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煤矿矿井通风在主扇工作方法的选择上似乎有一个不是“禁区”的“禁区”,即高瓦斯矿井尤其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能采用压入式通风。其理由是采用压入式通风,当主扇停止运转后,矿井瓦斯涌出量增大威胁矿井安全,因此我国一些原来采用压火式通风的矿井先后都由压火式通风改为抽出式通风,目前我国采用压火式通风的矿井数已是微乎其微。由原来的抽出式通风改为压火式通风则更不敢设想,这已形成一个传统“观念”。笔者认为这个“观念”应该改变,不改变这种“观念”对矿井通风工作极为不利。一个矿井应该采用哪种通风方式,应根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瓦斯涌出与运移的相关理论,结合反风模拟后平顶山煤业集团五矿4个采煤工作面气压和风量的变化,分析了矿井反风由抽出式转为压入式通风后,风量降低和气压升高对矿井瓦斯涌出的影响,以及回采工作面反风由上行风变为下行风对瓦斯涌出的影响,得出了反风后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呈现普遍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小宝鼎煤矿瓦斯涌出的特点和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压入式通风改为抽出式通风,采区通风系统的优化,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瓦斯监测等综合措施,消除了灾害隐患,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并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矿井风量变化与瓦斯涌出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很多矿井在调整风量的过程中,都曾发现回风流中绝对瓦斯量随风量增加而增加,甚至有的回采工作面还出现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也随风量增加而增加的现象。过去往往把它解释为风量增加井下各点通风绝对压力下降的结果。这对于抽出式通风来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在调节压入式通风矿井的风量时,也发生上述现象。显然用井下各点绝对压力变化的观点就无法解释。因此,矿井通风状态变化引起瓦斯涌出量变化的过程中,不仅压力变化起作用,而风量变化(井下各点之间的差压变化)起着更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局部扇风机是煤矿掘进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通风设备。目前我国掘进巷道的通风方式均采用压入式。工人和设备都处在乏风流中作业,有时还要被迫停产。为此改变压入式通风方式是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的关键。我国在1976年以后开始进行抽出式通风的研究工作:鹤壁矿务局四矿采用了以高压水为动力的水力局部扇风机。1979年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进行了大量抽出式通风工艺和风筒参数的考察工作,提供了抽出式通风方式的许多参数,取得了效果。  相似文献   

6.
抽出率是衡量抽放瓦斯效果的一个指标。抽出的瓦斯,仅是开采层瓦斯储量或邻近层瓦斯涌出量的一部分,其余的还需要用通风方法来解决。因此,要求不断改进抽放技术,加强抽放管理,扩大抽放范围,提高抽出率,减少不必要的供风量。提高抽出率的关键是提高开采煤层的预抽效果。抽放瓦斯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对降低抽放瓦斯成本都有积极的意义。 六矿位于鹤壁煤田南部,含煤地层为二迭纪山西统,可采煤层一层,矿井设计能力75万吨/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9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8.96米~3/吨。  相似文献   

7.
抽放瓦斯是高瓦斯矿井降低瓦斯涌出量、弥补通风不足的有效技术措施,在生产矿井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矿井设计中应如何考虑抽放瓦斯问题,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初步意见。 一、一般设计原则 1.瓦斯涌出量大,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应采取抽放瓦斯措施:如当井田内主采煤层较厚、透气性较好;邻近煤层瓦斯来源充足,设计中所采用的巷道布置和开采方法有利于瓦斯抽放,在这样的条件下瓦斯抽出量较大、抽放效果好。如对抽出的瓦斯再加以利用,将会提高矿井设计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均压通风技术在我局矿井防灭火中较广泛地应用。峻德矿“12·20”火灾时采用系统均压技术进行处理,及时地控制了火势并使火势逐渐减小,消除了火灾气体串入生产区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对这起火灾事故的处理做一分析。一、矿井采区概况峻德矿为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南风井  相似文献   

9.
过去一般认为自然负压很小,对有机械通风的矿井影响不大.实践证明这个结论只适合于一个入风和一个排风井口的矿井.多入风井口的抽出式通风矿井和多排风井口的压入式通风矿井,尽管有能力较大的通风机械,由于自然风压的影响,也会发生入风井口或排风井口间风流反向的现象.例如:重庆中梁山煤矿在有BY28~#轴流式扇风机抽出式通风的情况下(负压152毫米水柱),冬季竖井和平峒皆入风(平峒内温度11.2℃,  相似文献   

