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E/PP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组分复合纤维纺粘法非织造布,并对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相同面密度的双组分PE/PP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试样进行了各类性能测试。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双组分PE/PP纺粘法非织造布在断裂强度、柔软性、拒水性、透气性等性能上均优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型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生产技术,说明了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性能,应用领域广泛,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上探讨了制约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纺丝细旦化、多箱体纺丝、电感加热的热轧工艺等技术特点 ,提出了利用生物可降解原料、双组分纺丝技术、纺粘产品与其他产品复合的后加工等是新世纪发展纺粘法非织造布工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具有优异柔软度和透气性的卫生用纺粘非织造布,通过改变聚合物原料和工艺参数控制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类型、纤维细度和面密度,制备不同纤维细度和面密度的单/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研究面密度对纺粘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厚度随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匀率、透气性、柔软度随面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同一面密度下,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厚度、断裂伸长率、柔软度和透气性均优于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而断裂强力相对略低。低面密度(15 g/m2)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原料细度为21.6μm,织物弯曲长度为1.28 cm,透气量为6 995.1 mm/s,其柔软度、透气性有显著提高,可用作一次性卫生用品包覆材料。  相似文献   

5.
纺粘非织造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纺粘非织造工艺是将化纤的纺丝和非织造布的成网、固化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技术。主要介绍了双组分纤维、细旦纤维等纺粘非织造新工艺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非织造布》2007,15(1):1-2
ALBIS集团投资1条幅宽7m的苏拉纽马格纺粘法生产线在第一条纽马格非织造布生产线成功的基础上,ALBIS公司决定扩大其纺粘生产能力,现已定购了第二条纽马格纺粘法非织造布线。这条生产线包含了1个3箱体SMS配置(纺粘/熔喷/纺粘)和双组分设备。据介绍,这条幅宽为7m的纺粘设备是全世界目前为止最宽的生产线。2005年安装的第一套投产的设备包含了2个箱体、1个熔喷单元、双组分和5m幅宽的设备。亚洲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快速增长据日本非织造布协会的报道,亚洲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呈快速增长状态。目前,其亚洲的生产能力已达到7·6万t/a。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AM和BA接枝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接枝前后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柔软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纺粘非织造布领域,PET/PA6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属当今世界领先技术,该类型生产线所具有的技术难度与门槛之高远非通常所见的PP纺粘生产线可比。作者通过对该类型生产线所具有的关键设备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对国产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研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PE/PP皮芯结构双组分纺粘技术,保持芯层PP原材料不变,皮层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熔融指数的PE原材料,制取三种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通过对其性能的测试,探讨了皮芯结构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中皮层PE原材料对产品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PP双组分非织造布的纵横向强力随着PE熔融指数的升高而降低,而伸长率则随着PE熔融指数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前景在于市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目前的发展形势作了分析 ,阐述了我国纺粘法非织造布主要应用市场的发展情况和潜力 ,指出了纺粘法非织造布今后的发展前景主要在于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双组分纤维的种类,双组分纤网和纤维的结构,常用双组分非织造布产品,双组分新产品的应用;阐述了适合双组分纤维产品生产的设备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用2种典型结构的分散染料——分散红玉SE-GFL(偶氮型)和分散蓝2BLN(蒽醌型)对其进行染色,研究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上染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与分散染料上染普通聚酯纤维一样,都符合Nernst分配型;与普通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相比,分散染料在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上的染色速率常数大大增加,半染时间缩短,扩散系数增大,染色亲和力增加,染色热和染色熵降低。  相似文献   

13.
双组分SMS非织造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组分SMS非织造材料和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做直接大气曝露实验6个月,进行材料颜色、表面微观形态、强度、结晶度、红外光谱等项目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双组分SMS非织造材料耐光氧老化性能优于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双组份注塑成型机的工艺特点以及国内现有机型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高效节能双组份主注射系统和副注射系统的设计,开发出新型的双组份注射前模板转盘装置,在满足普通双组份注射制品要求的同时,解决了制品浇冒口暴露在外部的缺陷;计算了注塑系统的功率和能耗,工作性能稳定、效率高,控制系统先进,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整机性价比高,满足分清双色或云彩混双色的两种组份塑件制品成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有机导电纤维对于解决织物静电效果显著 ,可以避免主动吸灰。对于间隔排列有机导电纤维长丝的织物来说 ,由于放电残余电荷的存在 ,在多灰尘情况下会出现被动沾灰而形成灰条的现象。研究表明使用适当的抗静电剂 (如PTM - 0 1等 )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双组分长丝来生产纺粘非织造材料是一种创新和灵活的工艺,可用来提高纤维线密度.生产双组分纤维非织造材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故纤维分裂也已有以下多种工艺:如化学、加热或机械等加工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机械加工法对扇型纤维横截面的分裂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澄  刘志祥 《染整技术》2005,27(7):19-20
采用双氧水/漂白剂PD—CC双漂法对大豆蛋白纤维漂白,白度可比双氧水单漂法和过醋酸单漂法提高10%,而且漂白后,大豆蛋白纤维的主体结构未发生变化,大豆蛋白含量微降低.能充分体现大豆蛋白纤维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PTT/PET三维卷曲复合丝及其不同织物参数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PTT/PET复合丝比例、捻度、织物组织和纬密4个参数织造了33种织物,测试并分析了这些织物的拉伸性能指标。研究发现:PTT/PET双组分长丝织物拉伸断裂强力较低,而断裂伸长较高,低负荷条件下织物具有高伸长特性;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纬纱PTT/PET含量提高,断裂强力呈下降趋势而断裂伸长相应提高,纬密主要影响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对断裂伸长的影响不大,PTT/PET复合丝的捻度对低负荷条件下织物拉伸性能影响明显,因织物组织不同其拉伸性能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袁京  李战雄  范敏  樊丹 《印染助剂》2012,29(4):39-41
自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氟硅拒水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对比研究了该2种氟硅整理剂的整理功效,其中双组分氟硅整理剂整理效果更好.研究了双组分氟硅油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及整理剂用量对拒水整理功效的影响,并测试了拒水整理后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确定了双组分氟硅油最佳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75%左右),100℃预烘120 s,170℃焙烘120 s.由此得到的拒水整理织物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PE/PET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不同面密度的纺粘法双组分PE/PET非织造布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得出了断裂强力、均匀性和耐静水压随面密度增大而提高,而柔软度随面密度增大而降低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