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灰对机敏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及压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的分散性是影响机敏水泥砂浆电阻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碳纤维长度分别为5 mm和10 mm、掺量分别为0.5%和0.9%的不同机敏水泥砂浆体系中,掺加不同量的硅灰,通过对体系抗压强度与压敏性研究表明,单掺硅灰没有提高纤维砂浆的抗压强度,反而使材料强度降低,掺量越多,抗压强度降低越多;细小的硅灰颗粒,可以填充在纤维间,提高碳纤维分散性,但它并不一定能改善材料的压敏性;提出有效间距的概念,指出只有当硅灰的掺入使得碳纤维间距在其有效间距内时,硅灰才能提高机敏水泥基材料的压敏性.  相似文献   

2.
以碳纤维为增强相制备分散均匀的碳纤维增强水泥基(CFRC)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长度、掺量和成型工艺对CFR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碳纤维后,CFR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电阻率明显降低;采用10 mm碳纤维、掺量为0.6%时,CFRC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最大提高了22.6%;碳纤维掺量相同时,碳纤维越长,电阻率越小;采用振动压实法成型试件,更有利于提高CFRC复合材料的导电率。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肖佳  周士琼  徐亦冬 《混凝土》2003,(8):28-30,36
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粉煤灰与硅灰双掺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硅灰双掺可克服单掺粉煤灰早期强度低的缺点,又可保证后期强度增长较快;还分析研究了双掺水泥胶砂中粉煤灰掺量对强度、流动度、干缩等性能的影响,当硅灰掺量5%.粉煤灰掺量为30%~40%时,其抗压、抗折、干缩性能均优于流动性接近的基准胶砂。  相似文献   

4.
通过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电阻率测定以及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孔溶液分析,研究了掺硅灰硫铝酸盐水泥浆体的水化行为.结果表明:5%掺量(质量分数,下同)的硅灰可以很好地改善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10%硅灰掺量的试样抗压强度只在1,28d时稍高于空白试样;掺入硅灰明显缩短了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晶体水化产物是钙矾石,28d时的钙矾石量稍高于3d时,掺硅灰试样的钙矾石量要高于空白试样;掺硅灰试样的电阻率变化曲线高于空白试样,表明硅灰的掺入能够加快水泥的水化速率;硬化水泥浆体的孔溶液碱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掺硅灰试样的Ca2+浓度高于空白试样,表明硅灰促进了熟料的溶解,5%硅灰掺量试样的Al 3+浓度最低,表明其促进水化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硅灰来改善铝酸盐水泥后期强度倒缩的问题,采取内掺的方式,研究了硅灰掺量对铝酸盐水泥胶合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掺量下,硅灰能大大改善铝酸盐水泥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当内掺8%硅灰时,其早期抗压强度虽低于空白组,但28 d抗压强度接近空白组,达到123.6 MPa,且56 d抗压强度持续提高至127...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ZnCl2,ZnSO4对水泥凝结时间、水化热、电阻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锌盐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及其缓凝机理.结果表明:随着ZnCl2掺量的增加,水泥水化放热速率降低,水泥水化与硬化延缓,电阻率发展变慢,水泥早期强度明显降低,但对28d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当ZnSO4掺量为0.10%时,水泥终凝时间约提前50min,当掺量大于0.10%时,水泥水化放热速率降低,电阻率发展变慢,水泥水化历程延缓,但不影响抗压强度的发展;同掺量下,ZnCl2延缓水化的作用大于ZnSO4;锌盐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规律不仅与其掺量有关,还与其所含阴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碳纤维掺量、长度对水泥净浆电阻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功能材料替代碳纤维水泥净浆电阻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的电阻率下降,并存在导电渗流现象,渗流阈值在1.0%左右;碳纤维掺量一定时,在3~9mm范围内水泥净浆的电阻率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功能材料(石墨、炭黑)分别替代10%、25%、40%、50%和60%时,电阻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石墨最优替代比例在40%左右,石墨和炭黑在25%到40%之间,炭黑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8.
杨欢 《门窗》2013,(8):198+200
本文通过改变硅灰掺量考察了硅灰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的最佳掺量为6%~8%。硅灰掺量为8%时抗压强度最高,比基准混凝土提高了14%。当掺量为6%时抗折强度提高最明显比基准提高了11%。当硅灰掺量为6%~10%时,和易性下降较少,粘聚性与保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碳纤维-钢纤维-石墨三相导电混凝土中三种导电材料的组成比例,试验研究了三种材料掺量以及石墨细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灰关联分析得出三种材料对导电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碳纤维掺量越大,混凝土导电性能越好,当碳纤维掺量大于0.8%时,电阻率趋于稳定,当碳纤维掺量为0.4%时强度最大,初步确定碳纤维掺量为0.4%;电阻率与碳纤维掺量之间呈对数规律变化;养护龄期越长,导电性能越差,当龄期超过21d后,导电性能趋于稳定;石墨颗粒越细混凝土强度越低,导电性能越好,其中石墨细度为400目和600目时导电性能极为接近;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大,抗压强度和电阻率逐渐减小,当石墨掺量超过8%时,导电性能趋于稳定。综合确定碳纤维、钢纤维和石墨掺量分别为0.5%、0.8%和5%时,混凝土导电性能最好,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三种导电材料对混凝土导电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是:碳纤维石墨钢纤维。  相似文献   

