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温深层缓速酸化优化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临南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从油藏地质特点出发,分析了制约其酸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即地层温度、铁离子二次沉淀、地层深部改造等。通过室内研究,优选出一种高性能的缓速酸,该酸液具有溶蚀率高、缓速性能好、能有效防止铁离子二次沉淀、与地层水配伍性好等特点。同时还对酸化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配套了适合的返排工艺。该工艺在现场应用后,酸化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姬塬油田长X储层近年来注水井注水压力高、酸化效果差、多次措施无效的问题,研发了一种螯合酸酸液体系,形成了"不动管柱+在线注入"的主体酸化工艺技术,实现了"一步"代"多步"、高效、快速酸化作业。考察了螯合酸的缓速性能、螯合性能、沉淀抑制性和腐蚀性,并进行了岩心流动实验和现场应用。室内酸液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土酸对比,螯合酸具有缓速性好、腐蚀慢、螯合能力强、抑制沉淀能力强等特点,可确保施工工艺,减少了起下管柱、残酸返排等步骤。室内岩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螯合酸可有效提高岩心渗透率和孔隙度,同时避免了常规土酸生成二次沉淀堵塞孔喉的缺点。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单井日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缩短施工用时,38口欠注井平均施工用时10 h,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 MPa,平均单井日增注13 m3,累计增注311695 m~3。图3表4参10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油藏埋藏深,地层高温、高压、低渗,特别是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泥质含量高,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中的粘土矿物膨胀,使注水压力不断升高,造成注水井欠注,地层能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开发和整体经济效益。针对该油田注水状况,开展连续酸不排残酸增注工艺技术的研究,并在现场11口井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连续酸不排残酸酸化工艺具有施工简单,费用低,效果显著等特点,能够满足泥质含量高、碳酸盐岩含量高、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需要,目前已在中原油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低渗油藏文33块沙三上油藏存在速敏、水敏及酸敏等多种敏感性,采取常规酸化措施增注效果不明显。针对此问题,通过岩心溶蚀率、骨架破碎率与二次沉淀定量评价,优选出弱敏感的无机酸与有机酸,并将其复合,添加黏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等添加剂,形成了弱敏感增注配方。该配方中少量的氢氟酸能够减少水化硅等二次沉淀,潜在酸A适于较强速敏的试验油藏,有机酸以及铁离子稳定剂与黏土稳定剂的加入减小了酸敏及水敏造成的伤害。该酸液的二次沉淀量为常规土酸的1/12、防膨率达81.3%、稳定铁离子能力达140.7 mg/mL,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缓蚀低速酸增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酸化工艺,酸处理半径加大、有效期长、不易产生沉淀、对地层低伤害,对注水压力偏高、注水量较低的特低渗地层有显著效果。濮城油田文、卫、濮结合部现场应用表明,它不仅解决了地层污染问题,同时较好的动用了二、三类油藏,取得了增注增油的满意效果,对解决濮城油田的高压注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河油田Ⅴ-Ⅸ油组酸敏性储层,注水井常规酸液酸化后增注效果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有机低伤害复合酸液体系,该酸液与地层中敏感性矿物绿泥石反应后可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Fe(OH)3二次沉淀的产生;同时酸液产生的物质对k+、Ca2+具有较高的络合能力,可以防止CaF2、K2SiF6二次沉淀,该酸液现场应用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深穿透缓速酸PRH-1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轮南油田注水井前期酸化解堵措施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和出砂等问题 ,研制并应用了PRH— 1型深穿透缓速酸。与其他深穿透缓速酸相比 ,该缓速酸在缓速性能、缓速酸引发剂的选择、防止酸化二次沉淀、多功能高效酸化助剂和现场施工工艺方面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并且解堵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镇北油田存在常规酸化注水井注入压力高,二次沉淀严重问题。针对长庆镇北油田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和以往注水井酸化效果,进行解堵方案分析,拓展复合酸化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研究适应长3、长8储层的酸化液配方,并通过模拟程序"顶替液→油田回注水→前置酸→主体酸→后置酸→顶替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注入水和前置液都会对岩心渗透性造成伤害,主体酸可以对岩心中的部分可溶矿物进行溶蚀,与注入水中的微粒等发生反应,使得岩心的渗透性得到较好的恢复和提高,后置酸液通过维持体系p H值防止二次沉淀发生。矿场应用表明,酸化解除了储层伤害,3口试验井酸化过程中施工压力明显降低,降压幅度明显高于以往酸化井,取得较好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酸化是渤海油田最重要的增产增注技术。酸化后,返排出来的残酸直接进入生产流程,对油气水处理流程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外输原油含水超标,注水水质不合格。为了确定残酸返排液的乳化机理,通过对返排残酸组分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进行了各组分对原油乳化稳定性及破乳效果的影响实验。实验表明,返排液的p H值、固体悬浮物和铁离子含量是影响破乳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建立相应的破乳方法。通过对酸化返排液进行有效地处理,对降低外输原油含水、提高油品质量、确保注水水质合格、保证油田正常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酸化是解除油井地层污染的有效手段;作用机理以化学溶蚀为主。在油田开发早期,采用在酸液中加入助排剂的方式,依靠地层自身的能量和人工举升方式将残酸返排出地面;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层压力逐渐降低,油井酸化后形成的残酸很难依靠地层压力排出;残酸中的酸渣在孔喉中析出,对油流通道造成二次堵塞,对地层形成二次伤害;而且,二次伤害在后面的施工中很难以解除。为了强化酸化解堵效果,提高油井措施产量,今年9月,我厂在酸化施工当中,推广应用了热酸助排技术和氮气助排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凯  王新亮  陈旭  樊虹  王冬  任强 《海洋石油》2022,42(4):48-51, 56
