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丽昕 《给水排水》2008,34(5):161-164
以国外污泥沉降速率模型、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二沉池底流浓度模型。底流浓度(RSS)是污泥回流系统与剩余污泥排放系统运行控制的关键参数,以它为基础,可确定合理的回流量Q_R与排泥量Q_W,对于工艺过程的定量控制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对于生化处理工艺来讲,提高混合液悬浮物浓度可以减小生物池容积,提高处理效率,但随着污泥浓度的提高,污泥回流量也相应增加,合理确定污泥回流量至关重要。二沉池面积的计算除应考虑进水流量外,还应考虑污泥回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往常采用明渠流量计测回流污泥量,不仅误差大,而且流量系数转换、标定都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回流污泥量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由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原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主持制订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厂污泥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技术要求》(DB31/T 403—2008),至今已经实施8年。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带动了上海部分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也促使企业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基本满足了标准所要求的可复制、可推广和可操作的要求,该污泥标准对上海污泥土地利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优化投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系统(包括回流污泥、混凝剂及助凝剂PAM的投加)进行了详细研究.小试研究表明回流污泥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降低了上清液浊度,PAM的投加略微降低了上清液出水浊度,但影响不大.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运行中可灵活利用回流污泥来提高絮凝效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回流污泥投加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沉淀池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出水浊度逐渐降低,同时,不同的回流污泥投加量条件下混凝剂投加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性;增大PAM投加量对直接提高沉淀池的絮凝效果以及降低出水浊度的贡献不明显,PAM投加量的增大间接引起回流污泥投加量变大是导致出水浊度变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徐云峰  王莉 《上海水务》2009,(4):60-61,64
上海水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以及全市中小河道整治的步伐,加大截污治污力度。本文介绍了上海TS污水厂改造工程和上海MH污水厂改造达标工程的监理工作。两座污水厂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或经过改造后投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分别为7.5万m^3/d、5万m^3/d。随着新的环境法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和施行,原有的处理工艺及设施已无法满足新的城市污水排放标准,污泥处理的现状也难以为继,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城镇中小型水质净化厂污泥回流螺旋泵所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分析,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两种轴承的形式,解决了城镇中小型水质净化厂污泥回流螺旋泵所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于实际,以实例对上海三大污水处理厂使用改造后的螺旋泵情况进行了说明,突出了改造后螺旋泵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钢铁生产线浊环水系统污泥排除情况的改善,由于此类污泥含油量大,发现使用板框压滤机效果不佳,之后将其废弃,改为通过调节池进行污泥回流及增设污泥浓缩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污泥排出量,降低了出水SS,其污泥排出率达98%~99%,出水SS低于20mg/L,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水解反硝化+AO工艺处理城镇废水,系统连续运行九个半月,日处理量48m~3,期间无污泥外排。在系统出水达标前提下进行污泥减量研究,计算系统污泥产率系数来衡量污泥减量效果。整个试验阶段中,污泥产率系数为0.112gMLSS/gCOD,远低于所在污水厂的污泥产率。陶厄氏菌属与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污泥减量有关,红假单胞菌属、Methyloversatilis、短杆菌属、弓形感菌属、链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等是污泥减量中的重要菌群。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析,GHs和CBMs两种活性酶能促进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10.
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2 /O脱氮除磷工艺的机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对A2 /O工艺进行了取消混合液回流的改良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取消混合液回流后 ,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同传统型的相当 ,而在同样条件下除磷效果较优。这表明将A2 /O工艺污泥回流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合并为一个回流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组合交替式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及其系统调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国华 《给水排水》2001,27(12):9-11
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前锋净水厂的工艺及其系统调试情况。着重论述了组合交替式生物处理工艺的工作流程及特点 ,详细介绍了整个污水厂的污水、污泥处理运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及试验,评估了在上海推广食物垃圾处理器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普及,对用户用水用电量及污水排放总量影响极小,不存在堵塞下水道的风险。普及率小于10%时,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各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仍在污水厂设计水质浓度允许范围之内,上海市污水处理成本增加较小。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应用,将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提高产沼气量。  相似文献   

