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PLZT(8/65/35)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矿化剂浓度等不同工艺条件对生成纯钙钛矿相PLZT粉末的影响.晶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合成出纯钙钛矿相的PLZT粉末.在生成PLZT(8/65/35)晶相的同时,伴有其他钙钛矿杂相生成.随着反应时间增加,杂相消融,粉体逐步转化为单一的PLZT(8/65/35)相.增加矿化剂浓度可以加速转化.  相似文献   

2.
以Nb2O5和Ta2O5为前驱反应物,K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和聚合物辅助水热法两种合成工艺制备了KTa0.25Nb0.75(KTN)纳米晶。通过X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FEM)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的量和矿化剂KOH的摩尔浓度是影响KTN纳米晶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关键因素。采用单纯水热工艺制备的KTN粉体,当c(KOH)达6mol/L、反应温度为200℃及反应时间24h,可生成纯钙钛矿相KTN。在较高碱度条件(c(KOH)=8mol/L)下,表面活性剂PVA的量不改变水热反应最终产物,但晶粒尺寸随表面活性剂量的加大逐渐减小。在较低碱度条件(c(KOH)=4mol/L)下,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PVA有利于在较温和条件下生成纯钙钛矿结构KTN纳米晶。  相似文献   

3.
孙平  姚熹 《电子器件》1994,17(2):29-32
采用MOD工艺制备了多晶PZ反铁电薄膜和PLZT(8/65/35)铁电薄膜,和相应的块状材料相比,PZ和PLZT薄膜的相变温度向高温移动为50℃,而且相变温区宽化。这些现象可以用存在于薄膜平面内的二维应力的作用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固相合成法对钙钛矿型Pb(Zn1/3Nb2/3)0.8Ti0.2陶瓷材料的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XDR结果表明,相同合成条件下,不同合成方法得到的陶瓷粉末钙钛矿含量不同,其中,传统固相合成法(PbO+ ZnO+ Nb2O5+ TiO2)钙钛矿得率最低,简单先驱体合成法(PbO+ ZN+ TiO2)钙钛矿得率较高,复合先驱体合成法(PbO+ ZNT)钙钛矿得率最高。先驱体合成法具有抑制B位复合钙钛矿固相合成过程中焦绿石相形成的作用。采用复合先驱体合成法以少量钛酸钡作为晶型稳定剂采用适当的合成工艺可以得到钙钛矿纯度大于98% Pb[(Zn1/3Nb2/3)0.8Ti0.2]O3 陶瓷粉末。其具有较宽的烧成温度范围,该陶瓷材料的居里温度为190 °C,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且压电常数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用DTA 对各合成方法的配合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差热特征峰峰位与合成过程中焦绿石的出现和钙钛矿的合成温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差热分析可用以对B位复合钙钛矿合成进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平  张良莹 《电子器件》1995,18(2):125-129
本文对采用MOD法制备的PLZT(8/65/35)铁电薄膜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MOD法可以在ITO/G,Pt/Ti/Si和Pt/LN基片上制备出具有优良铁电性能的PLZT铁电薄膜,采用Pt下电极的PLZT薄膜,Ps〉32μC/cm^2,而采用ITO电极的也得到了Ps=27μC/cm^2的好结果。本文还讨论了下电极和基片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ZT非晶薄膜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化学组分为5/50/50的PLZT非晶薄膜。测试其200 ̄800nm波长范围的光学透射谱,和200 ̄670nm波长范围的椭偏光谱。得到了PLZT(5/50/50)非晶薄膜膜厚和光学常数谱(折射率n谱和消光系数κ谱),并与组分为9/65/35的PLZT非晶薄膜的吸收边和折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钙钛矿型铌锌酸铅陶瓷材料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铌锌酸铅Pb〔(Zn0.7Mg0.3)1/3Nb2/3〕O3陶瓷材料普通合成法和两种铌铁矿先驱体合成法的合成机理。研究表明,该材料的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焦绿石相然后在较高温度生成钙钛矿相,先驱体法可以明显抑制焦绿石相的生成并使其反应温度向高温推迟,从而可以明显提高钙钛矿的产率。而简单先驱体法(PbO+ZN+MN)比复合先驱体法(PbO+ZMN)具有更好的合成效果。采用简单先驱体法通过合适的合成工艺可以制得钙钛矿含量大于95%的Pb〔(Zn0.7Mg0.3)1/3Nb2/3〕O3陶瓷材料,其介电温谱具有明显的弥散性,为无序铁电陶瓷材料。研究发现,差热分析作为判断焦绿石和钙钛矿反应温度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铌锌酸铅系陶瓷材料钙钛矿的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铌锌酸铅Pb「(Zn0.7Mg0.3)1/3Nb2/3」O3陶瓷材料普通合成法和两处铌铁矿先驱体合成法的合成机理。研究表明,该材料的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焦绿石相然后在较高温度生成钙钛矿相,先驱体法可以明显抑制焦绿石相的生成并使其反应温度向高温推迟,从而可以明显提高钙钛矿的产率。而简单先驱体法(PbO+ZN+MN)比复事先驱体法(PbO+ZMN)具有更好的合成效果。采用简  相似文献   

