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尝试将阻抗法用于液-液萃取设备内分散相滞存率的测量,开发了相应的测试系统,测量了间歇搅拌槽内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滞存率和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内分散相滞存率的轴向分布。结果表明,液-液分散体系中的分散相滞存率可以由阻抗法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定,分散相的滞存率与两相混合物的电导之间的关系服从Maxwell关系,从而为液一液两相流动过程中分散相滞存率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物系性质对搅拌釜内液-液分散系性质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较高粘性分散相的液漓大小及分布规律。实验揭示了分散相粘性和相界面张力对于平均液滴直径有交联作用,即不同水平的相界面张力之下,对于不同的分散相粘性的液滴,相界面张力对于平均液滴直径d_(32)影响不同.以此为基础,解释了不同文献所报道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同时作者还推荐了一个经验性关联式:(?)具有粘性分散相的液-液分散体系中的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最终产品的聚合物颗粒大小及其分布往往受到聚合过程中液滴大小及分布状态所控制.  相似文献   

3.
轨迹分析法预测液—液水力旋流器的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液分离方面,水力旋流器日益成为通用设备,越来越有必要找出最佳的方法对其效率进行估算。目前使用的效率理论是在水力放心流器内速度分布的基础上对固-液分离理论的发展,而这些理论不适合分散相略轻于连续相的乳化液,如油-水乳化液。此文提出了以小滴轨迹分析为基础的效率计算。  相似文献   

4.
传统电导法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时,测量精度易受流型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强制环状流的电导法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测量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用单头电导探针直接测量法对气液两相流持液率进行了测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进口气液比一定时,气体不足以携带液体,但气相折算速度的逐渐增加使气体开始携带液体,液膜厚度随之不断增加,且...  相似文献   

5.
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常压下,30℃、40℃、60℃时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所得数据可供设计参考。绘制了三元液液平衡相图,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两相区逐渐减小,均相区逐渐增大。用NRTL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求出了3个温度下的活度系数模型参数,关联的结果偏差较小,证明NRTL模型适用于本体系液液平衡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液-液旋流器分离效率预测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液-液旋流器内分散相油滴在连续相水中运动所受的Newton阻力、Stokes阻力和Oseen阻力的不同计算公式,在相关假设前提下,建立了油滴的运动方程。根据重相分离和轻相分离对迁移速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分散相液滴迁移运动轨迹。考虑到分散相油滴粒径的不均匀性,推导了不同粒径油滴对应的分离效率,建立了粒径与分离效率的关系即粒级效率关系,从而可从理论上预测液-液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7.
从流体动力学基本的原理出发,建立了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内单相流和液-液两相流的压降方程。采用文献报道的脉冲筛板萃取柱内单相流动的实验数据和本研究在内径为91mm的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获得的液-液两相流动的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压降方程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液/液两相催化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烯烃的齐聚、氢甲酰化反应为例 ,介绍了SHOP法和RCH/RP工艺这两例最重要的工业化液 /液两相催化过程 ,对近年来液 /液两相催化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重点介绍了水 /有机两相温控相转移催化和以氟两相体系及离子液体为代表的非水液 /液两相催化体系 ,并对其工业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芳烃-甲基环己烷-含水N-甲酰吗啉的液-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压,60℃下,测定了加水的N-甲酰吗啉和苯,甲苯,二甲苯,甲基环己烷组分间的3个拟三元(四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得到了拟三元液-液平衡体系的了相组成和分配曲线,实验数据用UNIQUAC和NRTL模型进行关联,分别得到了拟三元和四元体系的模型参数,同时用共轭相作图法和模型参数推算了各体系的褶点数据,并求得了溶剂对溶质的选择性和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
气液搅拌反应釜在过程工业中应用广泛,在气液的分散和混合过程中,准确模拟预测离散相系统中气泡大小与分布在流体力学和传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是描述两相以及多相流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大小及分布程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通用方程模型,可以较准确的预测釜内流场和气泡的大小与分布。对群体平衡模型在气液搅拌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PBM的数学模型和主要的数值求解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近年来采用PBM对气液搅拌数值模拟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水力旋流器采用离心分离原理,即液流沿切向进入旋流器内产生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轻分散相向中心轴运移,从溢流口排出;重分散相向器壁运移,从底流口排出,从而实现两相分离。尽管其分离原理简单,但旋流器内流场十分复杂,为三维螺旋运动,因此,分散相液滴的受力也极其复杂。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机理研究是液—液旋  相似文献   

