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种类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合成的多种热致性高分子液晶聚合物对CYD -12 8环氧树脂进行共混改性 ,用FTIR方法研究了液晶聚合物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程度的影响 ,用DSC、TGA研究了液晶聚合物对环氧树脂固化物Tg 和热失重温度的影响 ,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物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 :端基含有活性反应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可以提高固化反应程度、提高固化物的韧性和强度 ,同时还使固化物的Tg 和热失重温度提高 ,SEM观察表明 ,加入液晶聚合物的材料断裂面面积增大 ,逐渐出现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热致性液晶固化剂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了一种环氧树脂的热致性液晶固化剂,利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POM)、差热分析仪(DSC)、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其结构。将此液晶固化剂加入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体系中,测试了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并用热重量分析仪(TG)、DSC测试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Tg)和热失重温度(Td),用偏光显微镜(POM)以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样品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加入不到3%的液晶固化剂,可以使环氧固化物的拉伸强度提高50%,冲击强度提高一倍,Tg和Td明显提高,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使固体体系出现了相分离。  相似文献   

3.
牟秋红  韦春 《中国塑料》2003,17(3):18-20
采用自行合成的各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反应型液晶聚合物(LCPU)对环氧树脂CYD-128/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体系进行改性,固定LCPU用量为5%,对各种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Td)、电性能,吸水性能与LCPU相对分子质量(n)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PU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影响较大,对其电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较小,当n=6时LCPU对环氧树脂的综合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一种侧链型液晶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宏元  陶永杰 《粘接》2002,23(4):1-4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侧链型液晶聚合物(SLCP),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聚合物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表征,探讨其对环氧树脂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共混物的微相分离结构,结果表明,用T31作固化剂时SLCP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在强度和玻璃化温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断裂伸长度比未改性固化物最大提高2.6倍,但用三乙醇胺作固化剂时SLCP对环氧树脂改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苄基二甲胺/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DSC、介电和动态力学方法研究了组成对苄基二甲胺催化的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固化条件下,胺与环氧的当量配比等于O.6时,固化物获得较高的Tg值,体系中引入酚醛型环氧树脂能够使固化物的Tg值提高。应用热失重和差热分析测试技术对环氧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将环氧树脂和多聚磷酸直接反应后用氨水中和,制得了含磷18.5%且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较好的新型环氧多聚磷酸铵(EPPA)阻燃剂。用极限氧指数、冲击强度、硬度、热失重等测试方法研究了EPPA对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固化物阻燃性以及其它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有较好的阻燃作用,适量添加EPPA可大幅提高固化物的韧性,并且对固化物的硬度以及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邻甲酚醛环氧树脂(o CFER)与邻苯二甲酸酐固化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用动态力学谱仪测定了玻璃化温度(Tg)。讨论了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体系的玻璃化温度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一定值。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完全固化产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说明热分解反应分2步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氰酸酯/联苯型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温度、转化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行了研究。共混体系的表观活化能随着联苯型环氧树脂量的增加而降低,质量比为80/20树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88.6k J·mol~(-1),高于80/20氰酸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当固化程度接近完全时,80/20共混体系的Tg为249.2℃,比80/20氰酸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Tg值高出24.3℃。催化剂的加入能使共混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下降约20k J·mol~(-1),反应特征温度降低约100℃,同时对Tg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致型液晶化合物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固化体系既融合了液晶的有序性又保留了环氧树脂网络交联的特点,其韧性、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而不降低耐热性,这是环氧树脂的传统增韧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是实现环氧树脂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热致型液晶高分子(TLCP)增韧环氧树脂可以归纳为两类:液晶环氧树脂(LCEP)增韧和其他聚合物液晶共混增韧。概述了LCEP增韧的方法和增韧机理,TLCP共混增韧的方法和增韧机理,综述了热致型液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4种聚酰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按等当量配比,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化反应过程。DSC法测定了其固化反应活性。桐马聚酰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较聚酰胺650/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活性大大提高,同时测定了该固化产物的热失重(TG)及玻璃化温度(Tg),对该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还测定了不同固化时间的剪切强度以研究其动态力学性能,从浇铸体的冲击强度方面比较其韧性。综合比较分析了聚酰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电绝缘性等。结果表明:桐马聚酰胺Ⅲ型固化剂具有黏度低、粘接强度大、耐热性好、力学性能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磷酸反应制备了一种含磷有机硅杂化物,并利用红外光谱对这种含磷有机硅杂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将这种含磷有机硅杂化物加入到双酚A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体系制备了环氧树脂/含磷有机硅杂化物固化体系,对这种固化物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测试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该固化物的Tg比纯环氧树脂固化物有所提高,初始分解温度比纯环氧树脂低,而高温残炭率有大幅提高;当含磷有机硅杂化物含量为30份时,固化物的Tg提高9 ℃,极限氧指数到达27.3 %,700 ℃残炭率达到34.1 %,比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28 %和77.8 %。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羟甲基化三聚氰胺和γ-环氧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备了三聚氰胺有机硅杂化物,并用FTIR、29S i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将其与环氧树脂共混固化,对固化物热性能、阻燃性、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三聚氰胺有机硅杂化环氧树脂固化物不仅保持纯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在空气和氮气中的热失重分析显示,高温区域的热稳定性及残碳率比纯环氧树脂高;三聚氰胺有机硅杂化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0.2,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该固化物的极限氧指数提高了43%左右,抗冲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三聚氰胺有机硅杂化物的添加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5%时,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抗冲击强度达到20.3 kJ/mol;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三聚氰胺有机硅杂化环氧树脂的韧性较纯环氧树脂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DSC法研究环氧树脂/环氧封端酚酞聚芳醚腈的固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刚 《中国胶粘剂》2000,9(3):24-2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AG - 80环氧树脂和环氧封端酚酞聚芳醚腈 (简称E -PCE)共混物中固化剂含量对树脂基体固化反应温度、反应热的影响。此共混环氧树脂基体的最低固化反应温度为1 61 .3℃ ,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 60 .66kJ/mol,固化反应级数为 0 .875。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为固化剂,用新型联苯芳酯型液晶环氧树脂[4,4′-双(4-羟基苯甲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DGE-BHBTMBP)改性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通过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热重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DGE-BHBTMBP含量对DGE-BHBTMBP/E-51/DDS固化物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GE-BHBTMBP的E-51/DDS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初始分解温度都有所提高。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DGE-BHBTMBP可使固化物的Tg和初始分解温度分别提高44℃和21.86℃。当其质量分数为4%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36%和9%。  相似文献   

