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跨越地理纬度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由气候温和区走向气候严寒区,沿程流量逐渐减少,流速降低,水深减小,沿岸多交叉建筑物,遇寒冷天气,不可避免地产生冰危害问题。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渠道冰期输水可能出现的冰情及其产生条件,并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冰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瑜  梁波  杨志芳 《水利水电快报》2004,25(21):13-16,24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总干渠沿线电力系统的调研资料.应用可靠性原理对供电系统将采用的方案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分析涉及电源的可靠性、供电网络接线的可靠性及运行与调度对可靠性的影响等。提出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供电系统的总体看法和意见.从更广阔的角度论证南水北调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卢学东 《人民长江》2004,35(2):19-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拟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基础设施工程.由于该工程系跨地域、跨气候带调水,覆盖面广,输水流量大,建筑物等级高,结构尺寸断面大,且总干渠上建筑物又多为薄壁、板梁结构,其施工较常规水工建筑物有所不同.就总干渠与沿线相交河流在施工期的导流方式;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总体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由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河南、河北两省,最终向北京、天津供水的大规模、远距离调水工程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同时对生态与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拟建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施工区的环境状况,预测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及附近环境的影响,提出施工期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5):F0004-F0004
<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潞王坟试验段位于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全长1.5km。主要任务:一是通过试验研究,为工程优化提供依据,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膨胀岩(土)渠段的大面积施工;二是试验结束后,恢复至设计断面,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冷冬年冰情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内渠段冬季输水面临不同程度的结冰问题。基于2015—2016年典型冷冬中线工程冰情原型观测,介绍典型冷冬年渠道水力条件和气候特征,分析长距离输水渠道冬季特征冰情,提出以防为主,拦、扰、捞、排一体的防控体系,为中线工程冬季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探索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冰期输水可能产生的冰情及对输水的影响,于1994—1997年连续3个冬季进行了冰期榆水原型观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提出中线总干渠冰期输水的主要冰情形式,它对南水北调冰期输水的运行管理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状况,依据总干渠26个常规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分析了总干渠沿程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主要污染指标(CODMn、氨氮、总氮和总磷)呈现出沿程增加趋势。根据影响总干渠水质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了7类污染源(直接水污染、大气粉尘沉降、桥面雨水污染、底泥污染、周边垃圾场淋溶液污染、雨洪污染、受污染地下水)及其可能对干渠水质产生的影响程度,并针对不同污染源提出了防控对策,供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省段与多条河流相交叉.其中与滹沱河、唐河、沙河(北)相交叉的倒虹吸工程均为总干渠重要的穿河建筑物.由于在修建倒虹吸工程后,河道水流受工程影响将发生较大改变,其上下游及倒虹吸附近河床将相应地进行调整.通过这3个倒虹吸工程的模型试验及综合分析,着重研究了倒虹吸口门位置、宽度、壅水高度、两岸连接型式及河道下游冲刷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全线通水以来已运行8个冬季,为防止冰塞冬季输水流量控制为设计流量的30%~50%,严重制约了工程输水效益的发挥。因此,渠道水温和冰盖特性一直是冬季输水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实测数据表明:①冬季输水流量总体逐年增大,最末段保持相对稳定,岗头闸流量约为50 m3/s,北拒马河闸约为25 m3/s;②冬季气温总体以暖冬居多。保定站最低气温-22.0 ℃,3日滑动气温极值-10.7 ℃,短期强寒潮可能是今后冰盖生成的关键驱动因子;③冬季水温沿程逐渐降低,渠首陶岔闸最低水温6.7 ℃,渠末北拒马河闸多数年份降至0 ℃附近。北拒马河闸水温最大降幅10日内由3.5 ℃降至0 ℃,期间渠段水温降幅亦达到极大值1.69 ℃/100 km。④2016年冬季冰盖最长达280 km(最南端延伸至午河闸),次之为2015年冬季的73 km和2021年冬季的38 km,有两个冬季未生成冰盖。岗头闸-北拒马河闸近90 km是冰盖多发渠段,应引起关注。基于冰盖生成前实测数据,以初始水温和区间气温为输水条件,拟合给出了2 d、3 d和7 d等不同预报时效的简化水温模型和冰盖生成临界阈值。初步分析认为:冬季气温和输水流量是冰盖生成的两大关键驱动因子,流量越小气温越低越易生成冰盖,1月出现的短期强寒潮更易于导致冰盖生成。2016年冬季严重冰情是二者叠加的结果,2015年冬季冰盖主要是输水流量小诱发,而2021年冬季冰盖主要是短期强寒潮所致。