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设计和实现了H.264格式的视频数据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传输,重点介绍了实时视频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在客户端的解码播放。该文采用RTP(实时传输协议)封装H.264数据,并由CDMA2000无线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在客户端的播放器设计中,用基于Directshow的构架来实现视频的解码播放。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1种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监控方法.首先阐述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接着介绍服务器/客户端的编程模型,最后提出了1种基于video4linux的视频采集和基于RTP流媒体协议的远程视频传输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DirectShow技术和H.264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采集和压缩。设计中视频数据的采集使用WDM驱动捕捉,提高了视频采集的效率和通用性;视频数据的压缩采用H.264视频编码标准进行压缩,得到较高的压缩比和压缩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视频监控更加多元化的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音视频监控系统.介绍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阐述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重点论述Android平台上音视频监控客户端的设计思路.移植了音视频解码库FFmpeg进行H.264视频解码,在数据传输中使用RTP协议,利用RTP协议中时间戳,解决音视频同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采用C/S架构的H264视频流网络监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服务器端以ARMS3C6410为硬件平台,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利用V4L2接口技术对视频进行采集,利用6410内部的MFC模块按照H264标准对视频流编码,通过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视频进行实时传输。客户端通过FFpmeg和SDL库完成对接到的视频数据的解码与播放。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图像清晰、实时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H.264的,在linux系统下的视频监控系统,给出总体设计框图,重点阐述了在linux操作系统下,视频监控前端的硬件设计,监控终端的多线程操作。介绍了最新的视频压缩方法H.264/AVC,在IP网络平台上的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流畅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有线网络使用不便的情况或者在无线网络环境中流媒体不能实时高效传输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平台和嵌入式Linux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案.首先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修改和裁剪,搭建起嵌入式系统工作平台,然后利用V4L提供的接口函数来实现Linux下的视频采集,对采集的视频数据采用最新的H.264视频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处理,将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的封装并进行无线网络传输,最后在远程监控端采用DirectShow技术实现了视频解码播放.实验结果表明:在Arm-Linux平台上采用基于RTP/RTCP的H.264传输算法,获得的视频清晰流畅、失真小、延迟低,满足实时视频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的缺点,提出采用嵌入式H.264视频压缩技术设计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TI的高性能双核数字多媒体处理器TMS320DM6467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利用DaVinci技术研究了H.264压缩算法,基于硬件平台,对改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进行验证,设计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分析了改进前后的H.264对图像压缩情况.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H.264压缩算法可以在编码质量和编码效率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系统的运算量,使编码速度提高大约30%,改善了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一代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所使用的新编码技术在网络传输时误码对视频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无参考的H.264/AVC网络视频的丢包失真评估方法.首先对信道误码引起的视频失真进行了分析,然后确定H.264/AVC编码新特性对空时域误码传播及误码掩盖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无参考的H.264/AVC网络视频的丢包失真评估方法.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适合对实时传输的视频进行质量监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得到视频序列的MSE(mean square error)与使用全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得到视频序列的MSE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性超过0.85.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及JAVA Applet技术实现实时Web虚拟仪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Web虚拟仪器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以LabVIEW7、0 DDE模块和JAVA进行动态数据交换构成Web虚拟仪器的服务器,以JAVA Applet技术实现其客户端,使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不安装任何附加软件的条件下,使用浏览器即可以对远程仪器实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移动终端传输视频图像质量低、传输速度慢的问题,将移动互联网中的Android系统开发技术和H.264视频编码方法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H.264视频监控。采用了将Android系统移植到ARM(AdvancedRisc Machines)平台的方法和ARM平台采集视频数据的方法,分析了Android操作系统架构及其启动原理。该H.264视频编码采用基本档次的编码方法,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达到38.210dB,编码帧速率达到136.66帧/s,与主要档次和高级档次的编码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编码帧速率,实现了实时稳定的视频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H.264码流在无线环境中传输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技术的视频传输方案.该方案根据H.264数据分割得到的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分区,采用不同的HARQ重传方案实现不均等错误保护.仿真结果表明,在高误码率的信道环境下,采用HARQ技术进行视频传输可以显著提高解码图像的质量,在相同带宽下,其性能明显优于均等错误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幅提高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设计了一款5核结构的同构多核处理器并实现了H.264在多核处理器上的并行解码.该多核处理器采用1个CPU作为主控处理器,另外的4个CPU作为受控处理器被调用,5个CPU可以同时访问1块32 KWord的共享存储器,任意2个CPU之间可以通过邮箱、信号量、硬件锁实现点对点的通讯.其中,主控处...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平台的H.264编码与网络传输的实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H.264编码器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结合TMS320DM642芯片的具体特点,从算法、数据传输、内存和Cache的使用以及线性汇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实现方案,最终在DSP平台上实时实现了H.264基本档次编码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IF格式的视频序列,优化后的H.264编码器可以达到24帧/s以上的编码速度,可以满足实时编码要求.基于优化后的H.264编码器,在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上实现了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编码以及网络传输等功能,证明了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兼容H.264标准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提出了一种与H.264标准兼容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通过空域滤波把原始的视频序列分解为多个具有低空间分辨率的子序列,然后采用H.264编码器对每个子序列进行高效的压缩编码,得到与H.264标准兼容的压缩码流.在接收端,解码器根据信道误码所造成的描述丢失或受损的具体情况,利用正确接收的描述对丢失的描述进行恢复,提高视频的重建质量.另外,为了抑制解码端的误码扩散,该方法对丢失描述解码器的参考帧进行刷新,以提高重建视频的主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H.264单描述编码方法相比,在信道误码率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传输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I公司TMS320DM365芯片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前端.该视频前端在达芬奇硬件平台和MontaVista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了视频采集、H.264编码,并集成了视频数据RTP打包网络传输和SIP信令控制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视频前端性能高效、网络传输流畅,满足系统的实时性和视频清晰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