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砌体结构的应用、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研究和砌体结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砌体结构房屋裂缝进行了分类。从裂缝产生原因入手,分析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产生的成因,提出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砌体结构房屋出现裂缝的出现进行控制,倡导优质高效的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3.
信任  张春侠 《工程力学》2016,33(10):183
为弥补砌体结构双轴拉压应力强度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多孔砖砌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材料主应力与平面应力的对应关系,考虑不同灰缝角度及拉压主应力比的影响,重点开展了砌体双轴拉压应力宏观单元试件的强度试验。从中揭示了砌体双轴拉压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特征与规律,分析得出双轴拉压应力强度破坏曲线及对应平面应力状态的强度破坏准则函数表达式。试验结果验证了砌体结构材料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试验方法为砌体结构抗拉强度的测试提供借鉴,试验数据为丰富砌体结构强度理论提供参考,研究成果为建立完善的砌体结构破坏准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节约水泥和钢筋,降低造价。因此几十年来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对产生砌体结构质量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加固砌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类型,设计过程中对砌体结构裂缝的主动控制和砌体结构裂缝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6.
砌体结构从最原始的的石头砌体经历了后来的黏士砖砌体和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等,延续到如今的配筋砌体,砌体结构的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设计理论上也从过去的仅凭经验设计到现在具有一定的设计体系和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7.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仍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县域城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展也始终为结构工程师所关注。结合新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介绍了约束砌体中构造柱间距的设置原则及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配筋砌体结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抗剪设计应满足的条件;各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的基本要求等。探讨、交流和运用新的抗震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8.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上方二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OMA(运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在隧道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非电雷管能够有效降低地面振速,峰值振速最多降低约67%;二层砌体结构前4阶固有频率位于9~25Hz,有限元模型修正后其固有频率与实验值的误差明显减小,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非线性动力分析表明砌体结构门、窗的角部、砌体与混凝土材料的交界处及底层主应力集中程度高,但砌体的主压应力和主拉应力均小于规范值,表明砌体在爆破振动作用下是安全的,而且电子雷管更适用于结构安全性要求高的隧道爆破;现场调研发现砌体楼房在隧道爆破振动下没有发生损伤,表明基于OMA方法进行隧道爆破振动下砌体结构的安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上方二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OMA(运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在隧道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非电雷管能够有效降低地面振速,峰值振速最多降低约67%;二层砌体结构前4阶固有频率位于925Hz,有限元模型修正后其固有频率与实验值的误差明显减小,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非线性动力分析表明砌体结构门、窗的角部、砌体与混凝土材料的交界处及底层主应力集中程度高,但砌体的主压应力和主拉应力均小于规范值,表明砌体在爆破振动作用下是安全的,而且电子雷管更适用于结构安全性要求高的隧道爆破;现场调研发现砌体楼房在隧道爆破振动下没有发生损伤,表明基于OMA方法进行隧道爆破振动下砌体结构的安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随时间推移出现质量隐患的老工程等常有发生,而砌体结构加固问题又最为普遍。本文就砌体结构谈谈其加固方法和技术,并以实例阐述砌体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房屋新型隔震与抗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抗震房屋;1个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通过试验,研究了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工作机制,分析了抗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与墙体破坏过程。研究表明:提出的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当峰值加速度为0.1g时滑移隔震系统便可启动,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与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相比,其承载力高,刚度退化慢,延性较好,综合抗震能力显著提高。本文研发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保温砌块砌体结构,适于农村房屋的建造。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砖砌体还是砌块砌体都是脆性材料砌筑而成,抗震性能都较差。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设置砌体拉结筋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工程实践中发现大量砌体结构出现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影响使用;因此对已开裂的砌体结构如何进行加固与处理显得非常迫切。本文针对砌体开裂提出了一些预防加固措施,同时也为施工和设计人员今后预防砌体开裂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根据我国国情,砌体结构依然是我国当前中小城市和乡村住宅建设中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砌体结构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较低、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砌体结构住宅建筑方案及抗震构造措施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丁东 《中国科技博览》2012,(33):450-450
在我国现行的房屋建设中,砖混砌体结构占竣工面积的比例比较大,而且又为承重结构,所以加强对砖混砌体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必要。本文就砖混砌体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冯远  易丹  毕琼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6):138-145
针对大开间少墙砌体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教学楼震害,分析了构造柱、圈梁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提高结构延性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大开间少墙单面走廊砌体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对沿线砌体结构的振动影响愈发显著,并存在振动局部放大的现象。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地层-砌体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砌体结构模态分析,对某地铁线路临近1~6层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当列车车型采取B型车、运行速度为60 km/h时,沿线低层(1~2层)砌体结构受地铁运行影响较小,较高层(3~6层)砌体结构出现振动响应放大现象;当砌体结构总层数为3~6层时,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均在第2层取得最大值,第1层取得最小值。(2)从砌体结构模态分析结果来看,2~6层均在特定层数出现振动响应放大,且不同层数出现响应放大的振型频率范围在23~46 Hz之间,1层结构响应放大不明显。(3)砌体结构出现振动响应放大现象的振动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基本一致,且在此频率下,列车激振造成的楼层响应放大现象与自振模态中振动最大值出现的层数也基本一致,故列车荷载诱发砌体结构本身的自振,从而产生振动响应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我国建筑业发展较快,砌体结构在整个建筑业中主要部分。砌体结构温度裂缝这一质量通病也就成了建筑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砌体结构温度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分类,分析结构破坏的原因及破坏特征,提出进行建筑布置及结构造型应注意的问题,着重介绍各类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而有效的改善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20.
屈铁军  安栋 《振动与冲击》2015,34(4):128-134
分别对外加钢筋混凝土梁柱加固的砖砌体结构、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普通砖砌体结构、按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砖砌体结构进行了拟动力抗震试验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研究了这三类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极限承载力、极限变形及刚度退化曲线等特性。研究表明,经外加钢筋混凝土梁柱加固的砖砌体房屋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设防标准要求,外加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柱能有效约束墙体和预制板,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延缓结构的刚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