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香柠檬叶油[Citrus bergamia(Risso et Poit.)]的某些特性,以便对其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DB-5 MS毛细管柱分离番石榴叶己烷提取物,共得到42个峰.采用GC-MS联用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对比样品质谱图与标准谱图库中的谱图,鉴定了30个挥发性成分,以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石竹烯和1H-环丙基[e]甘菊环烃是两种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4.43%和11.53%.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色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山苍子油毛细管色谱的分离,以及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定量分析。柠檬醛相对于苯乙酮的重量校正因子为1.28,相对标准偏差为0.26%,内标法定量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平均含量为64.6%。 相似文献
11.
从松树叶中提取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不同的溶剂从若干松树叶样品中提取了精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所得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树龄的松树叶中都含有相同组分:α-蒎烯、莰烯、β-蒎烯、α-异松油烯、醋酸冰片酯、反式-丁子香烯、二环大根香叶烯、α-紫穗槐烯、δ-杜松烯、α-杜松烯。其精油分为3种萜烯类:单萜烯、倍半萜烯、含氧萜烯。当水蒸汽蒸留时,所得精油中3种萜烯的含量达到92(wt)%以上。但提取法不同所得精油的主要组成发生变化: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精油中单萜烯含量为57.7(wt)%;乙醇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中含氧萜烯含量为75.47(wt)%;丙酮与水混合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中总萜烯含量为55.4(wt)%。 相似文献
12.
松油醇制备中副产物红油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对松油醇副产物红油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蒎烯、莰烯、对伞花烃、松油烯、柠檬烯、桉叶油素、松油烯醇、小茴香醇、松油醇、龙脑、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奥、石竹烯等化合物,其中的小茴香醇、十氢-1,5,5,8a-四甲基-1,2,4-亚甲基奥、1,3,4,5,6,7-六氢-1,1,5,5-四甲基-,(2S)-2H-2,4a-亚甲基萘、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奥、alpha-panasinsen化合物之前未见出之红油的报道。提出采用真空分馏、化学加成、低温结晶和硼酸酯化方法进行分离、提纯,以便得到蒎烯、莰烯、桉叶油素、龙脑、异龙脑、小茴香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通过对银杏叶中的甾醇进行分离,重结晶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植物甾醇.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甾醇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HP-5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N2,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温度300℃;柱温285℃,每分钟升高5℃,320℃保持30 min;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检测电压350 V;进样量1μL.经GC-MS确定了其中丰度较大的5种物质及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豆甾-4,22-双烯-3β-醇、β-谷甾醇、豆甾-3β-醇和岩藻甾醇.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分析银杏叶中甾醇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1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纤维素酶预处理和甲基化β-环糊精溶液相结合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料液比、酶浓度、温度、时间及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以及M-β-环糊精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酶解预处理条件为:经料液比(银杏叶质量与纤维素酶溶液体积之比)1/60、酶质量浓度0.2mg/mL、酶解温度40℃、酶解介质pH=6.5、酶解时间150min处理后,在M—β-环糊精质量分数2.0%、温度60℃条件下浸提180min,总黄酮得率可达2.68%。该工艺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提供了新途径,同时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便于纯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奇楠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奇楠沉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本实验从奇楠沉香挥发油分离鉴定出3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76.31%。奇楠沉香挥发油中含有的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成分白木香醛、α-沉香呋喃和沉香螺旋醇的含量分别为36.31%、3.18%和1.7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