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合运用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计算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值,结合国家热环境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假设微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并通过实地监测和调查问卷,分析使用主体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值的相关性,从而验证假设的评价标准.由此,得到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参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微气候舒适度等级划分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将客观的物理参数和主观的人体热舒适感结合,既是对热环境的客观评价,又考虑使用主体的热感受,评价的结果相对简明、完善、实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气候热舒适度已成为公开健康关注的焦点,公众希望通过建筑规划设计来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从健康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微气候物理影响因素等成果进行搜索和整理,并一进步探讨它们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未来研究重点的进行展望,因地、因人制宜的评价标准,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等,以期待为今后微气候舒适度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微气候舒适度体验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是成都市园林中与杜甫草堂、武侯祠"鼎足而三"的中国名园。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微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者对成都望江楼公园整体体验较为满意,调研过程中望江楼公园的微气候舒适度(WBGT)稳定在舒适范围内,使用者的人体热舒适感较好。同时,竹林提供了宜人的视觉感受,并起到了遮阳降温的效果。研究为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改善场地微气候舒适度的实践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景区工作人员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从使用主体的角度多方面考虑适应微气候的客观景观要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成都市杜甫草堂为例,从游客的角度探讨湿热地区景区中的休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的关系,得到游憩活动的微气候舒适度阈值。结果表明:微气候舒适度WBGT值30℃时,微气候舒适宜人,游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相关性不高,景区应注重改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增加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来吸引游客;当30℃≤WBGT值31℃时,微气候不舒适而对游憩行为有负面影响,景区需要改善微气候舒适度为游客提供适宜的游憩环境;当WBGT值31℃时,没有游憩行为,景区急需改善微气候舒适度,适宜的微气候也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湿热地区景区夏季微气候舒适度阈值是31℃,达到这个值即不再有游憩活动。研究结果为景区改善场地微气候舒适度的实践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量化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寒地高层住区中,微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对于提高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哈尔滨为例,从住区组团风环境、日照条件、湿度调节、热辐射效应四项微气候调节因子分析当前寒地城市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住宅布局、植物配置、水体景观与硬质铺装四方面探讨微气候景观营造方法,以期为建设舒适、宜人的寒地高层住区景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能耗的在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能耗的发展改变了气候的变化。城市随着高速度的发展,引起了城市微气候的变化,如何设计才能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呼吸性能"等舒适性指标成为城市的外部生活空间的微气候的指标,同时也提出了城市肌理、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形系数等城市微气候。在城市建设当中,由于没有注意微观气候的变化,造成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校园外部空间是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的外部空间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以微气候舒适度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郑州航空港国际育人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细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利于提高校园外部空间舒适度的措施及应用方法,营造舒适宜人的校园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办公建筑不仅能耗大、而且舒适度低的缺点,笔者提出了通过对建筑本体的遮阳、屋顶、墙体、窗体及建筑中庭空间等缓冲层策略的设计来改善办公建筑内部微气候,建立建筑与周围气候之间的缓冲区域,降低各种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室内空间的影响,营造舒适的办公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9.
潘佳茵 《城市建筑》2023,(9):148-152+171
城市建筑设计通过营造室外或半室外空间,为人们的健康福祉创造了良好的物理环境。室外空间的热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空间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场景。文章对室外空间热舒适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以上海市某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采用计算模拟的方法,对其在典型工况下的室外微气候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建筑设计对热舒适条件进行改善。文章就常见的三个室外热舒适评价指标湿球黑球温度WBGT、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热感知系数TSI进行了多维度的对比分析并确定TSI为本项目模拟指标。根据模拟结果显示,夏季最热工况下,室外主要活动时段的活动场地约有一半面积会有过热风险;冬季大部分时间室外舒适度较低,不宜进行室外活动。针对上述情况,项目提出通过增加天幕设计改善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优化天幕的遮阳系数和开口形式,能够有效缓解夏季过热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水”作为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对调节庭园微气候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次研究期冀通过现代方法尽量真实的描述岭南庭园空间环境特征,探索岭南传统庭园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传承蕴藏其中的生态智慧。以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为研究对象,借助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其夏季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等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用标准有效温度综合评价夏季庭园室外热环境质量。研究表明,水体在白天对庭园中近地面空气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园中水体与植物相结合的空间室外热环境质量最高。故在庭园设计中重视理水的作用,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夏季庭园热环境,营造舒适的室外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