9.
以BaCl2、SrCO3和Nb2O5的混合物为前驱物,KOH为矿化剂,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铌酸锶钡(SBN)粉体。借助XRD、SEM对SBN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水热温度的提高及时间的延长,晶体发育趋于完整;矿化剂KOH浓度为0.5 mol/L时,SBN晶相含量最高;当温度为240℃,反应时间为24h时,SBN为短轴约0.1μm,长轴约1.0μm的矩形柱状晶体。  相似文献   

10.
模压工艺制备PZT/PVDF压电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化物烧结法制备了 P Z T 粉末, X 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它是 V( Zr)∶ V( Ti)=52∶48的纯四方钙钛矿型结晶相;用模压工艺制备了 6 种含 P Z T 不同体积分数的 P Z T/ P V D F 复合材料;对其介电性和压电性的测试表明,随着 P Z T 体积分数的增加,电性能参数呈非线性增大,当 P Z T 的体积分数超过 70% 时,介电常数和压电常数值迅速增加, P Z T 体积分数达到 90% 时已接近纯 P Z T 值。  相似文献   

11.
以KOH为矿化剂,用水热法合成了Bi1.5ZnNb1.5O7纳米粉体。结合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研究了KOH浓度对粉体物相、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合成单相立方焦绿石结构的Bi1.5ZnNb1.5O7纳米粉体,粉体呈颗粒状。稳定生长基元的形成是影响粉体粒径的主要因素,受KOH浓度影响较大,但粉体形貌并不受KOH浓度的影响。当c(KOH)为1.8mol/L,于220℃水热反应24h,合成粉体粒径最小为51nm,比表面积最大为28.8m2/g。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彭同江 《微纳电子技术》2005,42(11):525-529
以TiO2粉体、Pb(NO3)2和ZrOCl2.8H2O为原材料,KOH为矿化剂,水热合成了Pb(Ti0郾48Zr0郾52)O3微晶。研究了K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b/Z(r+Ti)、原料浓度以及矿化剂种类等因素对水热合成Pb(Ti0郾48Zr0郾52)O3微晶的影响,确定了水热合成Pb(Ti0郾48Zr0郾52)O3微晶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水热合成的Pb(Ti0郾48Zr0郾52)O3粉体用XRD和SEM进行表征,得到了颗粒均匀、团聚少、粒径0郾5~1郾0μm的Pb(Ti0郾48Zr0郾52)O3粉体颗粒。  相似文献   

13.
PLZT ceramic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9/62/38 (La/Zr/Ti) were fabricated from spraydried aqueous solution. Complet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spray-dried powder is achieved after 1 hr calcination at 650‡ C as compared to 800‡ C, 1 hr for conventional mixedoxide method. Sintering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nsification of PLZT ceramics. Densities of the atmosphere sintered sampl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sintered ones. PLZT ceramics derived from spray-dried powders have properties comparable to those derived from sol-gel ones. The spray-dried method presents a less expensive and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in the synthesis of PLZT ceramics.  相似文献   

14.
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PLZT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on fused-quartz substrates by rf sputtering using a powder target of pulverized ceramic PLZT.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was kept above 550° C to obtain the film. Excess PbO in the target may act as a sort of flux for crystal growth.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film was 500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film showed a ferroelectric hysteresis curve. By an appropriate annealing,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film became improved. The electrooptic effects of the film was measur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ight intensity reflected from the film was changed strongly by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With light incident at 70° , an intensity change of 33% was obtained at the electric field of 12.5kV/cm.  相似文献   

15.
ZnS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法以乙酸锌和硫化钠为原料,尿素为矿化剂制备ZnS纳米粒子。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矿化剂浓度对ZnS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RD、TEM、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ZnS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尿素作为矿化剂,在较宽温度范围(120~200℃)内均能制备出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12nm的球形ZnS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6.
将钛酸丁酯和适量乙醇混匀后,与氯化钡水溶液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立方钛酸钡纳米晶。结果表明:以KOH为矿化剂,r(Ba:Ti)为1.1,φ(乙醇)为25.0%和150℃反应12h,可得平均粒径为60nm左右、分散性较好的钛酸钡纳米晶。当乙醇用量增大时,产物的粒径减小,分散性降低;随着r(Ba:Ti)的增大,产物粒径减小。当r(Ba:Ti)为1.6时,产物的平均粒径可减小至35nm左右;矿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及晶体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NaOH和Nb2O5为原料,KOH为矿化剂,用水热法合成了结晶度高晶粒发育完整的NaNbO3粉体。借助XRD分析了r(Na∶Nb)、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晶系和晶粒度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了NaNbO3的晶粒形貌。结果表明:在r(Na∶Nb)为4∶1,反应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可得到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的NaNbO3粉体,其晶体为斜方晶系,平均晶粒径37nm。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无压常规烧结工艺制备了锆钛酸镧铅(PLZT)光电陶瓷,通过光学显微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组织形貌,分析了PLZT陶瓷中微观孔隙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样品厚度的依赖关系,当样片厚度小于0.5 mm时就可获得高质量的透明PLZT陶瓷,其可见光波段的光学透射率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