随着渤海油田的开发,注入水与储层水质不配伍,引起井下管柱腐蚀、结垢,造成储层污染、堵塞和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常规酸化手段存在二次沉淀、有效期短等问题,通常需多轮次解堵,导致解堵费用较高。为达到注水井降压增注的目的,借鉴油井压裂增产的原理,提出通过清水微压裂解堵且不加砂的方法在储层附近形成微裂缝,再复合螯合酸化技术,提高酸液波及系数和指进,阻止成垢离子二次沉淀。该技术在渤海某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结果显示,该井作业后注水压力显著下降,日注水量及视吸水指数均大幅度提高,生产7个月后日注水量依旧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表明微压裂酸化复合解堵技术具有改善储层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水量,且作用周期长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渤南油田酸化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渤南油田含油层系多、主力单层厚度大、平面上迭合连片、原油性质好、埋藏深,渗透性差、自然能量和吸水能力低等特点,评价了渤南油田酸化中铁离子二次沉淀、酸化淤渣产生量、防膨剂和助排剂的作用、酸液导致润湿反转的程度、酸液(乏酸)对原有的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筛选了适合渤南油田的铁离子稳定剂、防酸化淤渣剂、粘土防膨剂、助排剂、润湿反转剂(互溶剂)和防乳破乳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中的作用,为同类型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渤中34-2/4油田水驱开发生产后出现井筒结垢、储层污染、供液不足等问题造成产量大幅度下滑.普通酸化解堵对钡锶垢效果差,酸化后的残酸对海上平台油气水处理流程影响大,严重制约了常规酸化解堵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此研发了螯合酸解堵工艺技术,有效解除钙、镁、铁、钡、锶等多种无机垢的伤害,具有强烈抑制金属离子二次沉淀、反应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酸化夹石膏油气储层时石膏沉淀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防止酸化过程中出现的石膏沉淀,提高夹石膏油气储层的酸化增产效果,本文运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理论,对石膏溶解和沉淀的物理化学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石膏在酸化中的沉淀趋势与石膏在储层中的溶解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石膏在储层中的溶解程度又取决于体系中温度效应、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溶剂效应的相互作用大小。因此,要有效地防止石膏在酸化中的沉淀,应首先对石膏在储层中溶解的影响诸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5.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近年来通过注水开发减缓了产量递减,但还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分析认为,长6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喉半径小,其次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结垢,加之注水过程中黏土膨胀运移等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为此,提出利用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来解决该油藏的注水井欠注问题。酸液配伍性、腐蚀速率及岩心的溶蚀速率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与该油藏的注入水、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具有腐蚀率小、黏土膨胀率低、岩心溶蚀慢的特点。8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能够解除注水井近井地带的污染,恢复、提高地层渗透率,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姬塬油田欠注井现象日益严重、堵塞物类型复杂造成常规酸化无法同时解除多种堵塞等问题,从堵塞物分析和解堵机理入手,研究了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体系,主要由混合有机酸、新型分子膜、解聚剂和助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解堵体系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对现场垢样的溶垢率普遍能达到80%以上,对聚合物的降黏率...  相似文献   

17.
渤海Q油田底水稠油油藏隔夹层发育区域水平井提液效果差、注入水驱油效果不明显,针对该问题开展了精细注采技术研究。采用油藏工程方法,推导了隔夹层参数对产量影响大小的控制系数的表达式,结合油水两相渗流产能公式研究了隔夹层对产液量的控制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注入水驱油效果差的原因,研究了隔夹层对注入水驱油的影响;针对笼统注水隔夹层上、下部吸水极度不均的情况,提出了依托隔夹层的层内分段注水新技术,并确定出了分段注水时各注水段的最优注采比。隔夹层发育底水稠油油藏精油注采技术在渤海Q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与实践表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产液量越大所需生产压差越大;对于隔夹层发育的底水油藏,"层内分段注水+大泵提液"高效开发模式具有很好的增油效果,可为海上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华北油田砂岩油藏具有低孔低渗、敏感性矿物含量高、储层温度高的特征。为了解决常规酸液体系存在与储层反应速度快、有效穿透距离短、二次沉淀显著等问题,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新型络合酸体系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包括络合酸的核磁共振碳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缓速性能、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缓蚀性能以及从岩心流动实验和润湿性测定两方面表征酸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络合酸体系的酸岩反应速度低于常规土酸体系酸岩反应速度的40%;对Ca2+、Fe3+、Mg2+金属离子的螯合值分别是272 mg/g、455 mg/g、167 mg/g;对钢片的腐蚀速率是2.873 g/(m2·h),远远低于行业一级标准(10~20 g/(m2·h));地层岩心酸液流动实验渗透率增加倍数大于2;酸化后岩心的润湿性均偏水湿。研究一种具有缓速、抑垢、深穿透的新型络合酸体系,对于华北油田砂岩油藏低渗透储层的酸化增产,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卫城油田"酸化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城油田高压低渗透、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特点,开展了一种以"酸化-堵水"相结合的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新工艺技术试验。它通过前酸后堵、前堵后酸或添加沉淀反应液的酸化技术,将堵塞位置推离井眼附近,实现既能注水又能解决高压井的注入水去进或微裂缝的目的,从而调整注水并吸水剖面结构,扩大水驱波及面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施工的8口水井时应油井21口,见效17口,见效率80.9%,井组平均日增油2.3t,降水8.6m3,截至1997年12月底,累计增油2894t,降水1254m3,有效期15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