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校部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与非贫困生比较,约有14%的贫困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敌意和抑郁等症状,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焦虑最为突出。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学生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做好疏通贫困生心理障碍和引导其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2.
浅论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出现不良心理的高发人群,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对高校贫困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及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高校中贫困生人数的快速增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以外,与本科院校的贫困生相比,他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成为贫困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所以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期能够帮助高职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会损害身心健康.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多.提出了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从贫困生自身以及高校、社会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6.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且其在高校中比例日趋增长。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校及社会各界在积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较为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在予以他们经济上帮助的同时,更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及预防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阻碍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危机现状,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健康危机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有效预防、调适和矫正贫困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机制。从而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心理中存在的自卑、虚荣、防御等不良现象容易导致择业成功率较低,因此心理脱贫在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重大。应从多方面努力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和充分就业,包括从政策上扶持贫困生,构建高校勤工助学和心理教育体系,开展就业援助等。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群体,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众多。选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一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比其他年级贫困生低;在社会支持方面贫困男生的主观支持显著高于贫困女生,而贫困女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贫困男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转变,高校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贫困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是不容忽视,因为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本文将从社会化及社会支持视角就精神贫困表现、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物质和心理的双重贫困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双重壁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感受,理解但不顺应他们的心理反应和某些认识偏差;实施物质援助时需尽量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重视网络心理咨询,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谈心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试和矫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对贫困大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3.
运用“心理弱势”来呈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创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完善就业机制,切实解决就业困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等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弱势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教育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需要走出心理困境——对马加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试和矫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对贫困大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仅停留于物质方面,而针对其心理方面的援助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从心理援助角度来提高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效果还不明确。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成因分析,从心理脱困、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资助档案的建立以及增加多渠道物质援助四个方面,探索建立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生资助的路径,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健全资助体系,开展积极有效的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工科院校贫困生为被试,选取SCL-90、UPI与EPQ三个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其中,贫困女生低于男生,文科贫困生低于理工科生。(2)人格特征,尤其是情绪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因为自身经济困难的原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组工作在小组中成员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等方面的优势,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活动在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果评估,讨论了小组工作对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通高校在1997年告别了公费制,大学生上学必须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已达300万,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且贫困生构成出现新变化,城市贫困生数量增多。因此,做好高校贫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已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校秉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理念,从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并完成学业。针对高校在资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寻对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