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对比普通齿轮传动和错联齿轮传动中应力和啮合刚度的不同,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直齿和错联圆柱齿轮传动模型,将模型导入workbench的瞬态动力学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错联齿轮比普通齿轮在传动时的啮合刚度大、承载能力强;错开1/2齿距比错开1/3齿距错联齿轮传动啮合刚度更大、应力应变更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接触强度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渐开线齿轮传动接触强度计算方法的不同,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计算进行了研究.发现以节点作为接触应力计算点的接触强度计算方法误差较大,埋下齿面早期点蚀的隐患较大.隐患大小与模数无关,而与小齿轮齿数和两轮齿数比有关.当齿数比一定,小齿轮齿数越少,或当小齿轮齿数一定,两轮齿数比越大,则齿面最大接触应力与节点处接触应力的应力比就越大,造成齿面早期点蚀的隐患越大.绘制了渐开线外啮合标准直齿团柱齿轮传动的应力比随两轮齿数比和小齿轮齿数的变化曲线,利用应力比对以节点作为接触应力计算点的接触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可实现既精确又简便的接触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3.
汽车制动鼓是汽车制动系统零件之一.在安装之前需对其工作表面进行定位镗削,以减小安装后出现的形位误差.笔者与宝鸡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修配厂共同设计制造了简易汽车制动鼓镗削机.经使用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介绍该机自动进刀结构的设计原理.1.引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原理就是利用渐开线内齿轮和外齿轮,使其齿数差为1到3的一种啮合传动.它的啮合过程如图1(a)所示,内齿轮b固定不动,行星轮g安装在偏心轴(系杆H)上.当系杆H旋转时,行星轮g的轮齿与内齿轮b的齿依次相啮合,当系杆H转过一周时,由于行星轮比内齿轮少一个(或几个)齿,致使行星轮不能复原到初始啮合位置,而错过一个(或几个)齿相啮合,这就相当于行星轮向反方向转过了一个齿的角度2π/Z_g,若Z_b-Z_g=2,则行星轮向反方向转过了2×2π/Z_g角度(Z_b为内齿轮b的齿数,Z_g为行星轮g的齿数),其它类推.  相似文献   

4.
姚文席 《机械强度》2004,26(2):193-198
在获得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齿侧间隙计算公式以后,结合齿对刚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出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加载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模数、齿数、齿数差、变位系数及载荷的齿轮内啮合传动模型的计算,发现载荷及齿数(传动比)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大,齿数差及变位系数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小,齿轮的精度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最大。载荷修正系数在0.30至1.00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5.
《机械强度》2015,(1):122-127
以渐开线圆柱齿轮机构啮合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齿轮副间接触反力的概念,分析了接触齿面间摩擦因数的影响因素,借鉴已有摩擦因数研究模型,分析了直齿和斜齿传动的啮合特点,推导出直齿齿轮传动的瞬时啮合效率和平均啮合效率的数学求解式;以直齿齿轮传动为例,在不同传动比、摩擦因数、压力角情况下分析了齿轮机构的啮合效率。结果表明,摩擦因数与齿轮啮合效率成反比,较大的压力角和传动比能提高齿轮的啮合效率,增速齿轮传动比减速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椭圆凸轮波发生器谐波齿轮啮合齿数的计算方法,并就多齿啮合对谐波齿轮传动误差的平均效应进行了分析,对苏联学者 C.A.舒瓦洛夫所建立的谐波齿轮传动误差估算式中的 Z_∑~(1/2)阐述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研究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在啮合过程中的啮合状态、齿面速度和齿间载荷分布规律,分析计算了轮齿间油膜厚度和润滑状态。结果表明,对于动力传递用谐波齿轮传动减速器,其齿轮能形成正确渐开线啮合的范围很小,在啮合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处于尖点啮合状态。在正确啮合区内有可能形成弹流油膜,但膜厚比一般小于3;在尖点啮合区内则几乎不存在流体润滑或弹流润滑效应。因此,谐波齿轮传动中轮齿的润滑状态主要为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台架试验如铁谱分析结果也表明,轮齿润滑确实为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  相似文献   

8.
谐波齿轮传动已经在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工厂开始研制和应用。谐波齿轮传动中,使用一对相互啮合而齿数仅相差二、三个齿的内齿轮和外齿轮。谐波齿轮多采用直齿廓齿形,具有齿数较多以及在薄壁筒上加工出齿形等特殊要求(关于谐波齿轮传动请参看本刊1976年第5期第25页“谐波减速器”一段介绍)。 一般,用插齿法和滚齿法加工的内、外齿谐波齿轮,其传动角误差为1’~3’。为了保证精度、探讨其加工方法(特别是内齿的精加工方法),我们经过反复实践,在国产 Y7431型摩齿机上加装了一个磨内齿装置,磨出了5~4级精度的直线齿廓谐波内、外齿轮。 现将磨内…  相似文献   

