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颜才添  林怀钏 《华中建筑》2010,28(7):177-179
该文从惠安石雕艺术和传统建筑文化角度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惠安石雕在闽南传统民居中的应用是研究闽南地域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闽南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调查实践经历,首先对闽南传统居民建筑概况作了讲述,然后介绍惠安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特色及组成,最后指出闽南传统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性格,还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特征,尽显其民居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3.
黄乌燕 《山西建筑》2007,33(25):66-68
针对闽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及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并从布局、施工工序和建筑禁忌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为研究闽南传统建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漳州地区位于闽南金三角黄金地带,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余年的历史。漳州传统土楼民居具有显著的闽南特色,是漳州民居建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漳州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传统的茶文化积淀深厚。取之于茶,用之于茶,茶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漳州人的骨血之中成为不可被割舍的一部分。对传统土楼民居中茶文化空间的布局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地文化特色,这对于文化的传承、传统民居的再组合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案桌和八仙桌不仅是闽南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祭祀家具,还与建筑空间及尺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认知闽南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闽南传统民居中的中案桌与八仙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实物测量和匠师访谈,结合数据分析对二者的类型、构成、尺度比例、形制及装饰特点展开阐述,进而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祭祀家具与传统民居建筑在空间尺度、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关系,探讨其中蕴藏的传统营造智慧,以期为相关家具的设计、制作以及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闽南古厝作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精美装饰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阐述了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文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现代化建设环境下多元化艺术设计有着不可忽略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蔡昱 《中外建筑》2008,(2):96-99
宋氏小洋楼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既有浓郁的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又兼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和研究闽南宋氏民居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区域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表达建筑功能,传递着建筑的重要属性,泉州五店市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承载着一土一乡情。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建筑的色谱、建筑色彩取样、建筑色彩装饰特征,对现状问题提出探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色彩保护措施,旨在通过色彩的演变来为后续地域建筑设计及城市色彩氛围的烘托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闽南传统民居文化及装饰元素构成的特点,结合海西艺术文化中心地下广场装修工程,采用红砖形状墙手法、形象柱子基础、红色清水陶制砖雕、砌铺形式等闽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进行装修。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是融入,提高海西艺术文化中心地下广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缪小龙 《华中建筑》2011,29(9):189-194
根据亲临澎湖实地的考察及参阅大量史料,论述与研究了澎湖岛的历史沿革;代表性传统聚落及民居佳作;主要宗教建筑天后宫、观音亭、石敢当;澎湖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以及和闽南传统民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1.
浙江苍南县“桑美”台风建筑灾害与抗风技术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于8月10日下午正面袭击浙江省温州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建设部立即派专家组赶赴浙江、福建两省台风灾区,实地调查了台风对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根据当地村镇建筑在抗御台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房屋台风破坏原因,提出了房屋抗风技术措施,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厦港老城区院落住宅的演变体现着传统居住的价值内涵,本文通过大量的调研采访,从院落功能转化的角度归纳出三种主要的院落住宅演变方式,其中包括院落功能向非院落功能转变、非院落功能向院落功能转变以及闽南大厝中院落功能的保持和调整,深入分析各自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并从中发现自建理念的引入很可能是未来建筑设计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顺平 《山西建筑》2009,35(7):46-47
以福建传统民居为例,介绍了风水理论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情况,从建筑空间和材料两方面阐述了关于福建传统建筑的生态精神,揭示了福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从而证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北到南,跨越北温带直至热带,其村镇住宅各具特色.岭南,其民居既要防御台风、暴雨,又要解决长年多炎热的太阳和辐射,这就是岭南村镇民居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英 《山西建筑》2007,33(14):46-46,73
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总结、归纳了闽南建筑文化中外墙的一些优秀做法,指出闽南建筑改造中应注重对传统闽南建筑特色装饰的吸收运用,并应与当今的优秀工艺相结合,从而能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侯艳芳  侯婷婷  李婷婷 《砖瓦》2022,(2):31-32,35
闽南古厝是闽南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有着极其浓烈的地域特色.在闽南古厝的传承中,"红砖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砖厝的建筑风格不仅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红砖文化"不只是闽南古厝建筑特色发展与成就的概括,它也代表了闽南人坚韧豁达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上杭县绳武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格局,又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绳武楼的布局和建筑设计均体现了和谐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和传统文化内涵.本文从年代、格局、细部及工艺等角度,对绳武楼进行了深入解析,对我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薛佳薇 《建筑节能》2011,39(12):38-40
研究闽南幼儿因的架空空间所具有的适应地域气候和生态节能作用.以幼儿园使用与地域气候之间的矛盾入手,结合闽南幼儿园的四个实例分析架空空间的布局特点的方法.结果显示,在阴雨、烈日、台风天气中,架空空间能避雨、遮阳、防坠物等功能来替代户外的活动场地;在夏热气候中能承担儿童部分室内活动从而降低空调能耗且增加舒适性和生态性,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