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香柠檬叶油[Citrus bergamia(Risso et Poit.)]的某些特性,以便对其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β-环柠檬醛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β 紫罗兰酮为原料,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得β 环柠檬醛的合成工艺,对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实验,按所取得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小试。在小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与小试相同的工艺条件,放大投入量近10倍,重复多批次工艺验证实验产品平均收率86.51%,粗β 环柠檬醛产品经真空精馏得93%β 环柠檬醛,测得沸点213.2℃,比热210.7J/g。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柠檬烯水剂农药中d-柠檬烯的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以HP-innowax (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乙酸丁酯为内标物,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内标法定量测定d-柠檬烯含量。结果表明,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农药水剂中d-柠檬烯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市售β 紫罗兰酮为起始物,经臭氧化反应制备β-环柠檬醛。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优化,使反应温度由-30℃提高至-8℃,臭氧化产物的还原过程也更易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DB-5 MS毛细管柱分离番石榴叶己烷提取物,共得到42个峰.采用GC-MS联用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对比样品质谱图与标准谱图库中的谱图,鉴定了30个挥发性成分,以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石竹烯和1H-环丙基[e]甘菊环烃是两种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4.43%和11.53%.  相似文献   

6.
利用GC/MS联用及GC方法对γ-松油烯型白千层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出其中23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44%以上,主要成分为γ-松油烯(44.03%)、α-蒎烯(12.71%)、α-松油醇(9.65%)、1,8-桉叶素(7.98%)和4-松油醇(4.73%),其中γ-松油烯和α-蒎烯含量高于其他类型的白千层油。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桉叶油为起始原料,采用盐酸脱铝一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离子交换制备了改性BEA沸石催化剂。以上述改性BEA沸石为催化剂、以异丙醇为氢源,通过脱铝-离子交换改性沸石Zr-BEA进行MPV反应将柠檬桉叶油中主要成分香茅醛合成香茅醇,再将香茅醇从产物中减压分馏出来,进一步提纯及干燥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香茅醇。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Z2):49-51
采用传统水蒸气蒸馏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柠檬香茅草进行得油率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柠檬香茅油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考察了季节对柠檬香茅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香茅挥发油含量(绝干计)在9月和12月较高,其中9月的挥发油含量最高。柠檬香茅油中主要组分为月桂烯、橙花醛和香叶醛,含量均大于10%;橙花醛和香叶醛含量从3月到10月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山苍子油制备高纯柠檬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聂王焰  周艺峰 《化学世界》1996,37(11):577-579
本文对山苍子油精馏生产高纯柠檬醛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色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山苍子油毛细管色谱的分离,以及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定量分析。柠檬醛相对于苯乙酮的重量校正因子为1.28,相对标准偏差为0.26%,内标法定量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平均含量为64.6%。  相似文献   

11.
从松树叶中提取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不同的溶剂从若干松树叶样品中提取了精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所得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树龄的松树叶中都含有相同组分:α-蒎烯、莰烯、β-蒎烯、α-异松油烯、醋酸冰片酯、反式-丁子香烯、二环大根香叶烯、α-紫穗槐烯、δ-杜松烯、α-杜松烯。其精油分为3种萜烯类:单萜烯、倍半萜烯、含氧萜烯。当水蒸汽蒸留时,所得精油中3种萜烯的含量达到92(wt)%以上。但提取法不同所得精油的主要组成发生变化: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精油中单萜烯含量为57.7(wt)%;乙醇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中含氧萜烯含量为75.47(wt)%;丙酮与水混合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中总萜烯含量为55.4(wt)%。  相似文献   