10.
在硅灰掺量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粉煤灰硅灰复掺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持硅灰掺量为10%,随着粉煤灰掺量从0%增加到20%,混凝土经冻融循环试验后强度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加。当硅灰掺量为10%,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损失率最小,为2.6%,此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44.9MPa,120d抗压强度为55.0MPa,综合考虑抗压强度与抗冻性能,建议粉煤灰硅灰二者掺量皆为10%。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碳足迹计算方法探讨和分析内容拓展的基础上,以厦门市为例,估算了2005-2012年厦门市碳足迹、碳承载力和净碳足迹,对其动态变化过程及人均碳足迹、地均碳足迹、区域排放强度等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认为厦门市当前碳排放相关指标水平有待提升,并从产业、能源、碳汇、空间、政策等方面提出低碳城市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2.
"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对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建设标准、建造方式、技术路线以及建材选用的节能降碳绿色水平都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工程建造的基础,建材部分无论是生产制造减碳,还是建筑全生命期降碳,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其影响都比较巨大,研究、生产和推广减碳或固碳效果明显的绿色建材是破解双重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周家渡水厂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3种不同换炭方式的中试研究,并根据对浊度、氨氮、CODMn、UV254、TOC和BDOC的去除效果,分为吸附、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装填1/3旧炭、2/3新炭的2^#炭柱的处理效果接近于装填全部新炭的3^#炭柱。因而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考虑,当活性炭失效需要更换时,可以考虑更换部分旧炭,这样可降低制水成本,有利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处理活性炭的选择指标问题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研究发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碘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等吸附性能指标与活性炭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之间相关性能不好,在选择去除天然水中有机物的活性炭时不能这些指标。提出了采用活性炭对水中四种典型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作为正确选择水处理用活性炭的指标,且在五种水质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Richard Bevan re-imagines Heathrow Airport four decades on in 2050. In an age where Personal Carbon Allowances (PCA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currency, the facilities at Heathrow are turned over to a carbon casino that affords airside and landside customers th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gambling with the relevant tax breaks applied.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17.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要素的约束对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5位笔谈专家主要从基于碳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面向生物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竞争与碳排放机制、多目标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试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措施、能源领域碳减排与国...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CO),又称"无声杀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它来源于普通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油料、木材以及煤炭等)的不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19.
按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可生物降解性及其在活性炭上的可吸附性将其分为四类,考察了经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水中四类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对有机碳分子质量的测定考察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不同分子质量区间有机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滤池在运行初期去除的DOC主要为可吸附性DOC;在其连续运行6个月后,能够有效去除的DOC则为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可被滤池去除的DOC主要分布在分子质量为(3~10)、(1~3)及〈0.5ku的范围内。生物活性炭的生物再生过程只能保证滤池对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的持续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0.
董硕 《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2):98-100
由于海水中含盐成分较高,在测定其总有机碳含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盐分沉积,影响检测结果,为此提出应用ET1020A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检测海水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在分析含3%盐分的水样时,测定3 d内仪器没有受到盐在催化剂上沉积的影响,稳定性很好,相对标准偏差在2%以内。当测定水样过多时,需要清除燃烧炉内的盐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