15.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超  林丽娟  戚豹 《化学与粘合》2007,29(4):261-264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很有前景的热固性树脂改性材料.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反应单体,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合物,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用量对双酚A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固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加入15%的超支化聚合物后,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53%,19.3%,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表明该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潜在的环氧树脂改性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4种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对聚酰胺66/热致性液晶聚合物(PA66/TLCP)共混物界面的增容作用,并对PA66/TLCP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微观形貌研究。DSC结果表明,4种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对PA66/TLCP共混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结晶温度、过冷度和结晶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TIR证明共混物界面发生增容反应。4种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对PA66与TLCP的界面相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高,且改变了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形态。  相似文献   

17.
《粘接》2016,(3)
研究了纳米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力学性能测试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确定了固化反应体系的固化工艺,比较了不同纳米丁腈橡胶粒子含量对环氧树脂浇铸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改性剂对脆断及拉断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固化体适用于室温固化成型中温后固化的固化工艺;纳米丁腈橡胶的加入对浇铸体的玻璃化温度影响较小,适量纳米丁腈粒子能够与环氧树脂基体发生反应增加浇铸体的密度,一定程度上提高浇铸体的耐热性;纳米丁腈粒子能够有效地增加浇铸体的柔性,降低刚度,增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差热分析 (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 ,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 ,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 ,确定了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 / 4 ,4′ -二氨基二苯砜 (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 :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 ,固化反应速度越快 ;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 71 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 :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 ,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 ,液晶丝状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差热分析(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确定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固化反应速度越快;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力为71.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液晶丝状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20.
使用环氧树脂基类玻璃高分子(EPV)对苯并噁嗪树脂进行改性,可以在保证聚苯并噁嗪树脂加工性能、热性能、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聚苯并噁嗪的韧性,同时,高价值EPV回收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将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与EPV按照不同比例共混固化,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热性能的聚苯并噁嗪改性体系,并对其中的EPV进行回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共混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固化物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试验机、电子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共混体系固化物的热力学性能、弯曲性能、韧性。结果表明,EPV的添加提升了共混体系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当添加EPV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共混体系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可达到16.6 kJ/m2,比纯聚苯并噁嗪提高69.4%;当添加EPV质量分数达到20%时,共混体系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室温下的储能模量、弯曲强度相比于纯聚苯并噁嗪分别提高了17℃,11.6%,43.1%。依靠动态酯交换反应从共混体系固化物中回收得到与纯EPV结构一致的E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