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前保险杠碰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国产车的保险杠吸能性较差,进行汽车保险杠的碰撞特性和碰撞过程中的吸能特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提高我国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款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碰撞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碰撞性能的结构参数,分析出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的评价参数,根据测试要求,对保险杠系统以及整车进行必要的简化,利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HyperWorks建立了保险杠系统和整车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碰撞分析软件PAMCRASH对建好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碰撞性能分析,计算出评价参数,做出评价,并分析出主梁截面惯性矩对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法规要求,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某型货车的保险杠总成进行了低速碰撞仿真研究.通过对吸能情况、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对该型保险杠碰撞性能的提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LS-DYNA的7075铝合金汽车保险杠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汽车轻量化,将7075铝合金应用于汽车保险杠系统中。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不同厚度保险杠模型的低速对中碰撞进行仿真分析,选用2.5 mm厚加强板和2.0 mm厚齿状横梁,相比原钢质保险杠质量下降20.5%。最后对所选保险杠进行对中碰撞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保险杠不仅质轻,而且吸能充分,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保险杠碰撞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有限元法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保险杠与刚性墙的正面碰撞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保险杠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其吸能能力.本次研究为保险杠的防撞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入研究整车正面碰撞的模拟仿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某乘用车前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加拿大法规CFVSS215建立了正面碰撞和角度碰撞两种工况的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其次从吸能、碰撞器加速度、碰撞器侵入量、横梁变形量和恢复系数几个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保险杠在低速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吸能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后部车体,但是恢复能力一般。最后提出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保险杠质量降低了21%,两种工况下的恢复系数分别增加了21.95%和96.88%,极大地提高了保险杠碰后恢复能力,而且还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LS-DYNA软件,分析了汽车保险杠建模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网格密度、时间步长、焊点布置和摩擦系数.建立了汽车保险杠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汽车正面碰撞的仿真.通过采用增大壁厚和添加内部加强件,优化了保险杠的吸能能力,对保险杠的防撞设计和整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汽车吸能盒作为保险杠内的一个重要吸能部件,在碰撞中可以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纵梁、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对提高整车的耐撞性具有积极作用.其截面形状、倾斜角度、诱导槽的开设位置和尺寸对其碰撞吸能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吸能盒的落锤冲击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选取比吸能较大的正六边形作为吸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优化汽车保险杠的横梁结构,提高了汽车的碰撞安全性。用ABAQUS软件应用有限元法对9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然后利用MATLAB对模拟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拟合方程对钢壁厚度和轮廓半径进行优化,当汽车以时速8.0467km/h(参照IIHS低速碰撞法规)碰撞刚性壁障后,保险杠系统在最大变形和应力限制内单位质量吸能(比吸能)最大,提高保险杠低速碰撞时的耐撞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纯电动汽车在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的保险杠和吸能盒撕裂问题,设计了台车试验方案.基于电动车整车模型,建立了台车的CAE模型,通过多次计算仿真,得到台车的等效速度,并按照等效速度对台车模型进行了偏置碰撞试验.仿真和实验中,台车系统的保险杠变形与整车偏置碰撞的变形基本一致,且通过分析吸能盒和纵梁的截面力峰值,验证了台车试验和整车实验的相关性.为基于子系统试验优化保险杠和吸能盒提供了依据,该系统的设计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我国行人保护推荐标准中的下腿型对保险杠的试验,并对刚性下腿型冲击器模型进行标定,确定其满足标准对试验冲击器的要求。将保险杠总成几何模型合理简化并转化为有限元网格,赋予应变率相关的材料,按照标准选择碰撞点,建立了完整的下腿型对保险杠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试算结果,对吸能泡沫部件进行改进设计,并应用于仿真分析,验证了下腿型冲击器的各项指标满足行人保护要求;同时根据仿真能量统计得出结论,吸能泡沫部件对于行人腿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并总结了改进吸能部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轿车保险杠耐撞性结构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型国产轿车保险杠为例 ,建立了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仿真计算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对保险杠系统进行了耐撞性仿真研究 ,指出了保险杠系统设计的基本准则。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底板纵梁是影响车辆前部正面碰撞吸能特性的主要钣金部件之一.以捷达轿车的底板前纵梁为原型,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的吸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底板纵梁的结构条件对碰撞加速度时间历程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吸能特性的合理改进方案,对符合正面碰撞标准的轿车改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汽车保险杠设计中,需要注意保险杠的横梁强度、骨架刚度和保险杠系统始终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三点可靠性,以及对所设计的分层式保险杠进行了可靠性仿真与水平试验台碰撞实验,对比模型仿真实验与水平试验台碰撞实验,得出分层吸能式保险杠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较理想的可靠性,满足实际要求且保险杠系统始终在弹性变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轻型货车正面碰撞吸能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鑫 《现代制造工程》2012,(8):36-40,75
轻型货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保险杠与车架是主要的变形吸能结构。为防止正面碰撞时保险杠失效导致车架过度变形,基于某轻型货车车架前端缓冲空间进行吸能结构设计,通过VPG和LS-DYNA软件的联合动态仿真,对比不同截面形状吸能结构的效率,得出高效的车架前端吸能结构。当某轻型货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结构大量吸收冲击能量,缓解了传递给车架与车身的巨大加速度,起到了保护乘员和车辆本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型客车要满足行人下肢保护的问题,以某款微型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CAE仿真技术建立了行人下肢-车辆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根据结果对碰撞过程及行人腿部伤害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分析结果和原微型客车的前保险杠系统结构,提出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分别在原车上增加了吸能泡沫加小腿支撑结构和薄壁吸能板加小腿支撑结构。将改进后的结构重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代入计算。数据结果表明,两种方案明显提高了该微型客车的行人保护性能,而且薄壁吸能板加小腿支撑结构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为微型客车保护行人的前保险杠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6):943-949
在汽车保险杠碰撞问题研究中,完全压溃可以反映出保险杠碰撞中吸收的最大能量。本文建立了碰撞过程中保险杠吸收能量最大化、质量比吸能最大化、X方向最大形变量最小化以及初速度衰减时间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以保险杆横梁厚度,左右加强板厚度,吸能块内外壁厚为设计变量,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软件得到不同设计变量的压溃信息,通过响应面法构造近似目标函数,在各自响应面上寻找最优值,并利用理想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解,最终完成了轿车前保险杠的碰撞多目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设计的一种薄壁、中空且带加强筋的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的摆锤和台车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进行相关试验,与钢制横梁的碰撞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km·h-1低速碰撞条件下台车有限元模拟与实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铝合金横梁较原钢制横梁有更好的刚度和吸能性能;在相同的碰撞试验条件下,钢制横梁的吸能性有限,而铝合金横梁能够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把新型的泡沫铝夹芯柱体材料汽车保险杠和传统的钢管材料汽车保险杠在碰撞时的吸能性能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材料保险杠碰撞时的吸能性能方面,前者远远优于后者,从而为汽车保险杠材料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客车保险杠低速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龙  金先龙  林忠钦 《机械》2002,29(3):6-7,24
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法规要求,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元 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某型小客车的保险杠系统进行了低速碰撞仿真研究,通过对变形情况,速度,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该型保险杠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以某车为研究对象,建立自车身正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国家汽车安全法规的要求,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车身结构正面碰撞数值模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对车身进行改进,提高了其吸能特性,为汽车安全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