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及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和压汞等化验分析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类型以片状或弯曲片状喉道为主,管束状喉道和缩颈型喉道次之,孔吼组合类型主要为大一中孔微喉型;孔隙总体分布在8%-10%,渗透率总体分布在0.3-1mD,为典型的低孔一特低孔、超低渗一特低渗孔隙性储层;储层质量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综合影响,随着砂地比的增大物性有变好的趋势,早期因压实及胶结而物性变差的储层也因溶蚀作用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对储层孔隙类型进行研究,通用的方法是对岩石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压汞曲线等多种技术方法来分析。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区块长6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本区储集层主要孔隙类型是粒间孔隙,其次是长石溶孔、粒内孔。本区长6储层喉道类型主要以弯片状为主,其次为缩颈型喉道。本区内河口坝砂体喉道相对比较单一,但是分流河道砂体喉道的曲目相对较大,进而影响油气渗流性能。本区长6储层最主要的孔喉组合方式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细喉型组合。因此,认为胡尖山区块长6储层物性具有典型的低孔、超低渗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延长组长81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喉道类型多样是其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喉道偏细,多属小孔微喉道;喉道分布具有单峰、双峰和多峰的特点;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渗透率有增大的趋势;储层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孔喉特征参数的差异等均归因于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郑玉兰 《云南化工》2023,(5):118-12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化子坪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储层,应用常规压汞、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化子坪地区长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喉结构、喉道半径和进汞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子坪地区长2储层主要发育溶蚀粒间孔,其次残余部分原生粒间孔;溶蚀粒间孔以浊沸石溶孔最为发育,面孔率可达5%,平均1.9%,长石溶孔次之。储层平均孔喉半径中值1.25μm,排驱压力介于0.04和0.45 MPa之间,表现为“低排驱压力”。喉道半径、进汞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表明,孔喉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关键性因素,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喉道中值半径、平均喉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储层常规压汞实验表明,物性较好样品的累计进汞量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马岭地区长81层位超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内部粘土矿物中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微观孔隙模型,定量计算微观孔隙度。  相似文献   

6.
杨圣方  刘钊  蒲渠 《辽宁化工》2013,(9):1093-1096
孔隙结构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宁51区长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宁51区储层具有中低孔、中低渗储层的特征。长2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其次为长石溶蚀孔,为小孔中细喉、细喉孔喉组合。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铸体薄片及高压压汞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青阳岔油区长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2储层属于中孔隙、中细喉道类组合,孔隙结构类型与岩石相关系密切。根据压汞参数分布特征和储层含油性,将研究区长2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细分为4种类型,I类和II类占比最多,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大东沟区延长组长8储层物性、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东沟区长8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渗透率和孔隙度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性;总的说,直罗油田大东沟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集层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目前存在剩余油含量较高、开发时间长但产量低等问题,急需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压汞等测试手段,对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有长石砂岩、石英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其中,长石砂岩是主要类型。2)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类型比较复杂,主要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在物性方面,孔隙度平均为9.3%,渗透率平均为0.55 mD。3)将松树林-新窑区内的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Ⅱ类储层为区内发育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延长油田延88井区长6储层进行分类和储集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研究、评价;结果: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可进一步分为4类;结论:浊沸石微溶型储层是本区的主要储层类型,粒间孔——溶孔型孔隙组合为主要孔隙空间类型,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是重要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1.
储集空间类型和孔喉结构是影响储层质量的重要原因,通过常规、铸体薄片和压汞分析以及物性测试手段对储层孔隙、喉道的类型,以及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这对深入认识本区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卧龙河气田石炭系储层主要以孔隙-裂缝型储层,孔隙岩石结构复杂,以低孔隙为主,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量的测井资料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压汞分析资料,对延长区长6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长6储层属中-低孔、超低渗储层,在成岩阶段后期的改造作用下,其储集条件明显变好,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储集能力格局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和成岩作用控制,局部发育的微观裂缝对改善储层物性有一定作用。储集性能在平面上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物性最好;垂向演化上受成岩作用控制,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储层孔、渗性,形成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3.
马琦 《辽宁化工》2015,(1):60-61,65
利用研究区内岩石薄片、铸体薄片、高压压汞以及物性特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类型、孔渗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做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是水云母和铁方解石;主要发育溶蚀孔隙,特别是溶蚀粒间孔;喉道类型主要为微细喉、微喉。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破坏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渝  赵东旭 《辽宁化工》2014,(8):1068-1070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化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本溪组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障壁岛-泻湖沉积是研究区本溪期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之一,本溪组气藏储层为潮道砂体和障壁砂坝砂体,含气砂体不受局部构造控制,为岩性气藏。该区本溪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石英砂岩,少量细砂岩和砾岩。根据分析结果本溪组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9%,渗透率平均为0.8141×10^-3μm2,表明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粒间孔隙和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喉道类型主要以微喉道为主。  相似文献   

15.
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南泥湾采油厂294井区长62油层组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2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以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孔隙以小孔隙为主。储层喉道主要有两类:其中微喉道占主导,其次是微细喉道,研究区孔隙结构主要受到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影响,孔喉结构类型与沉积相带耦合性高,是控制储层展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相关参数将孔隙结构特征分为3类,即低排驱压力—细喉道型(Ⅰ类);中排驱压力—微细喉道型(Ⅱ类);高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Ⅲ类),并认为低排驱压力—细喉道型是研究区长62段的主要的储层类型,孔隙结构受到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分析、图像分析及压汞测试,本文对陈3断块阜宁组一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工区储层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阜宁组一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粗粉砂岩,属于中孔中渗储层。本区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强烈的溶蚀作用,储集空间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以较细喉道和中喉道为主,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岩石组构及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对储层的认识决定着该区油气勘探的进展。通过岩心观察,对铸体薄片、物性、压汞等资料的分析统计,结合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主产油层长6~长8油层组储层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长6储层物性较长8好,长7最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剩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孔喉类型以中小孔-细喉、微细喉型为主。压实压溶作用是储层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绿泥石环边,有效保存了剩余粒间孔;晚成岩期碳酸盐基底胶结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顾屯地区长4+5、长6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后期勘探开发方案的部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长4+5、长6储层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储层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小孔和细孔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细喉和微喉则是油气的基本渗流通道。孔喉分布组合类型以多峰分散型(不均匀型)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小孔细喉型为优质储层。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因素主要为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取心井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对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南一段和南二段)从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南二段储层总体要好于南一段。南二段储层有效孔隙度平均值为18.43%,有效渗透率平均值为29.29 mD,为中孔低渗型孔隙特征;南一段储层有效孔隙度平均值为11.10%,有效渗透率平均值为9.32 m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隙为主,发育一定的次生孔隙。喉道分为4种类型(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类型、岩石粒度、溶蚀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靖茹  臧研  张迪杰  张晨 《辽宁化工》2012,41(2):151-153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探区长6油层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蟠龙探区长6储层整体具有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的岩石学特点.长6储层岩性段主要为细粒和细-中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小孔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细喉则是长6的基本渗流通道,为典型低孔、特低渗储集层.胶结类型以孔隙-薄膜式胶结为主,接触关系以线状为主,凹凸状接触也很普遍.长6储集层的物性主控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砂岩物质成分、压实和压溶作用、溶蚀作用及后期裂缝.其中储集砂体所处的沉积环境是影响该区储层物性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