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机电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模具分所负责制订的《冲模滑动导向模架、对角导柱模架》(《冷冲模》国家标准模架部分的修订)等46项模具国家标准草案已于1990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2.
长期来英国一直使用美国DME公司及西德Hasco公司的塑料模标准件。1982年进口塑料模标准件及组合的总值达四千万英镑,并且这些标准件的输入和销售大都被西德、瑞典和比利时行商控制。为了摆脱这种状态,英国也开始由本国生产塑料模标准件。目前由Desoutter公司生产的英国塑料模标准件已在市场上销售。 Desoutter公司拥有50年生产冷冲模模架的历史,可供应各种型式和尺寸的冷冲模模架约2000余种。该厂是英国第一家生产塑料模标准件的工  相似文献   

3.
对塑料模模架的零件特征进行了分类,采用基于图的方法表达特征,用基于图的特征识别方法来识别模架零件中的主要特征,并将其按加工要求输出,生成NC程序应用于生产中,提高了注塑模模架零件的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对注塑模模具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软件Wildfire5.0和EMX7.0构建了塑料模的同步化设计系统,阐述了模具分模档的构建、模架装配的构建、上模和下模及滑块装配的构建、模具的总装配,实现了多名设计工程师同步协同设计模具结构,缩短了塑料模的设计周期,有助于提高塑料模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日本从1960年起开展塑料模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当时制订了模板、顶杆、导柱、导套、反推杆、定位圈、浇口套等零件的标准。各种零件按标准制造后在市场上销售。模具厂采用模架和标准件后,提高劳动生产率约25~40%,还提高了模具质量,缩短了制造周期。标准件厂除了按计划生产标准模架外,还根据模具发展趋势,接受各种非标准模架的订货。下面简要地介绍日本的标准模架和非标准模架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  相似文献   

7.
模具标准化是模具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于1935年11月筹建江苏昆山大型塑料模架厂,並于1986年初开始试生产。从当时仅有20余人的小企业,利用有限的厂房和简陋的设备,边投资、边生产,边改造,克服了资金缺、技术弱、设备少等困难,经过一年多艰苦创业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塑料模架厂,已具备批量生产1000克以上大型模架的生产能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1)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  相似文献   

11.
通讯     
江苏省昆山大型塑料模架厂根据江苏省科委下达的“大型注塑标准模架”指导性产品试制项目业已完成,于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一日在江苏省昆山县召开了产品鉴定会。会议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有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模具分  相似文献   

12.
消息四则     
<正> 《冷冲模》国家标准自1981年发布以来,因标龄较长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亦发现一些技术性问题,反映较多的是模架部分。根据国家标准局的指示精神和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七·五”期间的工作计划,由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模具分所负责组织对《冷冲模》国家标准中的模架、模架零件以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①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标准的建议;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模具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①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出模具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和采用国际标准的建议;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模具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磨料磨具通讯》2007,(5):24-24
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人造金刚石标准修订工作编制小组第二次会议,于2007年4月12日在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会议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长伍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裕昌;南阳中南金刚石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凤岭;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吉金祥;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王伟涛。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 塑料模架中导柱、导套的精度要求和其对应孔的配合要求,国内已经有了统一的设计标准。但是,对于如何保证模架中导柱、导套孔的准确对中,目前国内尚无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模具标委会")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建,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33),同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负责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等所有模具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具标委会主要任务:①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模具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提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 言 我厂是大型塑料模架专业厂,在机械委、冶金部支持下,由钢厂特供大型模具所需钢板,专门制造各种大型注塑件所需模架。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一些注塑模设计者对注塑模架两安装平面在自重状态下的平行度要求(以下简称模架平行度),一般根据经验确定其公差值。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所给定的公差并不是最佳值,往往或大或小,有时甚至与其它技术要求相矛盾,从而给生产带来困难。本文试图通过计算法对此平行度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众所周知,利用成套标准组合(或称模架)开制塑料模具,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美国DME 公司生产塑料模标准件已有四十几年历史,有模具标准329项,内容包括模具零部件、组合和相关的元件,如模具加热器、冷却件、传感器,甚至加工模具用的刀具、磨具、磨料、抛光工具、试模器,都作为标准件供应市场。1976年,该公司销售额达6200万美元;生  相似文献   

20.
《磨料磨具通讯》2007,(2):24-27
行业各有关单位: 现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已下达的2007年磨料磨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转发给贵单位(见附件),请及时通知并下达给有关标准主要起草人,抓紧组织落实,按时完成计划。根据标准计划项目阶段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具体工作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