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滤清器外壳属于深圆筒形拉深件.如图1所示。它原来在YH20-63t油压机上生产.采用的是单工序多道次拉深生产.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板材机械性能、模具和拉深高度等因素影响,生产出的零件经常起皱、底部变薄开裂严重,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单工序多道次拉深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效率与质量.结合公司新购进的YHL-1000KN液压机特点,设计、加工了一套拉深复合模.并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相似文献
6.
7.
8.
多道次变薄拉深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多道次变薄拉深的刚塑性有限元法力学模型为基础,进一步阐明其变形机理。研究发现除后拉力效应外,变薄区出口速度减小也是提高多道次变薄拉深成形极限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空调换热器翅片因其壁厚过薄在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起皱和破裂等缺陷,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取样分析和反复试验。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观察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动情况和等效应力的分布,为工艺设计和模具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某空调换热器翅片为研究对象,基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运用Dynaform软件对其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过程中所涉及的多道次拉深工序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多道次拉深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起皱、破裂等缺陷的区域,并对防止破裂产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改善拉裂缺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手机电池外壳属于多工序拉深冲压件,成形困难且工艺要求较高,电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机的寿命和使用性能。在电池制造的试模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试验来寻找最优的制造工艺参数。面对手机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高质量产品成为手机制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微型电机外壳,设计了级进冲压工艺方案,该方案设计了一种先变形后拉伸的新型柔性搭边结构;利用软件对微型电机外壳多道次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根据材料利用率、搭边平均厚度、最大减薄率和壁厚变化趋势等指标,比较了采用柔性搭边结构和传统搭边结构对微型电机外壳产品的影响,获得了不同的搭边形式对级进拉深成形过程中产品壁厚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的生产结果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切废料式搭边直接被拉伸,搭边与工序件连接处易发生撕裂现象,而柔性搭边先发生变形再被拉伸,减薄率极小,安全性相对较高;且新型柔性搭边结构与传统搭边结构相比,在级进拉深中稳定性更高、材料流动性更好、壁厚均匀性更高、材料利用率更高,材料最大减薄率仅次于切缝式搭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防尘盖零件的外观尺寸,计算出对应的毛坯件尺寸,并判断出其拉深次数和是否需要在拉深时使用压边装置.为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利用DYNAFORM软件对该零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毛坯尺寸模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良好.在理论计算出的压边力范围内,压边力为20190N时,可以获得成形质量良好,无明显起皱和开裂的零件.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Dynaform的圆筒件拉深压边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为平台,对典型圆筒件拉深的工艺过程及压边力的数值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利用Dynaform软件能快速确定合适的压边力值,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数值模拟在多道次拉深中对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多道次冲压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铁路棚车所用圆型压铁工件为例 ,论述了具有两次拉深且方向相反的工件冲压加工工艺 ,以及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过程 ,并讨论了在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带凸缘圆筒件在拉深试模生产中出现的凸缘起皱、零件拉裂问题,通过Dynaform软件对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预测了可能出现缺陷的区域,分析了影响圆筒件成形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消除缺陷,研究了压边力、拉深速度、摩擦因数、凸凹模间隙4个因素对凸缘起皱及最大减薄率的影响.以工件最大减薄率最小为目... 相似文献
20.
以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ynaform为平台,保持凸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不变,分别将凹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取值为0.01,0.02,0.04,0.08和0.1,研究凹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对1716印涂铝盖冲压拉深过程中壁厚分布的影响;再将凹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保持不变,分别将凸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取值为0.1,0.125,0.15,0.17和0.18,研究凸模与坯料间的摩擦系数对1716印涂铝盖冲压拉深过程中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716印涂铝盖末次拉深的相对合理摩擦条件是凸模与坯料间静摩擦系数取0.17,凹模与坯料间动摩擦系数取0.020。同时,生产试验表明,采用静摩擦系数为0.17、动摩擦系数为0.020的摩擦条件可以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