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展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Z1):758-759
根据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B样条曲线逼近大量测量点的方法.为了使曲线具有良好的光顺性和曲线在端点处较好的控制性,采用端点插值的三次非均匀B样条算法逼近测量数据点.  相似文献   

2.
李郝林 《工具技术》2004,38(4):49-51
根据遗传算法 ,提出了一种B样条曲线逼近大量测量点的方法。为了使曲线具有良好的光顺性和曲线在端点处较好的控制性 ,采用端点插值的三次非均匀B样条算法逼近测量数据点。  相似文献   

3.
测量数据的B样条曲线逼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B样条曲线逼近大量测量点的方法。为了使曲线具有良好的光顺性和曲线在端点处较好的控制性,本文采用端点插值的三次非均匀B样条算法逼近测量数据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散乱数据点的B样条曲线反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工程中,由3D散乱数据点反求B样条线,常用的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法通过B样条曲线逼近来拟合出B样条线,因而存在拟合误差,更无法提前预知需要多少控制顶点才能达到所要求的逼近精度.我们从B样条曲线的数学定义出发,对B样条线的重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反求B样条多边形控制顶点的方法,来反求得到插值B样条线,并以三次均匀B样条线的反求为例,通过编程加以实现验证.  相似文献   

5.
CAM/CNC走刀轨迹的实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刀轨迹的优化对复杂型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大多数CAM/CNC系统采用大量小直线段逼近原始曲线和直线插补的做法,只能获得零阶连续的走刀轨迹,逼近精度低,不能保证高速加工运动的平稳性,因而加工精度、光洁度和加工速度都难以提高;由小直线段构成的NC代码数据量庞大,也增加了数控系统在内存容量和数据传输方面的成本。本文采用3次参数样条曲线和B样条曲线来实时重构CAM生成的走刀轨迹,以少量的数据点便能达到比直线和圆弧插补高得多的加工精度。文中讨论了数据分段、样条拼接及首尾振荡问题,以及程序实现中的面向对象和多线程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显著地提高了数控系统的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列表数值点,利用参数样条拟合精度高、算法稳定的特点,用累加弦长的方法,推导第一次逼近型值点的三次参数样条方程;使用差分的原理,推出该参数样条方程的插补算法,实现型值点的第二次逼近,并分析了步长参数的选取;文章还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精度.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散乱数据曲面拟合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提出了一种散乱数据点的曲面拟合方法。首先,先对点云进行网格划分,然后采用二次曲面的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网格点的坐标。再对这些行的网格点进行蒙皮曲面造型,生成B样条曲面。为了得到更高精度的逼近曲面,以此曲面为基面,采用B样条曲面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原始散乱点云作进一步参数化。从而可以获得较高逼近精度的曲面。最后给出的算例证明此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的非线性MISO传感器系统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基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的非线性MISO传感器系统建模方法.B样条函数良好的逼近性能保证了建模精度;B样条基函数的递推定义及最小二乘的无矩阵求逆递推使建模简单易行;当数据呈矩形网格分布时,运用降维处理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际传感器数据处理结果表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非线性MISO传感器系统建模的精度、稳定性以及运算效率.方法易于在微处理器上实现,适合在线建模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一种新的自由曲线的非线性拟合算法,此算法应用最小二乘法来获得最佳拟合曲线。解析和数值积分法的结合使用实现了曲线整体逼近,从而避免了对原曲线采点取样,B样条的曲线表达使之适用于各种复杂曲线的拟合。此算法结合渐进式逼近法可满足不同拟合精度要求,相对于传统的采点插值,或取样近似法,此方法更简洁、快速,拟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周期性封闭B样条曲线曲面是医学内植物设计中曲线、曲面造型的主要构造方法.介绍一种断层医学图像目标组织轮廓样条曲线建模方法.首先从断层医学序列图像中提取出目标组织的轮廓曲线,然后采用多边形逼近简化数据点,之后在满足一定控制误差的条件下,用最小二乘法通过B样条曲线逼近轮廓曲线,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表示出各个断层的轮廓曲线,获得医学内植物设计所需的骨组织轮廓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