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界面锚定能和扭曲向列液晶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列液晶界面锚定能被认为是液晶分子与固体界面上分子相互作用势之和,据此导出了锚定能的新公式,它包含两项,因而有两个强度参量,其中第二项是由于界面诱导双轴性而引起的,倾角锚定强度Aθ和方位角锚定强度定Aφ的差别可归因于此。用新的锚定能公式详细研究了弱锚定扭曲(超扭曲)向列液晶盒,假定Aθ/Aφ=k11/k12,计算了阈值场强和饱和场强的大小。与以前我们认为的Aθ/Aφ=1情况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倾角锚定强度Aθ与方位角锚定强度Aφ的关系对扭曲(超扭曲)向列液晶盒的阈值场强和饱和场强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向列液晶表面锚定是表征基板表面取向效果的关键参数,也是研究液晶分子表面取向排列机理的重要信息.描述向列液晶的表面锚定能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对基板-向列液晶界面的宏观处理和微观处理的差异,其次要明确吉布斯(Gibbs)分界面的意义,它同表面锚定能与预倾角的热力学性质是同等重要的。向列液晶的表面锚定能可分为极化表面锚定能和方位表面锚定能两大类.人们已经采用多种实验技术从宏观上测试了向列液晶的表面锚定能。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向列液晶表面锚定能的物理意义,并且以Freedericksz转变、高电场技术为例分析了极化表面锚定能的测试原理,以高磁场、Cano劈技术为例分析了方位表面锚定能的测试原理,最后用Cano劈技术给出了我们对外推长度的实验测试结果,并估算了液晶的表面锚定能的量级.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们研究组提出的力矩平衡的方法,测定了向列液晶在聚酰亚胺LB膜上的方位表面锚定能。向列液晶在聚酰亚胺LB膜上的方位表面锚定能低于强摩擦聚酰亚胺膜的情形。液晶和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相用对于聚合物表而的液晶排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量扭曲液晶盒中液晶分子的指向矢与摩擦方向的偏角,用作者自行建立的方位表面锚定能的测量方法测定了向列液晶(5CB)—摩擦的聚酰亚胺界面的锚定能及其温度依赖性,并分析了其临界性质。液晶的表面锚定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外推长度d_e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d_e=34.5[(T_c—T/T_c]~(-0.45);在低于T_c0.5℃时d_e达到400nm,液晶的表面锚定能变为50.×10~(-6)Jm~(-2)。热力学理论的分析结果表明,向列液晶的表面锚定能的临界性质体现了液晶—聚酰亚胺界面的复杂性质,为研究界面的微观性质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通过把Berreman近似下任意形状的表面沟槽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写成正弦函数和的形式,将Fukuda等人的理论应用于双轴向列相液晶中,考虑表面弹性项的作用后得到了任意形状的沟槽对双轴液晶产生的方位锚定能。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得到约化锚定能随着沟槽的方向与液晶主指向矢之间的夹角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双轴弹性常数对液晶易取向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液晶的表面锚定的研究是液晶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液晶器件物理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的聚酰亚胺上摩擦强度与液晶的表面锚定强度的关系,分析了液晶的表面锚定强度与液晶分子表面预倾角的关系,并运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弱锚定沿面排列向列液晶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用解析方法研究了上、下基板锚定强度不同的弱锚定沿面排列向列液晶盒(不对称液晶盒),给出了指向矢倾角θ满足的方程和边界条件,讨论了它的解,导出Freedericksz转变的阈值场强和饱和场强。研究了由于上、下基板锚定强度不同而引起的对称性破缺,以及对称破缺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不对称液晶盒一些特殊的现象。作为应用的例子,讨论了一种测定基板锚定强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上下基板向列相液晶分子排列构建偏振光栅结构模型,并根据向列相液晶Frank弹性理论计算其方位锚定能,其理论结果可为实验测量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弹性理论,考虑弹性各向异性计算了偏振光栅结构的方位锚定能,得到了方位锚定能与光栅条纹宽度关系的解析解。弹性各向异性对方位锚定能有着显著影响。由于液晶具有各向异性,考虑弹性各向异性研究方位锚定能是必要的,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弱锚定条件下平行排列向列液晶盒的一级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液晶总自由能中界面锚定能采用修正后的Rapini-Papoular(RP)公式,用严格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详细研究了弱锚定条件下平行排列的向列液晶盒在阈值点的弗雷彼里克兹(Freedericksz)转变问题。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液晶盒在一定条件下阈值点的转变可以是一级转变。同时给出了一级转变条件,它与液晶表面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光机电信息》2003,(7):46-46
  相似文献   

