一、少林国家,锯材业浪费木材严重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用材林面积0.08公顷,占世界第120位.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10m~3,为世界平均数65m~3的15.5%.[1].与此应的则是极不协调的木材严重浪费现象[2].锯材业消耗原木近一半[3],是浪费木材的主要行业之一.仅以锯材规格合格率为例,不合格锯材的改锯损失达15%[4].合格率的实际情况又怎  相似文献   

14.
芬兰是林业发达国家,虽然其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木材产量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是由于大力提倡造纸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森林覆盖率一直高达70%左右,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和纸板的出口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10%和15%。目前芬兰是世界第6、欧洲第2大纸和纸板生产国,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相似文献   

15.
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它的数量受森林面积、蓄积量和采伐量的限制.世界森林资源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国;森林覆盖率以日本和北欧的芬兰、瑞典为高;原木产量最多是苏联,其次是美国,我国占第三位.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一五期间,广西全区广泛开展植树活动,营造林113.33万hm2(1700万亩),森林面积净增125.87万hm2(1888万亩),总量达到1373.33万hm2(2.06亿亩),人均拥有0.27hm2森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5年增加5.3个百分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审核认定,福建省森林面积达1.15亿亩;森林覆盖率已由62.96%增加到63.10%,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活立木总蓄积量5.32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七位。竹林面积1490万亩,毛竹总株数19.73亿  相似文献   

18.
王子制纸公司为了加深中日两国造纸界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邀请在该公司最大的新闻纸厂进行了1年的研修工作,收获很大。 地处东亚,面积37万km2,人口1.26亿。适于造纸的木材有红松、落叶松等。全国纸与纸板的年生产量3100万t,居美国之后,占世界第2位;人均年消费量248kg,继美国、芬兰、瑞典、比利时之后占第5位。新闻纸年消费量360万t,千人报纸拥有量582份,从产量、质量、品种看仍然是世界上造纸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的森林覆盖率70%,木材蓄积量34.8亿m3,其中天然林53%,人工林41%,其它6%。由于环境水土保持的需要和采伐作业人工费昂…  相似文献   

19.
一、林业之最: 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圭亚那,98.6%; 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埃及,0.003%; 森林蓄积量最高的国家:前苏联,860亿m~3; 人均森林蓄积量最高的国家:蒙古,700m~3/人;  相似文献   

20.
《福建轻纺》2007,(3):32-33
福建省山、海、侨、特都占据.福建的气候温湿,适宜于林木生长.据2004年统计,全省有林地面积1.1亿亩,森林总蓄积量4.2亿m3,竹林面积1230万亩,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已达62.96%,全国最高.在同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总规划>中,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4省同被列为全国速生丰产林4大片区之首,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全面推行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经营主体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权经营管理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种树造林的积极性,造纸企业林纸一体化的优惠政策也凸显其中,这是发展福建省造纸工业的基础,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