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污水处理厂潜水排污泵在实际运行中,实际运行工况大大偏离设计点工况,导致泵出现较强的振动现象,且潜水排污泵性能范围无法满足实际工况需求。针对此问题,对该泵叶轮进行了水力设计改造,改善水力性能,通过三副叶轮试验比较,择优选出的叶轮,满足了实际工况要求,扩大了潜水排污泵的使用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2.
《流体机械》2015,(11):29-33
针对污水池清淤问题,在一潜水排污泵进口处设置一搅拌装置,研究带有前置搅拌装置污水泵在污水池中的流动特性。研究表明,基于CFD计算的污水泵外特性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精度;对比无前置搅拌装置的潜水排污泵,发现装有搅拌装置后泵的轴功率升高,效率下降;对整个污水池系统的流场进行分析,发现污水池内出现旋涡及附壁效应,说明泵前设置搅拌装置有利于池底清淤;固相颗粒主要聚集于叶轮流道中下游及蜗壳周边壁面处,叶片工作面的进口、出口以及叶片背面中间部位磨损稍微严重,而叶片流道中间部位及靠近叶片背面出口处的磨损相对轻微。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潜水排污泵出现的自耦装置漏水、叶轮松脱、电机烧毁等故障,提出了对自耦装置增加楔卡、叶轮增加防松装置、叶轮防反转优化、完善电气保护等改进措施,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潜水排污泵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在大流量工况下的空化性能,通过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小包角的同时前移叶片进口边的方法,在不改变叶轮外形尺寸的基础上对叶轮叶片进行优化。基于CFD数值计算,预测了3个流量工况下的优化方案(方案二)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的外特性性能和空化性能,并与原有方案(方案一)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化余量的降低,叶轮进口边附近逐渐产生低压区,主要集中在叶片进口边背面。在叶轮外形尺寸不改变的基础上,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小包角的同时前移叶片进口边,不仅可以提高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的外特性性能,还可以提高大流量工况时的空化性能。在流量为1 500 m~3/h时,必需空化余量仅为5.37m,比原有方案的空化性能提升了6.24m。  相似文献   

5.
FGD浆液循环泵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伴有噪声和振动。拆解后发现盖板表面出现磨痕且相对粗糙度较高而叶片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对FGD浆液循环泵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前后盖板失效的原因是由晶界腐蚀及磨损所造成的;叶片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蜗壳和密封环在磨损的作用下间隙增大,导致泄漏量变大,泵在大流量工况下运行,产生汽蚀破坏所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方案,使用一段时间后,叶轮盖板和叶片损坏不明显,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潜水排污泵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泵轴功率曲线有极值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无过载双流道叶轮设计的几个经验公式,对于获得平坦的无过载轴功率曲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比转速离心式无堵塞潜水排污泵空化特性,本文针对一台350 QW 1500-16-90型排污泵运用CFD软件ANSYS CFX对不同叶片进口冲角时的空化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做出性能预测并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正冲角有利于提高高比转速离心式潜污泵的空化性能,随着叶片进口冲角的增大,对空化性能的影响是先变好再变差;泵的空化数值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的相对误差在12.63%之内,表明CFD对潜污泵空化特性预测的准确性随着泵装置空化余量NPSH.的降低而降低,汽泡由叶轮叶片背面进口向出口蔓延,到临界空化状态时,在叶轮背面半径分别为0.1 1m和0.16m位置汽泡集中,最后在断裂空化点时在叶轮出口处堵塞流道。  相似文献   