13.
以某污泥回流泵站为例,针对其侧向进水结构带来的不良流态和水泵运行的安全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基于Star ccm+软件平台,利用CFD技术对两种簸箕型流道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方案1隔墙式的簸箕型流道时,3台回流泵流量不均,存在抢水现象,并且易导致污泥沉降,沉降区集中在隔墙后方的池底死角;采用方案2的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延庆当前污泥处理现状及污泥性质进行分析,对现今运用比较普遍的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比较,推荐采用有氧堆肥工艺解决延庆地区污泥处理问题。并对有氧堆肥工艺流程及原理做进一步阐述。研究表明,污泥堆肥处理技术是一项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工艺,在处理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同时,也将污泥资源化,变废为宝,其产生的堆肥产品能够被农田循环利用,且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多种利用价值。对延庆生态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符合延庆生态县建设要求及远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水工建筑物下游回流及底水淤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充经过水工建筑物后,由于河面突然扩宽、在扩宽的一侧就会形成回流,使从上游下来的泥沙在回流中沉积下来。这种局部性的水流现象常常会在一般水工模型试验中遇到,因此对建筑物下不流流态及航道布设产生的影响就成为试验关心的问题之定。为探求这种由于不流平面突扩形成的平面回流的一般规律,本文注进行了概人模拟试验,研究回探求结构,如回流流量、回流长度、流速分布等方面特性,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对回流区的底沙运动、淤  相似文献   

16.
阶梯形丁坝在航道整治中应用广泛,其回流规律与船舶通航、坝田淤积及堤岸稳定等系列问题密切相关,但目前研究很少。应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双级阶梯形丁坝几何尺度及来流条件对回流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回流长度随一级丁坝相对长度ε1及高度ψ1、二级丁坝相对长度ε2均呈递增变化趋势,随弗劳德数Fr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②回流宽度随ε12和ψ1变化相对明显,而随Fr变化总体较小;③回流正、负流区宽度比沿程变化曲线总体为上凸状,负流区宽度相对较大,在靠近丁坝部位可达正流区宽度的2.5倍;④回流曲线形态与ε12和ψ1有关,ε1和ψ1主要影响回流曲线长度,ε2影响回流曲线的整体形态;⑤回流流量一般小于来流量的10%,沿程分布曲线不对称,增流区回流流量变化相对缓慢,而减流区变化相对剧烈。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竹园污泥处理厂为例,探讨了污泥组分及热值变化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热值增大且保持污泥处理量不变时,污泥焚烧的烟气量和蒸汽产量均会显著提高;当入炉含水率刚好能使污泥自维持燃烧时,干化焚烧系统的辅助燃料消耗量最低。结论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运行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某CAST池内两台回流污泥泵在运行中先后发生断轴故障,分析认为旋流沉砂池长期失效,使CAST池内污水含砂量过高,导致叶轮磨损失衡;砂粒在高速运转中以不同角度冲击泵轴,使其表面受微切削,过早失去应有的强度;回流污泥泵实际流量大于额定流量,导致泵轴承受单一方向的径向力,造成泵轴长期处在弯曲交变应力之中;泵轴的轴肩未加工成圆弧角进行过渡处理,轴肩处应力集中等因素造成泵轴断裂。经采取措施运行一年后,拆检泵轴叶轮完好,泵内腔口环处无摩擦痕迹,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赵庆良  赵赫  林佶侃  金文标 《给水排水》2005,31(11):106-111
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及组合工艺的分类对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 通过污水处理效果来评价各污泥减量工艺。总结出污泥减量化的两个发展趋势:通过调整反应器和 工艺参数实现在污泥产生过程中减少污泥产量;在污泥回流过程中通过细胞溶解实现在污泥产生后 减少污泥外排量。  相似文献   

20.
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式CAST系统,可用于低碳源市政污水的脱氮除磷。分别考察了运行周期、污泥回流比和DO浓度对该系统处理有机物、氮、磷效能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提高污泥回流比能够有效提高该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而曝气时间过长将会提高系统出水悬浮物浓度,当该系统中DO浓度低于2mg/L时会降低有机物去除、生物硝化和生物除磷的效率,而系统中DO浓度高于3mg/L会抑制生物反硝化过程。复合型CAST系统处理低碳源市政污水的最佳运行工况为:进水1h、曝气1.5h、沉淀1h、滗水0.5h,污泥回流比20%,DO浓度为2~3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