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清除地下建筑中有害气体而进行通风设计时,通风量的确定是一重要的项目。这里利用已有计算通风量的微分方程式的解,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讨论。微分方程式的基本形式是: C_2=(VC_0+X)(1-e~(-(V/M)t))/V+C_1e~(-(V/M)t))(1) 式中 M——建筑物体积(米~2); X——室内每小时散发的有害气体量(米~3/小时); V——送入室内(和排出)的空气量(米~3/小时); C_0——送入室内空气的有害气体浓度(%); C_1——在通风以前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介于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之间的新型通风模式——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利用2DPIV研究了该模式下射流送风速度对气流流场的影响,并对极限贴附距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射流送风速度越大,形成的贴附射流距离越长,贴附效果越显著;同时,送风速度越大,射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越强,射流影响区域越大;射流送风速度的改变对极限贴附距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描述隧道机械通风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诱导比,以射流风机集中布置方式模拟实测了列车单列和交会时有害气体的时间变化和浓度分布,得出了保证隧道内空气卫生标准的风机台数和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托山东潍坊地下水电站施工爆破阶段的施工通风,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洞室参数建立物理模型,并依据实际通风量设立边界条件,研究隧道壁面粗糙度对施工烟尘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发生后,随着时间推移,距离爆破面越远粉尘浓度随之降低;隧道壁面粗糙度越小,越有利于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出;隧道壁面粗糙度越大,越不利于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隧道射流风机与竖(斜)井排出式组合通风排烟方式建立系统设计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通风排烟控制方案要求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实例分析,以便为该组合通风排烟方式的系统及通风排烟控制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通风空调系统常用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通过全尺寸可视化实验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热送风模式下不同送风速度、温度和风口位置时房间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并给出了贴附过程中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表达式。研究表明,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是一种通风效率较高、工作区人员热舒适性较好的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重庆地区高温湿热的气候特征,提出采用贴附射流冷却墙体内壁面的方式进行夜间通风,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模拟分析。对比室外气象条件相近的无通风工况和采用贴附射流夜间通风工况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夜间通风对墙体壁面温度的影响。通过测试室外气象条件近似、通风速率相同、通风开启时刻不同的2个工况的数据,采用Fluent软件建立非稳态三维模型,计算了西外墙的热流密度和蓄热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夜间通风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墙体蓄热量。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堆积大量的有害气体,通风措施就是利用通风设备及施工技术将隧道内的粉尘、有害气体及烟雾等及时排出隧道,或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输送至隧道内,可起到稀释有害气体的作用,通风措施是保证隧道施工人员及操作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以某铁路隧道工程为例,分析遂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陕西某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冷库内气体流动与传质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求解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排风速度对库内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单、双排风口通风换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排风速度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排除,本文研究冷库最适排风速度为8 m/s.双排风扇形式换气效果优于单排风扇形式。适当增加通风时间可以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但通风时间过长,库内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并不明显,且导致库温升高,因此应该适当控制通风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公路隧道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时高温、多烟、有害气体浓度高、空气流通差等问题,对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施工机械和沥青混合料两者排出的废气成分及影响因素,建立了隧道施工需风量数学模型。通过分析需风量影响因素和现有隧道沥青铺装施工通风计算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和变频技术建立了柔性通风系统,该系统由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变频风机组成,能够提供合理的风量,有效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1.
张腊求 《暖通空调》1995,25(1):36-39
本文对空调、通风工程中气流组织为贴附射流时房间内的空气流态,工作区气流速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工程中控制工作区流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贴附射流是通风与空调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送风方式之一。它的设计思想是使室内气流形成一个大的回旋,送风气流在进入工作区之前风速和温差充分衰减,在工作区内造成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因此首先必须了解贴附射流的有关特性。然而,由于这种射流运动的复杂性,至今还缺乏准确描  相似文献   