12.
松油醇制备中副产物红油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凯  朱新宝  毛连山 《现代化工》2004,24(11):33-35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对松油醇副产物红油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蒎烯、莰烯、对伞花烃、松油烯、柠檬烯、桉叶油素、松油烯醇、小茴香醇、松油醇、龙脑、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奥、石竹烯等化合物,其中的小茴香醇、十氢-1,5,5,8a-四甲基-1,2,4-亚甲基奥、1,3,4,5,6,7-六氢-1,1,5,5-四甲基-,(2S)-2H-2,4a-亚甲基萘、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奥、alpha-panasinsen化合物之前未见出之红油的报道。提出采用真空分馏、化学加成、低温结晶和硼酸酯化方法进行分离、提纯,以便得到蒎烯、莰烯、桉叶油素、龙脑、异龙脑、小茴香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对玳玳花进行提取制得精油,应用GC—FTIR和GC—MS对精油进行分析,经研究共分离确认组分28种,玳玳花精油主要成份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芋烯、β-蒎烯、罗勒烯、α-松油醇、香叶醇、乙酸香叶酯、橙花醇、乙酸橙花酯、橙花叔醇、金合欢醇等。并用手性色谱柱对芳樟醇进行手性分离,芳樟醇中(-)-芳樟醇(左旋)占90%以上,同时对玳玳进行植物学鉴定,玳玳的学名为Citrus aurantium L.’Daidai’。  相似文献   

14.
柑桔精油中d-苧烯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以冷榨、高速离心分离、己烷低温浓缩的方法从柑桔皮渣中成功地提取了柑桔精油 ,产率达 8.81克 /千克柑桔皮。并探讨了以粉碎———绝氧陈化———紫外线激活的方法 ,让柑桔皮中的自体酵素发酵催化 ,将柑桔精油中的d-烯转化成含氧萜烯类 ,降低了精油中碳氢萜类 ,相对提高了含氧萜烯类含量 ,从而明显地提高了柑桔精油的产量和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朱蕉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朱蕉叶的挥发油,运用气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7种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89.48%。朱蕉叶挥发油主要有1-辛烯-3-醇(22.98%),甜没药醇(5.21%),7-(1,1-二甲基乙基)-2,3-二氢-3,3-二甲基-1H-茚-1-酮(4.60%),棕榈酸(3.51%)和乙酸叶醇酯(3.17%)。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银杏叶中的甾醇进行分离,重结晶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植物甾醇.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甾醇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HP-5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N2,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温度300℃;柱温285℃,每分钟升高5℃,320℃保持30 min;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检测电压350 V;进样量1μL.经GC-MS确定了其中丰度较大的5种物质及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豆甾-4,22-双烯-3β-醇、β-谷甾醇、豆甾-3β-醇和岩藻甾醇.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分析银杏叶中甾醇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GC-MS联用技术结合HELP法分析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娜  何小珍  王永生  蒋军辉 《应用化工》2012,41(6):1085-1088,109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湖北和江西产香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湖北香薷35种,江西香薷19种,分别占总含量的95.16%和96.40%。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柠檬烯、β-聚伞花素、百里香酚乙酸酯、香荆芥酚和α-丁香烯。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纤维素酶预处理和甲基化β-环糊精溶液相结合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料液比、酶浓度、温度、时间及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以及M-β-环糊精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酶解预处理条件为:经料液比(银杏叶质量与纤维素酶溶液体积之比)1/60、酶质量浓度0.2mg/mL、酶解温度40℃、酶解介质pH=6.5、酶解时间150min处理后,在M—β-环糊精质量分数2.0%、温度60℃条件下浸提180min,总黄酮得率可达2.68%。该工艺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提供了新途径,同时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便于纯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奇楠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田  彭海刚 《广东化工》2012,(4):257-258,25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奇楠沉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本实验从奇楠沉香挥发油分离鉴定出3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76.31%。奇楠沉香挥发油中含有的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成分白木香醛、α-沉香呋喃和沉香螺旋醇的含量分别为36.31%、3.18%和1.73%。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广东遂溪产沙田柚果皮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2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58%。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37.18%)和β-月桂烯(26.93%),占总挥发油含量的64.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