8.
用三维CAD手段优化螺旋离心式叶轮动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根据动平衡的力学原理,借助于三维CAD软件的功能,优化设计了螺旋离心式潜水排污泵叶轮,较好地解决了螺旋式叶轮的动平衡问题。在减少了加工去重量、降低了叶轮制作成本的同时,还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达到了较好的综合实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竹鹅溪泵站工程实例分析,使泵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了解潜水排污泵在倒灌下也可能发生汽蚀,从而导致水泵振动、噪声大、叶轮腐蚀,并引起电动机超功率运行,加剧轴承、机械密封和叶轮的损坏.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实践证明切实可行,对泵站设计和运行管理提出建议,对今后泵站的水泵选型和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潜水排污泵的结构特点,研究了影响泵性能的各种设计因素,给出了潜水排污泵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分析了产品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以后需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污水处理用排污泵叶轮易堵塞、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切割型双叶片潜污泵。分析叶轮特点,提出叶轮水力设计方法,并对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得出了叶轮内压力、湍动能、流线分布等情况,从而分析出该泵内部流动的特点和通过能力提高的原因。基于性能预测方法对规定工况点的性能进行预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WQ型潜水排污泵的全扬程(无过载)设计流程,着重介绍了双流道叶轮等角螺线叶片型线设计的方法和实际效果,经测试,机组效率高于相关标准且水泵都具有全扬程(无过载)特性。  相似文献   

13.
《水泵技术》2007,(3):50-50
近日浙江杭州南方特种泵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无堵塞自吸式排污泵,这种SP型无堵塞自吸式排污泵是一种能理想处理含有固体颗粒的污水泵。杭州南方特种泵公司设计的无堵塞叶轮最大能通过76mm大小的固体颗粒,使用方便,只需将泵安装在污水坑边并将吸水管伸入液面以下就可工作,能有效替代潜水污水泵和液下泵,无需使用任何提升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介绍BQS140/340/3 15型矿用潜水排沙泵的总体结构。分析了普能矿用潜水排沙泵叶轮寿命短的原因。介绍BQS系列潜水排沙泵叶轮的不同结构形式,叙述了泵的前置搅拌叶轮、后环迷宫平衡鼓、双机械密封的轴封、高性能防爆感应电机等部件的结构和优点,列述了该泵性能试验曲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叶轮是潜水搅拌器的重要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影响着潜水搅拌器的主要特性:动力性、振动与噪声、经济性等;本文结合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理论计算对叶轮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在得出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动态特性的叶轮结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叶轮是潜水搅拌器的重要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影响着潜水搅拌器的主要特性:动力性、振动与噪声、经济性等.结合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理论计算,对叶轮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在得出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动态特性的叶轮结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WQ100-18-7.5型潜水排污泵,研究了不同蜗壳对泵性能的影响。对初始设计的泵进行外特性试验,发现泵扬程不足,效率较低。又以数值模拟作为研究手段,分析了设计工况下泵内部的流动、速度矢量及静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压力面靠近进口处出现明显的脱流及旋涡,蜗壳出口堵塞严重,隔舌附近压力梯度大,导致叶轮出口液流角发生较大改变,泵内部流场不均匀,并发现蜗壳内部损失与叶轮做功大小的比值为61.5%。通过采取增大蜗壳扩散段的过流断面面积,提高蜗壳出口距离中心的高度等优化措施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优化后的泵内部流场获得明显改善,叶片压力面上的旋涡程度减弱,蜗壳内部压力分布均匀,出水顺畅。将优化后的蜗壳经加工制作后进行外特性试验,扬程提高12.46 m以上,机组效率增加约40%。  相似文献   

18.
双流道泵设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双流道泵的设计全过程,提出了双流道泵叶轮、泵体的主要几何尺寸取值的经验数据,同时提出了双流道泵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叶片进、出口角选取。经样机测试,50QW25—22—3潜水排污泵效率达67.57%。  相似文献   

19.
陈斌  张克危 《水泵技术》2002,(6):23-25,48
介绍三峡工程用高扬程潜水排污泵在水力设计和结构方面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此泵在三峡水久船闸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标志着潜水排污泵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开辟出一个新的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离心挖泥泵全流道内三维不可压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挖泥泵叶轮和泵壳磨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在三维湍流数值分析基础上的挖泥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最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叶轮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