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38)
伴随人们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又陆续将目光转向了语言象似性研究。本文以语言标记象似性为例,对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6)
"诗学象似性"一词最早由美国早期认知诗学代表人物玛格丽特·弗里曼提出。它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符号与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象似性关系,从而能够提供作者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并为读者对作品的情感认知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本文拟从环境象似性和角色象似性两个方面来对鲍勃·迪伦60年代诗歌所承载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解读,进而发掘迪伦诗歌的美学特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常常使用"者"。排偶句中使用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不仅使若干平列分句因相同位置有"者"字结构而在形式上更为匀整,而且因"者"字结构负载新信息而使排偶句容纳更多的新信息量。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会进一步语法化为焦点标记"者",这个标记能扩展使用在排偶句中。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认为有些排偶句的分句或其构造成分在语义表达的重要等级上存在差别,而为凸显这种语义差别,形式上会在重要性级别更高的特定分句或其成分后加个焦点标记"者",用以标志这种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比其他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50-151
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理论及典型事件模型视角下,阐释条件性假转句"除非……,否则……"强调功能的赋得及其事件概念化过程。研究发现:作为标记性构式,"除非……,否则……"句式的语用功能倾向于强调,强调功能的赋得在于依托关系标记形成两套"参照体—目标"的构式;事件概念化过程"施事-动作-受事"是基于参照点关系的有序列性的心理通达路径;"除非""否则"及分句的主语是认知主体识解的参照点;相较于以往的研究,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解释更关注句式内部成分和句式整体的认知关联。  相似文献   

5.
正1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2基本用法2.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2.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2.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2):249-250
话语标记"你(们)家"发生了固化,其中"家"的意义经历了由实变虚的过程。该话语标记位于句子的开头,后接内容重复前面的引发句,是对引发句中不符合常理或普遍认知的情况的间接否定。这一话语标记的使用还往往流露出不满、抱怨等消极情绪。话语标记"你(们)家"的功能主要分为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用功能是指否定功能和宣泄功能;语篇功能是指延续话题和开启话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5)
标记语可谓是语言中的小词或短语,但在话语中同样有隐含意义和预设意义,能起到对话语理解、构建语境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标记语的语境功能以及标记语在话语中构建怎样的认知效果,以及话语标记的动态性功能和指别功能,为生成和理解语句提示语境坐标,创造话语交际的起伏性和多变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4)
标记理论运用语言的标记性和无标记性这一组对立概念来进行语言成分分析。在标记理论中,对于一组相对对立的语言成分,其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被称为标记的(marked),如果缺少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成分的语言特征时,则被认为是非标记的(unmarked)。本文将利用标记理论来探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三大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心理扫描过程,原型理论和象似性来研究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只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期揭示它的认知理据和发挥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3)
正老子的《道德经》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关于"大音希声",魏晋玄学家王弼注释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关于"大象无形",王弼注释道:"有形则有分","故象而形者非大象"。我认为王弼的注释是十分正确的,《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即指无声,指音乐中的停顿,指静谧。联系到《道德经》中的另一段话:"埏埴以为器,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