13.
预防管道腐蚀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而管道通风不畅及黑暗环境中产生的硫化氢(H_2S)和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气体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针对管道内有害气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在管道内营造近污水明渠输送环境控制有害气体产生的新方法,建立了模拟污水管道实验模型,探究了管道内增加光照对有害气体的控制效果及对污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黑暗环境的污水管道相比,增加光照可使H_2S气体浓度降低47.2%、硫化物浓度降低36.7%、CO浓度降低59.8%,可有效抑制管道内有害气体的产生;同时COD和TN浓度分别可降低12.0%和5.0%,污水碳氮比变化较小;生物膜镜检发现,增加光照改变了管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了管道内藻类的生长,形成菌藻聚生体;分析表明,藻类生长释放氧气,改变管道内的厌氧环境,抑制产气厌氧菌是营造光照环境控制有害气体的主要作用机制。营造光照环境可为控制污水管道中的有害气体提供技术选择,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的设计原则和竖壁贴附射流的计算方法,以标准地下车站为例,给出了公共区竖壁贴附送风气流组织的节能设计要点,并与传统上送上回混合式气流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应用竖壁贴附射流气流组织的节能效果显著,以地下标准2层岛式车站为例,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送风量减小20%,冷水机组的容量减小22%,地铁车站空调系统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提高17%。相较于传统的混合通风方式,车站大系统风管板材节约率为14.3%。  相似文献   

15.
钻爆法施工隧道空气质量现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钻爆法施工爆破后隧道的粉尘与有害气体分布情况,检验通风、防尘效果,分别利用风速仪、粉尘仪和气体检测仪对兰渝铁路四座高瓦斯隧道的风速、粉尘和有害气体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穿山甲风机配合螺旋式风管的压入式通风的效果最好,采用这种配置通风20 min左右,掌子面附近的粉尘、SO2等有害气体浓度即降至允许浓度以下,通风30 min左右CO浓度降至允许浓度以下。隧道内风速主要受断面大小、掘进长度和通风设备及其维护等影响,隧道断面对净化空气所需要的通风时间影响最大,风管漏风率次之,再次为通风长度。在确保设备维护和通风管理情况下,穿山甲风机高档配合螺旋风管可实现长距离通风。  相似文献   

16.
不论差压控制式或定时控制式,在风量变动时都产生问题。滤材的粉尘负荷量可用下式计算; D=T·Q·C·η/A(克/米~2) (1) ∵Q=T·V·3600 ∴D=T·V·C·η·3600 (2) D——滤材的粉尘负荷量(克/米~2); T——滤材的通风时问(小时); A——滤材的通风部分面积(米~2); Q——风量(米~3/小时); V——风速(米/秒); C——粉尘浓度(克/米~2); η——粉尘捕集率(%)。理想的卷绕方式是在(2)式中的粉尘负荷量,即风速,粉尘浓度与通风时间的乘积,达到所用滤材的规定容尘量时进行卷绕的方式。所以最好能有累计这个乘积的方法。但对目前所用的滤材的粉尘粒径(一般5微米以上),仍未有简易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辐射冷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以及辐射冷顶板与贴附射流复合空调系统的评价分析,提出将三者结合起来的新型空调系统。建立贴附射流作用下辐射冷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房间的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房间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得出房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气流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贴附射流作用下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空调系统在保证房间良好舒适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减轻顶板结露问题,使辐射冷顶板在理想的工作温度下运行,提高了辐射冷顶板的供冷能力,保证了房间良好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冲天炉熔化是铸造生产中主要环节之一。据资料统计,冲天炉每熔化1吨铸铁要排出废气600~800米~3,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对污染环境、危害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都极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厂于1980年在新投产的3吨热风冲天炉中设计了湿法除尘及炉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于下。一、设计方案选择依据1.粉尘的组成及其粒度分布冲天炉排出的粉尘随着炉料的情况和炉前的操作方法不同而差异很大,焦碳的大小、灰粉的高低、铁料氧化程度以及风量风压的增减,都会使排出的粉尘浓度发生波动。冲天炉废气中含尘量为5600~12400毫克/米~3,大颗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rban Traffic Link Tunnel,UTLT)主隧道一般呈环形,交通流量大且隧道高度较低等特点决定了其火灾风险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如何把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快速有效的排出隧道成为UTLT工程设计的难题。目前常采用的依靠射流风机单方向诱导通风排烟的方式不能完全解决UTLT通风排烟问题。本文以北京市CBD UTLT为工程依托,在综合分析了前人对UTLT排烟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火源附近竖井排烟,两侧射流风机相向平衡压力的通风排烟方式。利用CFD软件Fluent 13.0对典型火灾场景不同工况下烟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火源附近竖井排烟,合理开启两侧射流风机相向平衡压力的通风排烟方式可以将烟气控制在较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以诱导风机喷嘴射出的高速气流,带动空气在室内形成流场,将有害气体稀释并将其送到排风处排出。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与传统的风管系统相比,它在技术上、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