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渡槽工程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型叠加反应谱法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薄腹梁渡槽工程进行了抗震分析,对渡槽抗震中比较突出的槽内水体与槽壁的动力相互作用、盆式支座的简化,以及桩、土和桩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符合工程要求的合理简化处理,对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给出了合理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渡槽工程结构的动位移、动应力和静动综合反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特殊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提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采用项目法人直接管理、代建制和委托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对南水北调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对3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管理模式的改进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在运行管理中对工程阀井等重点部位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但无法全天候、无缝隙的巡查,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设计研发一套阀井自动监控系统;即:采用GSM/GPRS网络传输信号、数据库存储应用,实现了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功能。经过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阀井内部温度、湿度、积水、人为活动等情况,实现监控井内的防火、防盗、防冻胀、防积水、防止人为非法进入的功能,显著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技防水平,确保北京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跨越纬度大,冬季输水时存在发生冰塞、冰坝的风险,其中冰塞、冰坝堆积风险、开河模式规律等随渠道地理条件如:弯曲、横断面宽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亟需对风险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便于实现对渠道的分级管理,节省运营成本,增加工程应对风险的能力。应用模糊评价理论,通过分析、量化渠道地理条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获得了冰害风险的空间分布。首先分析获得纵向坡度、弯曲、横断面束窄及渠道障碍物四个易诱发渠道冰害的地理条件;之后基于冰塞产生机理改进了地理条件的量化方法,并构建了冰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京石段为例,采用等距分割的方法获得多个单元渠道,并采用模糊评价模型评估每个单元渠道的风险;最后基于单元渠道的风险分布评估京石段不同渠段的风险。结果表明:单元渠道的冰害风险可分为5级;西黑山节制闸-瀑河倒虹吸节制闸渠段及坟庄河节制闸-南拒马节制闸渠段的相对风险最大,研究结果对冰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线路、工程分期、规模和调水量 ,认为东线工程供水范围内属资源性缺水 ,已制约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施东线工程是必要和紧迫的 ;供水目标和范围是合理的 ;治理污染是东线工程的重点 ,关系东线工程的成败 ,必须先治污后通水 ;工程分期实施可减少风险 ,降低投资强度 ,与治污工程和城市配套工程相协调 ,东线工程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申碧峰 《北京水务》2001,(1):10-11,14
从不同的管理企业角度,对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水价进行了核定,并分析了影响水价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程序,为合理确定工程的有关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及地下水水质下降等不利影响.结合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有北调江水回灌受水区域对改善当地地下水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冰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面临的主要冰害。冰塞的形成及发展与水力、热力、冰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分析冰塞在不同因素下的变化特征,研究如何通过改变水位、流速等控制方式降低冰塞灾害发生的概率,对于保障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的供水安全至关重要。以中线工程中冰害风险较大的坟庄河节制闸 南拒马河节制闸渠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水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冰水力学等理论,构建冰情演变模型,并进行率定与验证;然后依据冰塞的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设置不同水深、流速与气温的组合情景并模拟冰情变化;之后基于水深、流速与水温变化对冰塞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确定流速的控制指标以及气温的预警指标,提出渠段冬季输水的安全调度方式;最后采用冰塞最容易发生的水深、流速以及气温的组合情景对调度方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调度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冰塞发生概率,有效保障了冰期输水安全,能够为实际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水资源分析和华北地区缺水分析,阐述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针对当前中线工程的一些争议问题,如水量水质,调蓄,投资等方面阐明了笔者观点,期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尽早决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