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盆地构造分析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发景  汪新文 《勘探家》1996,1(1):25-28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与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改造密切相关,因此在油气区域勘探中必须对盆地进行整体的动态分析;盆地构造分析主要包括含油气盆地分类,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盆地形成,演化及改造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陆上油气勘探的一个新区,面积大,勘察程度低。最新勘探表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自海西期四大板块碰撞形成大陆后在其板内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中生代拉裂盆地群。该盆地群由单一的、彼此分隔的北东或北东东向箕状断陷组成。形成于株罗纪和早白垩世两个时期,相应形成了两套含油气系统。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分别介绍了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和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的地质基本要素特征及要素特征及地质作用过程,分析了二者各自的含油气远景,指出了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油气田基本上是在陆相地层中发现的,并由此首先创建了完整的陆相油气田石油地质理论。在国外的早期勘探活动中,虽然也发现过一些陆相油气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中国的成功经验使得国外油气勘探者加强了陆相地层的工作,在以往认为希望不大的地区发现了大油气田。科学研究也随之加紧进行,在总结我国陆相油气田经验的同时,详细调查研究国外陆相油气勘探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具  相似文献   

4.
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昭 《勘探家》1996,1(1):10-17
本文从中国各个地质时斯地壳的地壳运动和沉积古地理出发,综合分析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特点提出了二叠纪湖盆发育于新疆北部,晚三叠世湖盆主要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区,侏罗纪中国中、西部大面积沉降,发育众多的大型湖盆,水域面积大,烃源岩发育。中、西部湖盆较东部发育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地区。  相似文献   

5.
酒西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解剖了酒西盆地烃源岩发育的地质背景及主要烃源岩的性质、分布规律,分析了油气生成期与圈闭发育期的配置关系、油气运移方向与通道、储集岩特征及分布、区域盖层分布与成藏规律,总结了该盆地油气生、储、盖、运、圈、保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制约酒西盆地的主要油气成藏条件,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领域及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陆相盆地分布,主要受中生代以来由板块运动导致的中国大陆变形(亦块内变形)控制。在中国西部属特提斯强烈挤压变形构造区域,出现众多前陆、类前陆等挤压性盆地。而中东部为濒太平洋拉张变形构造区域,导致一大批张裂性盆地发育。  相似文献   

7.
苏联滨里海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滨里海盆地,位于里海北部,包括里海北部海湾在风,面积50多万平方千米。其地处哈萨克西部,西和西南边缘横跨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和阿斯持拉罕部分地区,为人烟稀少的沙漠和半沙漠平原。  相似文献   