9.
齿轮啮合沿齿面油膜厚度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总结了齿轮啮合时油膜厚度分析计算的方法,并对一般机械工业中重合度ε>1,即存在两齿啮合的普遍情况的油膜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齿轮传动沿啮合线的油膜压力、油膜形状,为齿轮传动的失效分析和摩擦学设计提供分析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圆弧齿行星减速器的效率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弧齿行星传动为一种K-H-V型行星传动,如图1所示。这种传动的行星轮a为一纯圆弧齿的外齿轮,与其相啮合的内齿轮b为一装有圆柱形针齿的针轮。由于内、外齿轮齿数相差较少(常为一齿差),故为一种新型少齿差传动。圆弧齿行星减速器的结构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基本相同,其工作原理是依据长幅外摆线的形成原理而动作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采用斜齿轮传动的减速机,由于其齿轮啮合时为线接触,加载平均,重合度大,所以传动平稳,噪声小。螺旋角的存在使法面模数增大,所以能传递的载荷比相同直径下的直齿轮大,不产生跟切的最小齿数比直齿小。本文进行减速器传动零件、标准件、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为Pro/E的建模提供理论参数,使用Pro/E参数化建模,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建立起来,装配、整体装配图就形成了;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应用Pro/E动画;减速器中关键零部件齿轮和轴进行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机床标准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设计及校核计算(一) 1.概述 机床齿轮计算一般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模数、齿数,再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校。另一种是在初步设计齿轮的基础上进行接触疲劳强度及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校。其公式为。(外啮合) (1)直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根据《机床设计手册》2册上266页)。 a.设计公式:(3)直齿轮传动弯曲疲劳强度计算。a.设计公式:b.校核公式:(4)斜齿轮传动弯曲疲劳强度计算a.设计公式:b .校核公式 m、mn──模数及法面模数(cm)。 [σ]──齿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kgf/cm2)。 [σw]──齿轮材料的…  相似文献   

13.
在齿轮传动中,为了避免轮齿干涉,通常要限制小齿轮的齿数。许多书中规定了与齿条(即无限大齿轮)啮合时小齿轮的最少齿数,但是大多数小齿轮并不都是与齿条啮合,因此,实际上齿数还可以小于与齿条啮合时的齿数。这里介绍一种避免干涉的齿轮齿数计算法和查表法。已知小齿轮齿数N_p,则大齿轮允许的最大齿数N_o可由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14.
李峰  王松雷  韩刚 《机械传动》2008,32(3):70-72
以直齿内齿轮为研究对象,在PRO/E平台上建立三维实体模型,采用集成方式调用PRO/MECHANICA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PRO/MECHANICA灵敏度分析技术对影响直齿内齿轮固有频率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直齿内齿轮固有频率与主要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图,结果表明大的变位系数、压力角、模数、齿数和齿顶高系数能有效减小内齿轮的固有频率.分析结果为直齿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减振设计和噪声控制及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6检查齿厚和啮合性能的计算: 检查变位齿轮齿顶齿厚Se,和啮合性能[如啮合系数ε,齿面与齿腹之间的滑动比η(удельноескоъжение),比压系数(Относителъные,давления)等]的计算,是改进啮合性能而设计的变位齿轮所必需的。 (1)齿顶厚Se变位的小齿轮齿数少时,齿形容易成尖齿,所以需要检查齿顶圆半径Re的齿厚Se,视其最小值是否有(0.15~0.25)m0的大小。 .如图(26)所示,已知变位系数为ξ齿数为z的齿轮,在刀具模数为m0,分齿圆至齿顶圆的齿顶高为h或齿顶圆半径为民时,齿顶齿厚Se可以如下求得。 齿顶圆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齿轮几何参数对齿轮传动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渐开线直齿轮传动进行热弹流数值分析;计算分析了在给定传动比和中心距条件下,齿轮模数、齿数以及变位系数等几何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齿轮传动沿啮合线的中心油膜厚度、压力、温度以及轮齿表面摩擦系数等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胶合是传递动力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往往是最终失效形式。它属于轮齿工作面失效形式的一种,有可能引起齿轮的传动速度下降,摩擦力剧增,严重时还会冒烟,甚至在啮合处打出火花。产生胶合的原因是齿面间油膜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高速重载齿轮传动散热不好,润滑油油温急剧上升,黏度降低,齿面间的油膜难以形成;低速重载齿轮传动,则由于工作齿面间压力很大,润滑油膜被挤破,从而使啮合齿轮两齿面直接接触,破坏了油膜。  相似文献   

18.
王永良 《机械设计》2001,18(10):35-36
介绍了在满足两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齿廓总是渐开线条件下 ,与大齿轮齿数有关的小齿轮的最小齿数 ,以及用插齿机所能加工的最小齿数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朱青青  孙强  李媛媛  宋娟  菅光霄 《机械传动》2022,46(1):120-126,169
为探究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特性,考虑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及不同变位系数和的影响,建立了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内啮合齿轮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齿轮传动类型相比,对于采取变位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当实现正传动时,其润滑效果最佳,在啮合轮齿间可以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摩擦因数和油膜的最高温升最小,热胶合承载能力最强;当实现正传动时,适当增加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可以进一步改善内啮合齿轮齿面的润滑特性,但同时降低了油膜刚度。  相似文献   

20.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瞬态弹流润滑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综合考虑润滑本的可压缩性,齿轮传动重合度对轮齿载荷的影响以及滑动速度,曲率半径随时间和座标变化的瞬态效应,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进行瞬态弹流安全数值分析;计算了分析传动比,模数以及中心距等齿轮几何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齿轮传动滑啮合线的油膜压力,油膜开头以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