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彬 《国外丝绸》2006,21(2):38-38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而丝绸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丝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经传播到海外,而随着汉朝张骞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文化更是为世界所赞叹,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丝绸伴随着古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中国丝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科技、艺术和文化融合而生的瑰宝。中国人对蚕丝的创造性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生活,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陈贝贝 《中国纤检》2010,(14):30-32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生产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曾以其多彩的图案、精湛的工艺和优质的品位成为传播东方文明的使者,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曾艳红 《丝绸》2013,(9):65-69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发明及物质产品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及传播媒介。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界定丝绸文化媒介的概念并分析丝绸文化媒介的内涵,最后阐述了丝绸文化媒介的传播功能及特点。分析和研究认为丝绸的文化媒介属性来自于它的符号性,在丝绸文化媒介中,它承载着工艺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及审美文化的内涵。同时,丝绸文化媒介具有传播信息丰富,传播形式直接,传播时空广泛,传播手段多样的功能与特点。除了实用功能外,丝绸作为传播个人和社会信息的载体,对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芦敏 《四川丝绸》2005,(1):28-31
丝绸源自古老的中华文明,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古代人民就不断地尝试与探索新的织造工艺,不断地推出更加精良与优美的织品,使得中国的丝绸在古代世界一支独秀,成为享誉东西方的珍品,东南亚是中国的近邻,大批的丝绸经由朝贡贸易或者私人贸易传播到那里,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而且也将中国的丝织技术与中华文化播洒到那里,发展了中国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6.
丝绸以其绚丽华贵被世界各国誉称为纺织品中之皇后。丝绸的源头在中国,早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原始的缫丝和织造。至秦汉时期,中国丝绸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丝绸经数条途径东传西播,其中一支为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中东、罗马及西欧,中国文明和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文章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 ,整理出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 ,并据此认为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由先人们创造的丝绸服饰纹样对当今丝绸纹样设计的重大影响 ,实际上正体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继承 ,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丝织技艺水平 ,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它是中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丝绸是世界纺织业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结晶。中国是久负盛名的丝绸大国,“丝绸之路”把中国人民的丝绸生产技术和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点的贡献。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丝绸最多的国家,蚕茧、厂丝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5%,丝类和丝绸产品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祖先发明和创造的。她是伴随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时间最悠久的商品之一。考古学研究告诉我们: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中,青铜、石器和铁器品全世界各国都有,唯丝、玉、漆、瓷为中华独有。丝、玉、漆、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四大特质,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古代文明灿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07,(11):I0005-I0006
2006年10月,第一届中国国际丝绸论坛召开。世界各国茧丝绸同行共聚杭州,秉承“交流、合作、发展”的主旨,共谋世界丝绸业的发展,推动了各国丝绸生产、贸易企业和科研单位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一年后,由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中国丝绸协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丝绸论坛——“2007中国国际丝绸论坛”在人们的期待中,在故地杭州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1.
《丝绸》1983,(10)
我国是世界丝绸业的发源地,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在古代曾经起过促进贸易和文化技术交流的作用。国外学术界对中国丝绸史的研究十分重视,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专著。近年来,国内对中国丝绸史的研究已经引起注意。全国有专业和业余研究者百余人。但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和各个不同单位,平时缺乏联系和交流。在这次中国丝绸史学术讨论会上(消息见祖国各地),代表们一致认为,为了推动丝绸史的研究,应该成立一个学术性研究组织,以便互通信息、交  相似文献   

12.
<正>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是南京第一座从美学角度阐释江南丝绸文化的专业主题博物馆。农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中国丝绸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尽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丝绸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最绚丽的标签。南京有着源远悠长的丝绸产业和文化的历史积淀,南京是江南三织造之首的江宁织造府的所在地;南京云锦是丝绸非遗的代表作;郑和下西洋自龙关起航,南京是作为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和起航地,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代达到历史高峰。  相似文献   

13.
丝绸     
正1956年创刊,由浙江理工大学主管,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广泛报道国内外桑蚕养殖、制丝、丝织、印染、面料、服装及与丝绸相关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重要科技活动,介绍和推广丝绸纺织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传播和宣扬丝绸历史与文化。主要选登纺织丝绸领域内具有较好创新性、新颖性和参考性的原创性论文。文  相似文献   

14.
《纺织科技进展》2007,(B05):85-14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和织锦的国家,中华五千年光辉的文明史,包含了丝绸文明的辉煌篇章。翻开我国染织工艺美术史和诗书画卷,从最古老的诗经到近现代的服饰文化,无不让人感觉到蚕丝的光泽,锦绣的灿烂。通过连接滇缅到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通过横跨欧亚大陆、纵横7000多公里联系东西方文明的北方丝绸之路,是绚丽的丝绸最早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源远流长的中国丝绸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丝绸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丝绸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长长的产业链让与它相关的各个环节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纵观历史和未来,振兴丝绸的契机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发展的历史贯穿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一脉贯通的华夏服饰中,丝绸在其中孕育着最美丽的乐章,更是与各朝服饰共同演绎着五千年来的中华服饰之美。古代中国是一个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国家,丝绸面料的轻柔美丽、精致细腻,使其制成的服装绚丽夺目,高贵典雅,其本身就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随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扩大中国丝绸品牌整体影响力,集中展示行业新产品、新形象和新面貌,10月31日,由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促进中心承办的2019年中国丝绸整体宣传活动在第12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三期展馆内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丝绸整体宣传活动主题为"中国丝绸联结世界",通过静态展示、丝绸时装秀和中国丝绸创新发展沙龙等形式,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丝绸的高端面料和前沿设计,进一步提升中国丝绸的辨识度和品牌力,弘扬  相似文献   

18.
由杭州丝绸工业公司、丝绸进出口公司和杭州丝绸印染厂、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等单位为主筹办的中国古代丝绸服饰艺术展览暨杭州丝绸贸易洽谈会,于1989年6月18~25日在新加坡举行,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观众及购者达五六千人。获得了多方面的好评。这次展览和贸易活动,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所属西南资源联会开发公司、国际科委星火总公  相似文献   

19.
丝绸是经典、美丽、时尚的代名词。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进程中,丝绸文化与中华文明始终携手共行。一条绵延千里的丝绸之路成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这条银色飘带,把中国、印度、希腊、古罗马和波斯文化联结起来,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丝绸是美丽的,被人们誉为“纤维皇后”;丝绸是绿色的,她是天然蛋白质动物纤维,又称人体第二肌肤;丝绸是稀有的,她仅占世界纺织纤维总量的千分之二。丝绸家族有两位个性不同的成员,分别是桑蚕丝绸和柞蚕丝绸;桑蚕家养,细腻柔美,柞蚕野外放养,粗犷华丽。她们平分丝绸的美丽秋色,更频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重要传统产业与出口产业的丝绸产业近年来持续面临增速放缓,出口压力增大等严峻挑战。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丝绸品牌网络传播角度,对中国丝绸代表性品牌网络传播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背后深层原因,并对网络自媒体营销的必要性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中国丝绸行业内领导品牌的自媒体运营具有与互联网环境适应性差、品牌文化表现力不足、品牌传播差异化小等问题,而加强网络传播能够为中国丝绸品牌带来提高品牌推广效率、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品牌年轻化等诸多利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