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井下油水分离与产出水回注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与产出水回注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优点,重点介绍了该项技术的选井依据、系统分类、组成及该技术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给出了其应用效果的主要数据,对除砂系统也做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也对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庆油田在实施“稳油控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采油工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种新的、在国外已基本研究成功而在大庆还滑的采油工艺技术-井下流体分离与产出水直接回注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天气开采中,常规排水采气工艺是将井下积液采至地面,经输液管线将分离的液体汇聚起来,然后回注地层,存在着地面设备多、投资大、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井下.气液人分离及产出水回注技术通过气液分离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参数优化及室内样机试验、2口井现场实施等项工作,完善配套了以螺杆泵和分离器为核心的井下气液分离及产出水回注技术.现场实施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气井井下高效气液分离及分离水回注,降低举升和处理费用,增加气井的生产寿命,提高气井采收率,同时以螺杆泵为动力设备与抽油机排液采气相比,每天可节能40%以上.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排水采气是解决气井积液的有效方法,应用常规排水采气工艺是将井下气液共同采至地面,在地面经处理后,再回注地层,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从低污染、低投入、高效、可靠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简单易行,能够实现井下气液分离及产出水回注的新工艺系统.采用改进的空心螺杆泵作为动力泵、2台气液分离器作为分离设备,并在系统中增加了返气装置.采出气经套管采出,分离后的水经空心转子和空心抽油杆回注.该工艺在辽河油田的沈14-6水淹气井进行限产试验,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产出水回注驱油效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收集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聚合物驱工业试验区中的两口井的产出水,利用它在非均质人造油层物理模型上进行产出水驱油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出水回洲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可行的,为聚合物产出水的再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Sola.  SC  孙淑梅 《国外油田工程》1998,14(10):8-11,18
随着常规水驱油田开发后期的到来,地面产出水量猛增。必须开发新技术以成功地减少产出水导致的不利的经济和环境效应。前沿工程研究中心(C-FER)已经组织了一个由二十八家经营公司,(合作伙伴)参加的联合工业化研究实体(即JIP),来开发井下油、水分离和产出水同井回注系统。此项研究技术已经得到经销者的认可,这些经销者两年来一直同C-FER及JIP成员单位对新系统共同过行研究和现场试验。这些系统充分显示其具有减少成本、生产局限和环境危机的潜力,而这些因素都与地面大量产出水有关。  相似文献   

7.
Schre.  P  李发印 《国外油田工程》1998,14(2):24-25
本文介绍了一种独特的高含水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在同一口井中实现井下油水分离、产出水回流和采油,从而降低举升和处理费用,增加生产期限与采收率。文中还对该系统的设计、初步应用及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油气水旋流分离为生产层附近井下流体分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而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简化了公离过程。本文提出带有井下油水分离器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完井形式。并讨论了井下公离器的投资与性能,还评价了井下分离器对井下流动状况和油藏动态的影响。假定油藏中存在着水锥,我们研究了此项新技术对油藏动态潜在的影响。在油水界面的上、下进行双段完井,在含水层内进行水的回注,我们对这两者引起的油藏动态与常规锥进进行了比较。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因双重完井的作用,油水界面保持平衡是可能的。由于产出水回注远离生产层段,产出水仍然保持着驱替功能。因外源水补充了产出水的回注。增强了水的驱替能力,可以获得很高的采收率。进行井下油水分离,可以减少管线中有毒化学剂的使用,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气井产水量的不断增加对天然气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其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使用井下气液分离及回注技术,可以降低举升和处理费用,增加生产寿命,提高采收率,减少环境污染,简化地面分离设备,提高投资效益。针对井下分离及回注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并下气液分离及回注形式、适用条件和技术设计、应用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了大庆油田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原油,聚合物,固体悬浮物,无机离子和细菌等成分的含量及其固体悬浮物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并结合该区油层的孔隙特征,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即: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中还原菌是主要污染物质,向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的低,中渗层及高台子层回注时,固体悬 物和原油也是主要污染物质,而聚合物仅对低渗层造成损害,常规处理方法对污水中原油油处理效果最好,对PAM和固体悬浮物的处理则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1.
讨论一种专门开发的天然气的井下处理和回注压缩机(SPARC),这些机器利用高气油比井油嘴的剩余能量来驱动带涡轮机的井下气体压缩机,可以将高气油比井产天然气压缩30% ̄60%,而成本只有在地面集中处理的几分之一,介绍了2种基本的机型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12.
气田产出水携带着大量的重金属、固悬物、各种无机盐、石油类等污染物,如果不经预处理就回注,将污染环境和影响回注效果。油田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应有所选择。在探讨气田产出水水质和回注层(沙溪庙组)地质特征基础上,进行回注层的适应性实验评价,提出合理的回注技术、回注工艺流程和增注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辜志宏  沈磊 《石油机械》2001,29(6):52-54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DAPS)采用重力分离的原理 ,在井下将高含水原油中的大部分水分离出来 ,并直接注入地层 ,达到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DAPS结构上与其它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关键区别在于有两个吸入口 ,其井下部分由油管、抽油杆、常规杆式泵、连杆、常规管式泵、偏心固定阀、下部固定阀总成和封隔器等组成。模似和现场试验表明 ,DAPS装置能将油和少量的水举升到地面 ,同时将大量的水回注到注水层 ,达到了设计和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井下油水分离(DOWS)可在井中分离水并在井下注入到适当的注入层,而油却被产出到达地面。在1990年代引入DOWS以后,进行了几次试验性的应用以测试这项技术。这些试验收集了关于DOWS可行性的资料。本文的全文回顾了井下分离技术的现状并列出了大量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水下设计包括水下处理 ,尤其是在油藏附近油中产出水的脱除 ,以及后续的产出水的回注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井下或海底分离回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人们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水下处理工艺至少已经存在了十年 ,但主要的问题在于工艺 /流量保证和其它可操作性。Troll油田试验区的工艺设计已将不确定性和风险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了一种井下气体分离、回注设备一井下处理回注压缩机的初期设计、研制和测试。该设备的研制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天然气处理能力,降低气体处理和回流成本,使油田生产大力改观。  相似文献   

17.
本针对低渗透油田分别对其注水工艺配套技术,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油层改造工艺加工综述,提出只有形成一整套采油工程配套技术,才能使低渗透油田“稳油控水”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8.
井下油分离技术进入调整发展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拿大C-FER技术公司、新示范工程(NPEL)和超过39个石油开采商和设备供应商联合的集团公司,花了六年时间研制和试验了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工艺,由水力旋流器和普通抽油设备组成,截止1996年底,采用电潜泵、螺杆泵和有杆泵系统,在范围广阔的各种条件下,共完成18次矿场试验,在起初的电潜泵机机应用中,产水量下降程度达到97%,一般排到地面液体的水油比可以降低到2以下。完成的矿场试验和取得的关键性成果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井下气体分离、回注设备—井下处理回注压缩机(简称斯帕克机)的初期设计、研制和测试。该设备的研制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天然气处理能力,降低气体处理和回注成本,使油田生产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聚合物驱油作为一项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的有效开采技术,在特定条件下以其驱油效果好、提高采收率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承认。但是聚合物驱后,随着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聚合物使油、水分离变得更加困难。本文从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的实际出发,以大量的矿场实测数据为依据,着重论述了在采出液中含有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情况下油、水重力沉降分离特性和电化学脱水特性,分析了聚合物水相增粘对油、水沉降分离速度,油、水乳化强度、采出液含水率变化和电化学脱水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