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余热电站,单机功率4.5MW,采用软化水作为锅炉补充水。正常运行时,锅炉给水是由凝结水和软水箱的水经除氧后进入锅炉。离子交换器是制软水的主要设备。并联两台,一备一用。原水过滤后到清水箱,由清水泵给离子交换器供应清水,经离子交换后制出的软水进入软水箱。 相似文献
2.
针对锅炉给水硬度分析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在加入指示剂前向样品中加入三乙醇胺对干扰离子进行掩蔽;用酸性铬蓝K+萘酚绿B作批示剂代替原来的酸性铬蓝K批示剂,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法与改进前相比,具有分析速度快,分析准确率高,节省试剂等优点,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4.
重点介绍硫酸低温余热用于预热低压锅炉给水取得显著成 效的过程,从而使我公司硫酸系统形成了高、中低温余热合理利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首先介绍某日产2kt甲醇装置高压锅炉给水预热器壳体渗漏现象及紧急停车检修处理情况,然后结合设备结构、材料和工艺分析渗漏原因,为尽快恢复生产,给出了设备带病运行的合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有关试验研究,就《低压锅炉化学清洗规则》在近十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并给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新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动力分析、锅炉给水分配的仿真计算,研究了热负荷均匀情况下各炉管流量分配规律,得出急冷锅炉炉管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锅炉给水分配不均而导致炉管失稳,使炉管与流体的对流换热工况恶化。分析结论可为急冷锅炉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锅炉的水质管理及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当锅炉给水不良,尤其是给水中存在硬度物质,又末进行合适的水处理时,在锅炉内壁上会形成水垢,不仅影响传热,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管,堵塞管道。因此搞好水处理,对保障锅炉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各种软化和除碱流程的分析,给出了针对不同原水水质应采取的化学水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14.
电站锅炉补给水除盐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连续、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电站锅炉补给水一级除盐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优缺点等,并对比其经济性,探讨其适宜的原水含盐浓度。对新建电站锅炉补给水一级除盐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泄漏扩散极其危险,甚至会引起火灾,因此对低压天然气管道在有限空间中泄漏进行计算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存在障碍物的有限空间中,气体泄漏后,在有限空间内形成的危险区域会受到风速和障碍物的影响。用流体力学软件模拟泄漏后气体形成的危险区域浓度分布情况,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危险气体扩散受到障碍物的阻碍,会在障碍物周围形成不规则的危险区域,风速不同,危险区域的大小也不同。泄漏口位置对危险区域的大小也有影响,离障碍物近的泄漏口附近,气体容易堆积,危险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鸭儿峡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基本生产特征,即注水压力不断升高、注水量不断降低、油井供液不足、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对具体井组进行试注效果分析,发现油井主要依靠弹性介质传递能量,最终实现增油目的。针对低渗透储集层存在启动压力,且注水能量主要消耗在井筒附近,压力具有先累积后缓慢释放的传播特征,考虑到低渗透储集层压力传播特征,建议对地层进行压裂和周期注水以调整储集层压力的重新分布,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通过对比分析周期注水与常规注水效果,发现周期注水采出程度高,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20.
在高高原实验室(61 kPa、4 290 m)和广汉实验室(96 kPa、520 m),分别开展常低压条件下FXL型航空电缆的对比燃烧实验。通过热辐射加热箱、烟密度及成分测试仪和氧指数仪等设备,测量点燃时间、烟密度、质量损失速率和CO、CO2及O2等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96 kPa和61 kPa两种实验环境下,低压下最小点燃时间及温度的数值更大,两者的温度和时间差分别为15℃和4.8 s;烟密度曲线快速升高后趋于平衡,61 kPa条件下的发烟量小于96 kPa;O2体积浓度随着加热时间先下降后升高,而CO2的变化趋势相反。在61 kPa条件下,CO曲线会出现双峰现象且更明显;随着氧浓度增加,质量损失速率加快且呈线性关系;压力因素对燃烧影响减弱且燃烧持续时间差值变小。研究结果揭示了低压环境对航空电缆的燃烧影响,为增强航空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