12.
管线中的气液两相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淑卿 《国外油田工程》1995,11(1):42-46,56
本文阐述了水平管线中气、液两相流动的特性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综合研究结果。为了预测两相平衡层状流的持液率和向段塞流转变的边界条件,建立了简单的理论模型。为了计算持液率,分析了压降方程,求出了两相压降和管壁及界面上的剪切应力。预测段塞开始形成的判别标准呈波浪的不稳定性;当波速是虚数时,出现这种不稳定性.为了分析压力损失、持液率、流型转变和段塞-气泡特性,在大范围的流动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所介绍的只是流型转变和段塞-气泡特性。所进行的实验是借助于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的0.2m和0.4m直径、400m长的回路,其空气和水的折算速度最高可达vsg=24m/s和vsl=2m/s。向段塞流转变的实验观测结果与预测结果吻合得非常好。根据这些回路的平均实验数据和对不同流体及管线独立研究所得到的平均实验数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段塞-气泡特性的经验关系式。并且在测量结果与常用设计方法之间进行了对比,从而指出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单液法、双液法结合堵水调剖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油田化学》2002,19(1):33-35
在堵水调剖中使用双液法工艺施工时,两种工作液不能全部接触而造成相当多量药剂浪费,使用单液法工艺施工时进入地层的堵剂易被地下液体所稀释。提出了一种结合单液法,双液法的堵水调剖新工艺,仍使用两种工作液,按双液法工艺施工,但每一种工作液本身都具有封堵能力,两种工作液接触后相互反应可形成新的封堵物。研制了供这种新双液法工艺使用的两种SAD堵剂。SAD-1的A工作液为可凝胶化的水玻璃体系,成胶时间在5-20h之间可控,B工作液为可凝胶化的改性聚醚体系,成胶时间在5-40h之间可控,二者接触时发生反应,可形成强封堵物;在岩心实验中SAD1的封堵率(>98%)和突破压力(>10MPa/m)均高于水玻璃/氯化钙堵剂;用于含水95%的SI-35045井堵水,使日产油量大幅度上升,含水率急剧下降,有效期5个月。SAD-2的A工作液为可凝胶化的无机体系,B工作液为可凝胶化的木质素树脂体系,在地层温度下成胶时间在5-20h可控,耐温达300℃,岩心堵水率为98%,突破压力为10MPa/m,用于蒸汽吞吐井W59注蒸汽前的调剖,消除了汽窜,注 汽压力提高2MPa。  相似文献   

14.
以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幂律液体两相流动的持液率进行了研究,给出的段塞流持液率计算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油田步入高含水开发期,地下水为连续相的条件下,原有的基于油为连续相的测井技术不再适用,测井质量难以保证。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仪采用阵列环状电极传感器,通过电导法确定含水率,可以在水为连续相时进行过流测量含水率。该技术适合中、高含水条件下油井含水率的测量。截至目前,该技术测井技术已在大庆、吉林等油田已经大规模应用,累计测井17220井次。在大庆油田,应用这种产液剖面测井方法已占测井总数的86%以上,成为高含水油田产液剖面测井的主导技术。  相似文献   

16.
液-液旋流器中分散相液滴破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液-液旋流器涡流场和切向速度的特点,探讨了分散相液滴破碎的主要原因,粘性剪切力主 要使液滴变形;雷诺剪切应力则导致液滴破碎;并分析出旋流器中液滴易发生破碎的几个主要部位。在 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3种描述分散相液滴的形变与破裂的临界条件,为研究液-液旋流器 分散相液滴破碎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幕律液体两相流动的持液率进行了研究,给出的段塞流持液率计算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水气分散体系可有效改变地层油渗流通道,抑制驱替流体的窜流,扩大水气分散体系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提高剩余油的动用效果。由于难以直接观察多孔介质中水气分散体系的流动,因此对于水气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理研究较少。笔者提出一种研究水气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仿真模拟新方法,基于水平集方法和气液两相流,使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进行研究。对水气分散体系在孔喉中的贾敏效应、聚并和卡断机理进行了仿真研究,探讨了水气分散体系运移过程中孔喉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散相气泡聚并过程的形态变化,研究水气分散体系在孔喉中发生卡断现象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直观的体现水气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垂直上升气液两相流测得的电导波动信号,在频域中采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线性预测方法提取了4个特征量,在时域中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提取了6个特征量.将这10个反映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特征量作为径向基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的输入量,在水相流量1~10 m2/h及气相流量1~130 m3/h的范围内,较好地实现了气液两相流持水率预测,为两相流相含率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软测量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油田上油、气计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流量传感器测量气、液两相流的体积流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气液两相流动型态的形成机理和运动规律,自行设计了测量流程,即用一条上坡管连接(弯头连接)大坡度下降管的特殊管路,且保证在所要测量的流量范围内、上坡管路内流动都是塞状流,并截断液塞后液膜的流动,然后利用两个泡状流的空泡率传感器精确测量气、液两相流的体积流量,同时综合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通过实验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