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在传统文化思想和物质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本文从传统建筑室内的空间序列组织、空间形态处理、空间分隔方式以及装饰纹样运用着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意境的营造方法,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的空间处理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茶庭文化是日本近百年间传统园林艺术发展的精华,通过将造园思想与当时社会思想形态相融合,运用“复杂化”的设计手法与“写意”的造景方式来阐述园林艺术中的禅宗思想。以日本传统茶庭中的燕庵茶庭为研究对象,探索该历史时期日本茶庭空间样式所营造的形式美,寻觅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国际上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建筑师通过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学习,发展出了自己民族的现代建筑的道路,两位日本知名建筑师入手,探讨两位在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并且从中寻求他们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各自的不同的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天井是徽派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鲜明特色。它的通风、采光、排水等功能,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思想,都是古徽州人的智慧结晶。天井空间的发展,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天井功能的深化、空间层次的连接、尺度和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分析现代设计中对徽派天井空间的现代化演绎。当然,对徽派天井的现代化设计与延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挖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电梯行业也随之崛起,在建筑中普及,成为了各类建筑不可或缺的日常交通工具。文章就电梯空间的形态、色彩、纹理和灯光等设计特点,结合新兴技术成果的运用,阐述了如何组织电梯空间装饰设计。根据电梯使用场所的不同,建筑物功能、建筑表面装饰的不同,综合各方面设计元素,来塑造能带给乘客愉悦乘梯体验的电梯空间。  相似文献   

6.
何莹 《缤纷家居》2007,(4):142-143
通常对建筑的表达和印象在于建筑的形态、模式以及外立面的构成,或者更多,而建筑的色彩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我们希望建筑是五颜六色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白,灰,水泥原色等,建筑形态塑造潮流的不断更替使得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提上日程,空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作为“色调中的色调”对整体的空间色彩感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新观念的实现受制于材料往往不能完整的表达,直到PANDOMO--磐多魔的无缝地面和墙面材料出现,设计师终于可以真正做到“无缝平面的雅致和优美了”。  相似文献   

7.
英格兰“如画式”园林空间对现代建筑空间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蜿艇的道路体系、与周围环境的交相呼应以及对整体案观效果的表达,都与现代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密斯、柯布西耶等建筑大师思想、作品的剖析,阐述了这种“如画式’传统与早期现代建筑间的联系。建筑可以由内及外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且室外空间序列可以逐渐延伸到建筑平面和室内设计中。同时也为理解现代建筑空间的丰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风景室内化”趋势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依据。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包装的国家之一,不管是彰显日本当今都市生活主流民众的消费心态的“洋”式包装,还是反映日本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依恋情结的“和”式包装,都倍感格调高雅别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食品的包装常借助于包装容器的形状、材质、画面色彩、图形、字体等设计将商业、艺术以及本土文化很恰当地结合起来,让未闻其香,未尝其味的食品形态滋味尽显在醒目而精美的食品包装中,诱发人们的购买欲。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蕴含丰富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传承民居文化智慧与优化空间形态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策略。以川南传统民居龙华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法,通过空间句法理论从控制度、整合度、平均深度值、视域限定值四个变量指标,以及空间视域网格的生成逻辑,对民居室内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川南民居具有混合式建筑空间形态特点、内向与外向型空间类型以及多元文化价值内涵;拥有独特的商贸环境、人文生态与区位优势,具备发展旅游的潜力;现状是空间形态呈异化趋势,空间内生逻辑(人、空间与文化)关系松散,对人居环境与文化传承构成威胁。依据空间句法的量化数据与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旧城社区建设深受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影响,对于环境和文化的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局部更新的改造实践项目,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文借鉴新城市主义和城市复兴理论,结合北京旧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现实问题,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和形态的再生策略.旧城建筑在保持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居住生活方式的条件下,允许有创新、符合当前文化和社会现状的新四合院建筑形态和空间的注入,这也是传统四合院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方向上强调设计与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的结合.结合旧城实际,利用高密度、多样性、混合型等概念切实扩大了北京旧城四合院改造的内涵和外延,使旧城规划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同时对旧城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延续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平面包装设计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的传统元素,体现了日本的美学观念和民族精神。本文意在通过研究日本平面包装设计的发展始末来学习日本对于本国文化与现代设计如何包容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建筑不论从建筑形制上、建筑构架上还是装饰的处理上都严谨、理性,并且又不乏情感特征,从建筑形态、装饰纹样还有空间处理上都能体观出对人本身的关怀,理性特征和情感表观相辅相成,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本文试从理性和感性俩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及装饰“情理相依”的建筑特点,为现代建筑和装饰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凉山彝族地域文化为背景,提取出了彝族传统色彩符号、装饰纹样符号及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形态特点,并分析了基于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装饰符号产生的原因;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提出了将这些富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审美意象的色彩符号、装饰纹样及装饰形态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结合的思路,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将本民族的传统装饰符号应用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上,一方面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呼吁当代设计师在进行民族家具创新设计时应结合本土文化,这是当代家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特点、交往空间形成以及归纳总结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特点归纳介绍,详细探讨这些传统经验对现代景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旨在强调弘扬学习古人顺应气候特点、尊重场所精神、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云南大理是白族人的聚集地,千百年来,白族人民汲取其他民族建筑文化的优势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艺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白族民居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意识都与自然相关并融入其中,在苍山洱海间,白墙灰瓦错落有致,雅致的山墙花点缀其中。本文以此为灵感来源,总结和提取白族民居的建筑元素,探讨其在创意女装上的构成以及形态表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绅士化”的提高,低收入人群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切的问题,北京“井底人”蜗居事件反映了低收入人群在大城市的生活窘境,建筑师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回应社会问题是学者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以蜗居事件为原型,以“圆屋”为例的事件建筑为低收入人群发声。在设计中,不仅着重考虑建筑空间形态、布局、秩序、光影等因素,还结合中国传统造物原理与园林建筑结构技术对事件建筑的设计语汇进行扩充,从人文关怀、建筑材料、传统美学、空间体验等四个方面总结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建筑设计策略。文章可为事件建筑的相关研究提供设计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于日本茶道以及其茶道的思想进行了阐述,由于日本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并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文章概括的总结出日本茶室装饰中禅宗文化的风格与特点,接着从茶室建筑的历史演变,结构分析上把握其中的禅宗文化特点。最后,总结出日本茶道建筑中体现的禅宗文化对于日本设计的影响,阐释出日本这个国家的设计中处处蕴含禅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针对如何创新性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日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神社、寺院、日本府邸和茶室等四种主要传统木建筑类型的特点,主要从和洋折衷、传统木建筑形态的现代化演绎、传统木建筑文化的现代化演绎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日本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手法,从而得出日本建筑立足于国际建筑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方振宁 《缤纷家居》2010,(4):148-149
隈研吾在日本属于那种感觉敏锐的才子型建筑师。他一方面对日本传统建筑的语言和空间理解得很到位,同时又不断在建筑的表皮和结构上出新。其实他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总是以诗意的形态冲淡人们通常对建筑抱有的无稽的印象。他在中国已经有几件作品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建筑工程的内部空间结构逐渐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但是大空间建筑一般来说结构型式复杂,而且内部人流密度大,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带来惨重的后果。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大空间建筑的结构特点深入分析了防火设计中大空间建筑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大空间建筑的有效防火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