11.
双轴向列相液晶在表面沟槽上锚定,3个指向矢之一平行于沟槽均匀排列。使用Berreman在研究单轴向列相时提出的弹性形变产生表面能的理论方法对双轴向列相液晶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个公式,在Berreman模型中它描写弹性畸变对表面锚定的贡献,但在双轴向列相中,这一公式描写当n指向矢沿着沟槽锚定时,m指向矢受到沟槽表面的作用而产生的畸变能量。研究了双轴向列相液晶在表面沟槽上锚定的稳定性问题;稳定性条件在双轴向列相单一弹性常数近似下为n指向矢的弹性常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
周丰 《火控雷达技术》2004,33(2):32-35,39
在纯方位目标跟踪定位研究领域里,采用极坐标模型,可以实现可观测状态和不可观测状态的分离,但非线性的系统方程使算法的具体实现非常困难。利用状态空间的变换,可避免直接计算非线性函数雅可比矩阵的值,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滤波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装有液晶屏的个人计算机的尺寸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折叠形台式机发展到笔记本式再发展到袖珍记事薄式,逐步小型化。显示屏由视频图形矩阵(VGA)发展成超大容量图形矩阵(XGA),显示颜色由单色发展到彩色。同时,电子笔和鼠波器的使用取代了键盘,成为新的输入手段。为了适应这些技术上的变革,对液晶显示器(LCDs)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总的来说,对LCD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显示画面的可视性,要提高显示器的可视性能,就要提高对比度、扩大视角、改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纳米结构聚合物表面的一个简化模型:由具有交替的沿面和垂面锚定的一维周期性条纹表面表征。利用Alexe-Ionescu等提出的扩展各向异性表面能形式,研究了向列相和取向层聚合物之间的锚定以及聚合物和基板表面之间的锚定对向列相液晶表面锚定的影响。在理论处理中,假设两不同锚定区域的锚定强度相等。结果表明:聚合物和基板表面之间的锚定会影响向列相的指向矢分布,降低松弛距离以及系统的总自由能。  相似文献   

15.
光控取向弱锚定表面的液晶分子排列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研究了光敏聚酰亚胺PI(BTDA-TMMDA)用于液晶取向时的弱锚定边界特性。实验测得了两基板皆为摩擦取向层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DR-TN-LCD)及两基板皆为光控取向层的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DLPP-TN-LCD)的电光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曲线。研究了液晶排列的稳定性,讨论了液晶分子在光控取向弱锚定表面上的排列机理。  相似文献   

16.
铁电性是电介质具备的一种自发极化状态,普遍发现于对称性较低的晶(固)体材料体系。流体或高流动性软物质材料通常呈现高对称性,因而与铁电性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引入强极性或者铁电性是液晶新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策略,对开发新型柔性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液晶乃至软物质流体材料中一直充满挑战性。相比于传统的液晶和软物质材料,铁电向列相液晶具备多种变革性性质,包括超高介电常数、强非线性光学响应、低电压驱动以及高流动性等,为开发新型先进的柔性光学和电学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铁电向列相液晶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物理拓扑结构及特征物性,总结并展望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未来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型存储设备、柔性高端光电子器件、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光控PI取向膜方位锚定能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摩擦和光控取向技术在基板上分别做成聚配亚胺(PI)取向膜。由Cano盒测试方位锚定能的原理,测试了在不同温度下摩擦处理的膜和光控取向膜方位锚定能的变化,发现光控取向膜的方位锚定能随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但主要问题还是锚定强度弱,讨论了改善光控取向膜锚定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漏导波技术对反扭曲向列相负性液晶盒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液晶盒全漏波导几何结构在不同电压作用下随内角变化的反射光强,并与理论模拟进行对比和拟合来确定液晶及液晶盒的多项参数,进而探究反扭曲向列相液晶盒内部液晶指向矢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平行排列向列相液晶的导波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透镜扩束系统,应用棱镜耦合技术对液晶层的全漏导模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盒厚为4.6 μm的平行排列向列相液晶盒,其内灌注E7液晶,通过实验给出了平行排列向列相液晶薄层的导波图,进而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所预言的液晶波导的导模在实验的导波图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