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走日本     
日本几日,行色匆匆。一行众人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眼睛没有停过,相机没有停过,大脑也没有停过。车上的欢声笑语气氛融洽与作品面前的忙碌纪录一脸严肃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餐后就有人戏谑地感慨:“原来在日本也能吃饱啊!”这虽然只是个玩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  相似文献   

2.
欧洲之行     
2003年11月5日~18日,笔者一行四人赴德国参加“2003年莱比锡建筑技术及材料博览会”,与德国当地建筑师就生态建筑进行了广泛交流,欧洲国家在城建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令人深受启发。1 能源的高效利用欧洲诸国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也不高,资源人均拥有量比我国多得多,但其在城市建设和公民消费中却惜资源如金,从不“大手大脚”。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开始发展节能住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建筑外形紧密以减少外墙的散热。2)利用复合墙板增加建筑的保温系数,节能房的保暖层厚度为15cm,低能耗房其保暖层厚度为20~25cm,高质量外墙避…  相似文献   

3.
A Trip to India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with Jimmy Lim offered Michael Sorkin the unique opportunity to taste not only the ‘delirious quality of global practice’, enriched by trips to southern India, but also the unique chance to design one-off residences for a lush, Garden of Eden-like setting.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有人问我,在欧洲考察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欧洲国家曾经历过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对自然环境也曾进行过无情的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惨痛的教训和现实,终于使欧洲人领悟到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破坏自然环境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更是对经济的扼杀.于是,各国斥巨资并实施严厉的法规,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成功的恢复和保护,逐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天路之旅     
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坐着火车去西藏便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心愿,天遂人愿,7月中旬我便接到去西藏出差的任务。虽然离出发还有些时日,但人未行,心已远,怀着莫名的激动和紧张,我开始为火车票奔波。谁知道费尽了周折,还是一票难求,无奈  相似文献   

6.
这是《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之行。决定做得有些仓促,多亏了青海蓝野环境装饰工程设计公司以及室内学会兰州专业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让这支由西安、兰州、西宁、上海以及苏州的十多位设计师组成的旅队顺利成行。心中无法压抑的对青藏高原的渴望引领我们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那些难忘的感受与经历慢慢沉淀,积聚在心底,成为记忆,而文字则汇聚在这里,集成关于西行的散装日记。  相似文献   

7.
色彩,拥有神奇的力量,时刻调和着我们的心情,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层出不穷的惊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26日,中国建筑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云南行——“建筑与艺术”摄影主题沙龙在昆明举办。  相似文献   

9.
高蕾 《云南建筑》2014,(1):126-128
云山之间、澜沧沃土.层林郁翠、溪流澹澹,茶香曼妙、梵唱袅袅,竹筑星罗、古濮世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发垂髫、怡然乐居。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茶叶种植文化的发祥地,所种植的千年古茶面积系为六大茶山之最,也是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乐居的福地。  相似文献   

10.
轲轲  陈诗  张兵 《建筑与文化》2012,(6):106-107
北方有座万里长城,灌县有座十里短城。这里的灌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都江堰古城区。说起都江堰,大家的第一反映无疑是天下幽的青城山和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这个灌县古城却鲜有人提起。然而因灌县地处汉人居住区与羌人、藏人居住区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军事的战略要地,因此紧邻灌县城边有个玉垒关,又名镇夷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