10.
独头煤巷掘进过程中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独头掘巷压入式通风风筒漏风规律、煤巷瓦斯涌出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压入式通风掘进煤巷的瓦斯分布规律,给出了巷道中瓦斯最高浓度及其距掘进工作面长度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瓦斯浓度随至掘进工作面距离增大,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减小。结合坦家冲矿2264掘进煤巷的具体参数,分析了巷道风量分布规律、瓦斯分布规律和至掘进工作面不同距离的瓦斯涌出量,并与巷道瓦斯浓度分布实测值进行对比,定量计算了2264掘进煤巷在至掘进工作面约260 m处,瓦斯体积分数最大达0.78%,在至掘进工作面约380 m以后,瓦斯涌出量基本稳定,从而验证了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 1974年11月22日,奶子山立井五采区150马力绞车房发生了瓦斯爆炸,巷道棚子倒塌,通风设施被摧毁。矿井瓦斯涌出量为12.33m~3/t,定为高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25.1%,系中央并列式吸出式通风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1、绞车入风侧通往总排的风门被打开,造成风流短路;2、绞车房后面是采空区,在围岩和密闭中有大量瓦斯涌出;3、绞车开动电磁铁吸合,相间产生电弧火花。新鲜风流由260马力绞车道进入卡机道,然后进入150马力绞车道(此绞车道用作采  相似文献   

12.
在瓦斯矿井的中底层掘进工作面,实施均压通风技术,防止采空区瓦斯 大量涌出,保证上下风道的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13.
大气压力的波动会引起矿井内空气压力的变化,进而对矿井瓦斯涌出、均压效果、主要通风机通风安全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理论分析了矿井气压的变化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了平煤六矿丁5.6-21110机巷瓦斯涌出异常这一现象,最后提出了通风系统调整以及探孔抽放的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了丁5.6-21110机巷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4.
厚煤层在分层开采的过程中,其瓦斯涌出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以鹤壁四矿为例,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各分层瓦斯涌出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都是呈指数函数关系。用这种规律对设计矿井通风设计,对生产矿井进行动态的通风安全管理既可保证安全又能节约通风能耗。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绪言 目前我国煤矿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供风使用较多的是JBT型隔爆轴流式局部扇风机压入式通风。主要是安装在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的进风巷道。但是,也有些煤矿为了保持巷道空气的清洁,采用了将瓦斯和炮烟抽排出去的抽出式通风方式。关于这种通风方式的安全问题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为了探讨局扇运行时可能产生的几种摩擦火花能否点燃瓦斯,以便  相似文献   

16.
<正> 编辑同志:《煤矿安全规程》第131条第四款规定的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规定,但最大不得超过5m,并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我矿属高沼气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掘进头采用压入式通风的形式,在煤、岩巷掘进过程中,风简距工作面的距  相似文献   

17.
压射式通风     
刘承思  王怀守  陈润合 《煤》2004,13(5):1-1,4
长期以来,矿井一直沿用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三种通风方式,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即压射式通风。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乐平矿务局(以下简称乐平局),2009年在结束乐平局原沿沟矿业公司重组后,整合组建设立江西煤业公司景德镇分公司.乐平局辖北部矿区4对生产矿井(沿沟煤矿、仙槎煤业、涌山煤矿、东方红煤矿)、南部矿区在建矿井新鸣煤业、安全托管矿井鸣山矿业.其中在北部矿区均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南部矿区均为低瓦斯矿井.矿井主要通风机全部采用抽出式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通常认为,压入式通风方式只适用于低沼气矿井或高沼气矿井的第一水平,第二水平仍采用压入式通风不合理。理由是压入式通风矿井,井下各点气体的绝对压力均高于当地同标高的大气压力,主扇停风后,井下压力会下降,有害气体会大量涌出,造成事故。根据兴隆局实际情况,局发技字(86)第2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在高沼气矿井,水平延深仍采用压人式通风可行性研究》的科研项目,河北省煤炭(?)也把此项目列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大气压变化导致瓦斯异常涌出的作用机理,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压快速持续降低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压变化通过改变空气密度进而改变矿井自然风压,自然风压作为矿井通风动力的重要组成,其大幅降低将导致矿井风量减小和瓦斯浓度升高。大气压剧烈降低时段是矿井瓦斯异常涌出的危险时期;自然风压变化占矿井通风总阻力比重大是大气压剧烈波动导致瓦斯异常涌出重要原因。适当增大矿井通风总阻力,弱化自然风压变化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可以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大气压监测预警、瓦斯及时抽采、风量精细调控的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大气压变化导致的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