8.
北非经历了泛非期基底形成、早古生代稳定陆块演化、晚古生代抬升剥蚀、中生代裂陷和新生代反转隆升的多期盆地演化过程,形成了多个叠合盆地.与以往叠合盆地中往往形成叠加的含油气系统不同,北非古生代和中、新生代2大含油气系统互不叠置,分别分布于北非西部和中、东部盆地.系统分析了2大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及盆地演化对其互不叠置分布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勘探潜力目标.西部盆地古生代含油气系统志留系阿卡库斯组泥岩和三叠系巨厚蒸发盐岩盖层之下、古隆起内及不整合面附近的圈闭以及中、东部盆地中、新生代含油气系统的地堑和地垒附近形成的断层和岩性圈闭及深部白垩系储集砂体为研究区的主要勘探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涠12-1油田的发现说明,北部湾盆地有很大的潜力,涠洲组是一个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本从研究含油气系统入手,分析了涠12-1油田的成藏条件,提出了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可划分成涠西南及乌石两个含油气系统,并指出涠西南凹陷2号断裂带,涠11-4E构造及企西隆起东部成藏条件优越,是寻找具有商业价值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结合我国南方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的地质特点,提出了促进本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若干设想和建议。认为,应以板块构造理论、现代地层学、盆地模拟、含油气系统及流体封存箱等新概念、新技术、新思路为指导,结合传统技术方法,在区域性研究查明古洋壳型及古过滤壳型盆地的基础上,选择含油气远景较大的盆地,从较高的起点,对其深大断裂带或基底断裂活跃区、不调谐构造、生烃层系的有机质成熟度、油气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含气盆地或凹陷都是超压的.莺歌海盆地属转换—伸展高压高温盆地,其他盆地或凹陷是由超压含气半地堑为基本单元组成的.本文论述了这两种盆地的地质特点、各种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寻找新气田的方向及勘探工作的建议.中国近海有待勘探的天然气领域广阔,加强地质研究工作,用超压盆地超压体控制天然气富集的规律指导勘探,将会大大提高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富油断陷盆地油气环状分布与惠民凹陷勘探方向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东营凹陷为例,阐明了断陷盆地油气环状分布特征,并从构造、沉积、油气运聚诸方面论述其形成的机理,采用地质类比法,指出了惠民凹陷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沉积古地理出发,综合分析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特点提出了二叠纪湖盆发育于新疆北部,晚三叠世湖盆主要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区,侏罗纪中国中、西部大面积沉降,发育众多的大型湖盆,水域面积大,烃源岩发育。中、西部湖盆较东部发育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以后,中国西部上升而东部开始沉陷,早白垩世晚期发育了东北松辽大湖盆。早第三纪中国西部急剧抬升,东部、海上进一步沉陷,发育了渤海湾、苏北、江汉和海上陆棚诸多湖盆,是新生代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滇黔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滇黔桂海相"多、残、高、广"的石油地质特点,对滇黔桂地区海相含油气盆地区域构造、沉积、生储盖层、保存条件、油气动态成藏、资源及圈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区的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并根据最新勘探成果对该区近年的3口重要探井进行钻探成效分析,提出滇黔桂海相新区今后油气勘探与综合研究的思路、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重点勘探领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东营、沾化、车镇、惠民、东濮、泌阳、南阳、潜江、高邮、金湖及百色盆地11个富油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第3次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6.6168×10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39.8×108m3。截止2002年底,东部11个富油凹陷石油平均探明程度为50.57%,天然气探明程度为27.31%,剩余石油资源量为47.7509×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2645.87×108m3,仍存在较大油气资源潜力。近几年勘探成果表明,东部油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内,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平面上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车镇、惠民及东濮凹陷,天然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未来东部成熟探区油气重点勘探领域为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及新层系、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层序地层分析在裂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薛良清 《石油学报》2000,21(5):7-11
裂谷盆地演化可分为裂谷初始期、深陷期、后裂谷早期和后裂谷晚期阶段.反映构造阶段演化的关键界面为前裂谷期不整合面、水进面、最大洪泛面和后裂谷早期沉积顶部不整合面.最大洪泛期的沉积物可能是烃源岩最发育的层段.关键界面作图与烃源岩的确定对裂谷盆地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裂谷盆地的成藏组合类型为前裂谷期潜山油气藏;裂谷初始期低水位体系域河流、三角洲和水下扇砂砾岩体油气藏;裂谷深陷期水进体系域重力流水道砂体和浊积扇体油气藏;后裂谷早期高水位体系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河流砂体油气藏;具断—坳叠合结构盆地的坳陷阶段发育下切谷、河流—三角洲和滨岸砂岩油气藏.在21世纪我国油气勘探实践中,应加强含油气大区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成因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寻找新的含油气凹陷与含油气层系、寻找隐蔽圈闭与老区挖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中下扬子地区、滇黔桂地区等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成藏系统特征研究出发,总结出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诸要素与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这些盆地具有以下特征:a)原型盆地的构造沉降作用控制主力烃源岩的类型与分布;b)受原型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控制形成3类有效生储盖组合;c)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残留盆地晚期生烃中心;d)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形成的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主要油气运移指向区;e)古生界生烃区的生烃高峰期与圈闭形成期必须形成有机的配置;f)后期构造改造适中,既要有适当挤压隆升,形成必要的储集空间、圈闭和运移动力,使油气富集,又要不破坏油气藏;g)在经历后期构造改造后,盆地的晚期生烃及晚期油气运移受改造后的构造格局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27  
中国南方改造型盆地的特点,决定了其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成藏的基础、关键、归宿特殊性的分析、论证为基点,根据:(1)现今油气藏的定位不决定于原型盆地,而与晚期改造,再分配烃源控制的空间有关;(2)主导成藏模式应为早期聚集晚期成藏、晚期聚集晚期成藏两种类型;(3)油气的高演化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决定了南方应以找气为主;(4)晚期重建整体封存体系的优劣是能否成藏并保存的关键,其核心是建造与改造的统一;(5)南方天然气的储集以多层系、多类型为特点,应坚持"有主要目的层,而不唯主要目的层”,多层兼顾,立体勘探和"二次生烃,多层储集、动态成藏,整体封存”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2,自引:16,他引:16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具有优越的天然气地质条件,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在这些盆地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发现了克拉2、依南2、白马庙、呼图壁、南八仙等多个大、中型气田,充分证实中西部前陆盆地是当前我国陆上天然气最有利的勘探领域,其中库车、川西、准噶尔南缘、柴达木北缘是今后勘探的重点。为使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更大的突破,必须加强山地地震勘探、复杂储集层的识别与预测,以及钻井完井工艺等技术的攻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   总被引:53,自引:6,他引:53  
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提高及钻探深度的加深,我国含油气盆地中超压体系陆续地被揭露出来。目前已发现29个地区具有超压,而且发现它们与油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超压体系就是烃源岩,但也可以作为盖层,对下伏油气藏起压力封闭作用。超压又是油气运移的原动力,它迫使地下流体通过水力压裂断层或各种输导层,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聚集。强超压储层(压力系数>2)成藏比较困难,从理论上讲除非周围泥岩(烃原岩)压力系数比储层还大,也可成藏。经考察在一些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强超压储层也可以成藏,所以在具有超压体系的含油气盆地中,首先应搞清超压体系的成因分布规律,特别注重那些压力、温度正异常区,因为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纵向上这些异常区,都是压力突破点,代表地下流体主泄露区,是油气最有利的聚集区,应作为勘探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