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振安 《化肥设计》2006,44(5):3-11
从供电效率、环保性能、燃煤适应性等方面论述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主要特点;评述了与IGCC相关的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通过对目前世界上典型的4种煤气化工艺建设的大型IGCC工业示范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对建设IGCC工程煤气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首座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华能天津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示范电站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电站采用华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段式干煤粉气化炉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2012年11月6日,整套装置顺利通过72+  相似文献   

3.
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整体系统中,利用废热锅炉可以回收气化炉出口煤气的显热,从而提高整体机组的发电效率,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水激冷高温合成气并利用废热锅炉回收剩余热量的方法,通过流程模拟分析,得出废热锅炉出口蒸汽温度和压力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对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5.
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用于强化采油技术进展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烟气回收二氧化碳技术的研究热点是化学吸收法和富氧燃烧法,2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CO_2强化采油技术(EOR)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目前应用并非很广,其主要原因在于用于采油的CO_2的获得上.本文介绍了工业化的烟气二氧化碳分离同收技术及CO_2用于EOR的原理,并举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设计能力为日处理1 000 t煤的新型气化炉及配套240 kt甲醇、71.8 MW发电装置,其"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联产甲醇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是国家"863"计划,属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利用技术主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装置始建于2003年,2005年10月全系统一次投料成功,并于当年实现全面达产.该装置选择的变换与燃气热回收工艺,既能满足甲醇生产的需要,又能满足IGCC中燃气轮机的需要,由于其设计、选择合理,对全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优化IGCC发电的排放指标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联合国内的科研、设计和制造等单位,日前在天津滨海新区建成投产了我国首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示范电站,标志着国内洁净煤发电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掌握IGCC发电技术的国家之一。IGCC技术是清洁、高效煤基发电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柳康  许世森  李广宇  任永强 《化工进展》2018,37(12):4897-4907
CO2减排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而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为研究燃烧前CO2捕集系统关键技术,以华能(天津)265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示范电站为依托,从气化装置抽出合成气约10000m3/h(标况下),进行一氧化碳耐硫变换、甲基二乙醇胺(MDEA)硫碳共脱、PDS硫回收等技术研究,同时完成我国首套工业规模级燃烧前捕集工艺模拟、系统分析及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满负荷运行工况下,每年可捕集CO2 7.811万吨,系统单位能耗2.35GJ/t(CO2),CO2捕集率≥ 85%;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相吻合。其中MDEA工段能耗占捕集能耗的93.3%,热再生部分则占MDEA工段能耗的81.61%;同时分析了捕集系统各工段CO2损失过程,增加四段变换可使系统能耗基本不变同时捕集率增加至92.29%;考察了CO2压缩液化工段能耗及成本。本研究结果可为燃烧前CO2捕集的设计、工业放大及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数据显示,我国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行业已经建成了2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产项目。在煤化工领域,由科技部863项目支持的兖矿集团在山东滕州已经成功实现IGCC多联产工业示范,总投资约15.8亿人民币,配套生产240kt/a甲醇,200kt/a乙酸和80Mw发电。该装置于2005年建成,并一直正常生产。在石油化工领域,福建联合石化的大型气、电、化工多联产环保节能项目于2009年3月顺利建成并实现中间交接。装置以溶剂脱沥青为原料,发电能力为280MW,配套产生80000m^3/h氢气。同时副产氮气和氧气。  相似文献   

10.
根据IGCC联产甲醇装置的变换脱硫和燃气脱硫的工艺要求,分析了甲醇装置变换工序的全气量变换工艺和部分变换工艺的优缺点,确定了变换与燃气热回收工艺方案。其工艺流程和特点:以部分气量通过变换炉可控制较高的水汽比;部分气量通过中温有机硫水解槽将大部分COS转化为H2S,再分别送至NHD燃气脱硫工序和变换工序。应用结果表明,由于设置了中温有机硫水解槽,减少了带入后系统的COS含量,保证了变换气脱硫和燃气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桂霞  王陈魏  云志  张玲  汤志刚 《化工进展》2014,(7):1895-1901
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CO2减排问题刻不容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同燃烧前脱碳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望实现CO2的近零排放,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燃烧前脱碳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CO2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为回收利用CO2提供了技术依据。根据IGCC排放源特征,文章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物理分离工艺特点及其在燃烧前脱碳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从新型高效CO2吸收剂的选择与应用、再生工艺的优化与创新以及耦合工艺的开发3个方向对CO2物理吸收法分离成本降低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燃烧前脱碳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煤化工产业正逐渐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成为当今能源化工发展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均在研究和部署今后5~10年煤化工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项目,特别是产煤地区已将发展煤炭深加工、构建煤化工基地或园区,延伸传统煤炭产业链,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有专家指出,煤炭能源化工工业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化工工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