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合金化学镀Ni—P表面强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铜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比较了化学镀前后的耐磨性、耐蚀性。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后,铜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后,铝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孙中子  孙瑞峰 《表面技术》1992,21(5):212-215
研究了黄铜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工艺。对镀层的成分、结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采用酸性镀液施镀,可得到结合力强,磷含量大于12%,非晶态结构的Ni-P合金镀层;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叶宏  冯燕熹  王希山 《表面技术》2002,31(6):32-33,36
研究了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过程、操作条件,测定了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和结合力,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电沉积Ni-Mo-P的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姜秉元 《表面技术》2003,32(3):38-39,43
采用适宜的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能够得到银白色,非晶态Ni-Mo-P合金镀层,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镀速和镀层质量的影响,检测了镀层的耐蚀性和显微硬度,得到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熔盐电沉积方法,获取了非晶态Al-Mn合金镀层,对非晶态Al-Mn合金镀层的组成、表面状态、硬度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的结构、耐蚀性及硬度与镀层含Mn量有关.非晶态Al-Mn合金镀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电沉积Ni-W非晶合金及Ni-W-SiC复合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化学和络合物化学理论为依据,利用“诱导共沉积”效应,选好合适的络合剂,在金属表面电沉积Ni-W及其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温度和电流密度对Ni-W合金层及其复合层电沉积的影响;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非晶态Ni-W合金层及其复合层硬度的影响以及非晶态合金镀层的结构和结合力。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得到W含量大于44%的合金镀层。W含量大于44%的合金层及其复合层呈非晶态结构;经热处理后,非晶态合金层的硬度明显增加,含46%W的合金层及其复合层的硬度分别可达到1350Hv和1520Hv,在铜、碳钢和不锈钢上的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后,铝合金的表面硬度、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光亮碱性Zn-Al合金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鑫  龙有前  钟萍  吴靓 《腐蚀与防护》2005,26(11):480-482,496
在碱性锌酸盐镀锌液中加入铝盐,研究成功了一种光亮碱性锌铝合金电镀工艺。采用霍尔槽试验探讨了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检测了镀液和镀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镀液阴极电流效率达到80%以上,镀液分散能力和复盖能力好,镀层中铝含量为1.5%左右,所形成的Zn-Al合金镀层结晶细致、光亮度好、结合力好、耐蚀性优良,适用于作高耐蚀性镀层。  相似文献   

10.
镁锆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张振忠  陆春华  崔升  沈晓冬 《表面技术》2005,34(6):48-50,53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直接化学镀镍比预浸锌后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案,更利于提高镀速、降低镀层孔隙率;3)采用所推荐的化学镀工艺,获得了与基体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Ni-P非晶镀层,其平均镀速为11.44 μm/h,镀层硬度比合金基体提高10.7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在Q235B钢基体上制备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Cu-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向晶态结构转变;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合金镀层经300℃热处理1 h后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熔盐电镀Al—Mn合金镀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化学测试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实验手段,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NaCl-AlCl3熔盐中电镀得到的含锰18-34%的光亮性Al-Mn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以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结合力等性能,同时还考察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猛含量达31%时可获得单相非晶态镀层,单相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硬度以及装饰性等性能均优于双相镀层;与纯铝相比,Al-  相似文献   

13.
非晶态Ni-W合金镀层电沉积影响因素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络合剂加量、镀液pH、温度等因素对非晶态Ni-W合金镀层电沉积的影响.同时对非晶态镀层结构、结合力和耐蚀性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电沉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氨基络合物加量为0.74~1.11mol/L时,合金镀层稳定,W含量大于44%的合金镀层为非晶态.有优异的耐蚀性,并且在不同材质上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电镀铬工艺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制备低污染且具有良好外观的Ni-Co-B合金代硬铬镀层。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讨论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硬度、外观、沉积速度及阴极电流效率等的影响,确定较优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考察优化条件下所得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镀层硬度,分析镀液的极化情况和200℃热处理1 h前后镀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耐蚀性。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得到的合金镀层为纳米晶结构,宏观上均匀光亮,微观上平整、无孔隙,经200℃热处理1 h后晶体颗粒进行重结晶,晶粒尺寸略有增大,镀层表面更加致密,硬度达10.875 GPa,高于硬铬镀层的,且耐蚀性与硬铬镀层的相当。该电镀工艺有望取代电镀硬铬工艺而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电沉积钨合金镀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沉积钨合金镀层最常见的几种二元系、三元系及多元系合金类型,概述了在许多重要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元素种类和含量对钨合金镀层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并详细探讨电镀工艺中镀液组成、温度、pH值、电流形式以及不同的热处理过程对钨合金镀层晶态与非晶态结构的影响,重点论述了钨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其晶体结构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今后钨合金镀层及其耐蚀性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了在7A04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Ni-P合金镀层的镀液组成和操作工艺参数,并对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对镀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Ni-P镀层沉积速度快,镀层结晶致密均匀,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强,镀层使基体的显微硬度提高8.6倍,且镀层在w(NaCl)=3.5%的NaCl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Al-Mg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lCl3 LiAlH4 MgBr2有机溶剂体系在碳钢基体上电沉积出Al-Mg合金镀层,并对不同沉积电流密度下Al-Mg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厚度、结合力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出的铝镁合金镀层表面光滑、均匀、致密;膜层中的镁含量随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以Al-Mg固溶体形式存在,并按(200)面的结构生长;随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铝镁合金镀层的厚度与晶格常数呈线性增大;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Al-Mg镀层与碳钢基体的结合力良好,均大于50 N;Al-Mg镀层的沉积速率、结合力和耐蚀性均高于相同沉积条件下的纯铝镀层;Al-Mg合金镀层沉积的最佳电流密度为0.75~1.50A/d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施镀时间对Ni-W-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孔隙率、腐蚀速率、电化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min时,Ni-W-P合金镀层沉积速率较高,厚度较厚,为12μm,表面平滑光亮,结合力良好,孔隙率最低,为0.25个·cm-2,镀层的耐腐性最好。同时,此时镀层的维氏硬度高,为155 HV,镀层组织结构紧密均匀,由非晶态和微晶构成混晶结构,非晶态结构的出现是其耐蚀性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化学复合镀镍-磷-金刚石镀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英  张振国 《热加工工艺》2004,(3):26-27,30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金刚石镀层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结合力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工艺条件,可获得金刚石微粒含量较高、微粒分布均匀的镀层,镀层硬度可达1850HV左右,且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良好、耐磨性比化学镀Ni—P镀层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烧结型钕铁硼电镀锌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昕  张春丽 《表面技术》2003,32(4):40-43
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烧结型钕铁硼电镀锌层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镀层孔隙率、结合力、耐蚀性等性能的测试,确定了封孔、除油、除锈、活化、浸锌、电镀锌工艺,得到了光亮、孔隙率低、结合力和耐蚀性强的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