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利用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膨胀理论建立了液压泵加载阀上游与加载阀下游输出流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了液压马达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和外泄漏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指出在液压泵试验中采用现行检测方法(即测量加载阀下游流量的方法)测得的容积效率总是大于其真实值、测得的总效率也偏高,建议采用测量加载阀上游流量的方法;指出在液压马达试验中采用现行检测方法(即测量马达输出流量和外泄漏量的方法)测得的容积效率总是小于其真实值,测得的总效率也偏低,建议采用测量液压马达输入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为实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高效节能,对液压泵的效率和控制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基于液压试验台,测试了液压泵在不同压力、转速和排量下的效率,并进行了建模分析.之后对液压泵排量的动态与静态电比例控制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压泵的高效区分布于等值线图的右上角,即中高转速和排量范围内.液压泵排量控制特性基本不受转速影响,受负载压力影响较大,新旧液压泵的排量控制特性基本相同.研究为工程机械动力匹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液压泵恒流控制的神经网络实现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采用神经网络辨识负载流量原理实现液压泵恒流量调节的新方法。结合此方法,提出在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恒流量调节泵智能学习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电液比例恒流量调节轴向柱塞泵的控制,改善了该泵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液压技术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日益成为用户关注的问题。从使用寿命及节能角度来看,液压泵的效率值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其监测手段的改进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过去,在对系统诊断时,往往凭经验判断泵的磨损和泄漏程度,或采用系统解体后把泵送到试验台进行容积效率、机械效率的测试,这就需要对多项参数(压力,流量、转矩、转速、功率)进行测量和分析计算。在此,采用一种较简便的热力学方法来获取液压泵的总效率。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早在1914年法国人Poirson用温差法测定水轮机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不需拆卸液压泵而进行检测、诊断液压故障的效率诊断法的基本理论和检测、诊断方法,它是液压泵状态监测维修的一种简便、快捷、有效诊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达到准确地对汽车液压泵进行故障诊断的目的,深入地研究了模糊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模糊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对应的算法流程;接着,根据汽车液压泵所存在的故障建立了故障诊断的数据样本对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后的模糊神经网络对汽车液压泵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具有非常高的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1.
YANG Jian College of Urba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China XU Bing YANG Huay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2006,19(1):120-123
The noise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the neural networks is established for the 63SCY14-1B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Taking four kinds of different port plates as instances, the noise identification i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based on experiments with the MATLAB and the toolbox of neural networks. The operating pressure, the flow rate of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the temperature of hydraulic oil, and bulk modulus of hydraulic oil are the main parameters having influences on the noise of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These four parameters are used as inputs of neural networks, and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noise are used as outputs of neural networks. Error of noise identification is less than 1% after the neural networks have been tr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ise identification of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by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he method of noise identification with neural networks is also creative one of noise theoretical research for hydraulic axial piston pump.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钢厂使用的A4VSO-250轴向柱塞泵,探讨了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油温对柱塞泵工况下泄漏流量、容积效率以及机械效率的影响,从而分析了温度对柱塞泵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Yang Haiwei Zhan Yongqi Qiao Junwei Shi Guanglin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2003,16(3):313-316
The dynamic working process of 52SFZ-140-207B type of hydraulic bumper is analyzed. The modeling method using architecture-based neural networks is introduced. Using this modeling method,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hydraulic bumpe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bumper are optimiz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ynamic model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hydraulic bumper, and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hydraulic bumper is improved through parameter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泄漏通道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化后的混输泵泄漏的数学计算模型,包括建立齿顶间隙泄漏模型、齿根间隙泄漏模型、齿侧间隙泄漏模型。并利用泄漏模型结合双螺杆内部泄漏通道的分布特点和容积效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双螺杆混输泵容积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且计算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并分析了高含气率下含气率、转速、介质粘度对混输泵容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气率在80%~95%之间增大时,齿顶和齿根间隙的泄漏量随之减小,而齿侧间隙的泄漏量先减小后增大,泵的容积效率会随介质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含气率大于95%时,泵的容积效率会急剧下降,所以在混输泵工作时应当尽量将含气率控制在95%以下。同时双螺杆混输泵的容积效率会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所输送介质的粘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高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流量脉动是影响其输出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针对液压系统双作用高压叶片泵,采用CFD方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瞬态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对出口流量脉动及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排油初期高压差的作用使得工作腔内会出现明显的回流现象,产生较高的流量脉动;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泵的流量脉动减小,但容积效率明显下降,间隙值为30μm时,容积效率仅为61.1%;流量脉动幅度随叶片数的增多而减小;吸液压力为0.1 MPa时的流量脉动率为0.2 MPa时的4.4倍,容积效率增大了5.6%。因此,提高吸液压力可以有效改善泵的流量脉动和容积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液压技术向高压化、轻量化、节能化发展,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因具有结构紧凑、流量脉动小、使用寿命长、噪声小等优点,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随着内啮合齿轮泵使用转速的变化,其容积效率也出现变化,为了获得内啮合齿轮泵转速对其容积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液压油、纯水两种介质,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内啮合齿轮泵转子域空化特性、对比分析出口体积流率。结果表明:随着转速上升,内外齿啮合最小容积腔及吸油口处气相体积分数增加明显,易引起空化、气蚀,从而产生噪声、振动等问题;当转速过高时,介质中的气体析出明显,易出现吸空现象,导致齿轮泵容积效率降低,纯水介质比46#液压油介质下的齿轮泵容积效率更低。因此,要改善高转速工况下的齿轮泵容积效率,需优化内啮合齿轮泵进油口流道,增加入口压力,提升内啮合齿轮泵高转速工况下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宋乾斌;费韬加;薛刚 《机械研究与应用》2024,37(5):166-168
针对一款变速箱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泵容积效率低的问题,该文从泵的结构上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后端盖、紧固螺钉等措施对泵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同时对优化前、后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进行了试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的容积效率明显高于优化前的,说明此次结构优化设计改进能够减小泵的泄露,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保证其工作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