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德霖 《精细化工化纤信息通讯》2002,(3):2-6
噻虫嗪是继吡虫啉之后,化学杀虫剂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的新成就。它较吡虫啉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宽的活性谱,且与吡虫啉无交互抗性。本根据近国外的有关报道,对噻虫嗪作了较全面的概述 。内容涉及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合成反应、生物活性、结构-活性相关。田间表现、作用模式、理化性质、安全性能和环境行为等。 相似文献
3.
4.
化学杀虫剂的新成就—噻虫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德霖 《精细化工化纤信息通讯》2002,(2):2-5
噻虫嗪是继吡虫啉之后,化学杀虫剂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的新成就。它较吡虫啉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宽的活性谱,且与吡虫啉无交互抗性。本根据近年国外的有关报道,对噻虫嗪作了较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合成反应、生物活性、结构-活性相关。田间表现、作用模式、理化性质、安全性能和环境行为等。 相似文献
5.
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开发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新烟碱类化合和物代表了一类新型的、独特的、有引人注意的化学及生物特性的化学杀虫剂。壳牌的研究者1972年最早介绍了一些结构简单的硝甲基杂环化合物的杀虫特性(图1,1),并引出了一种作物保护剂化合物nithiazine(2),但并未商品化。该化合物具有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先导结构。13年后,随着吡虫啉(3)的合成,日本农药株式式会社(现为日本拜耳)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重要的一项突破。其通过引入6-氯吡啶-3-甲基作为硝甲基杂环的取代基,可对稻田叶蝉的杀虫活性提高100倍以上。1958年产次发表了专利,这些引发了许多其他公司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汽巴(1996年后为诺华,现为先正达公司)、日本武田、日本曹达、Agro kanesho、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和其他公司均很快进入了这个有前途领域的研究。1991年吡虫啉出现后不久,烯啶虫胺(4)(日本武田,1995)和啶虫脒(5)(日本曹达,1996)也进入了市场。这三个产品中任何一个均含有6-氯吡啶-3-甲基部分的杂环基团。这是第一代新烟碱类化合物的一般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8.
9.
10.
以2-氯-5-氯甲基噻唑与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为原料,通过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噻虫嗪,产品采用HPLC、IR、1H-NMR等手段进行了分析与表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选工艺条件为:DMF作溶剂,K2CO3作缚酸剂,n(3-甲基-4-硝基亚胺四氢-1,3,5-噁二嗪)∶n(2-氯-5氯甲基噻唑)∶n(K2CO3)为1.1∶1.0∶1.2,反应温度35℃,甲醇作重结晶溶剂,噻虫嗪产品的外标含量高于98%,收率达80%。该工艺路线有效地降低了废水排放量,产品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硫代烟碱类新杀虫剂——噻虫嗪(Thiamethoxa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噻虫嗪(Thiamethoxam)是一种硫代烟碱类化合物,目前称之为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该产品于1991年瑞士诺华公司开始研发其结构与活性,1998年在英国布来顿国际会议上,介绍了该化合物开发情况;与会专家评价为烟碱类第二代杀虫剂中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第一代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nitenpyrem)相比,其结构更趋复杂,杀虫活性更高、对人畜更安全、杀虫谱更广,与环境的相容性更优。与当前推广使用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7.
18.
噻虫醛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高效、新颖杀虫剂,其对抗性害虫具有很高活性,且对其他具抗性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本文主要介绍其生物活性和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噻虫嗪及代谢物噻虫胺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评价噻虫嗪在甘蓝上的安全使用。[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农药有效成分,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吸附净化,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分析噻虫嗪、噻虫胺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及残留水平。[结果]甘蓝和土壤样本中噻虫嗪及噻虫胺最低检测质量分数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1.9%~105.2%,相对标准偏差在1.5%~12.9%范围内。噻虫嗪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0.5~21.0、16.5~31.5 d;噻虫胺在甘蓝上的半衰期为15.4~21.0 d,土壤中噻虫胺的检测量均<0.02 mg/kg。[结论]该方法有足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等优点,适合用于甘蓝和土壤中噻虫嗪、噻虫胺的检测分析。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使用1%噻虫嗪颗粒剂的最高推荐用药量(450 g a.i./hm2)来防治甘蓝害虫,在收获期采收甘蓝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