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旭辉 《山西建筑》2012,(22):200-201
针对某制梁场的现场条件,设计了一套较为合理的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加载装置,设计的抗拔桩静载试验台顺利地完成了箱梁的静载试验,从而为类似箱梁静载试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抗拔桩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在进行抗拔桩设计时,通常是以桩的抗压侧摩阻力乘以折减系数λi(抗拔系数)作为抗拔侧摩阻力去计算桩的抗拔承载力。但由于抗拔系数λi的影响因素较多,取值区间较大,可能造成抗拔侧摩阻力的不准确性。利用原型试验测试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最直观、最准确方法。本文选择三根试桩进行破坏性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为8 000 kN,得到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为设计提供客观参考。根据静载试验得到的Q-S曲线,运用MATLAB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出三种抗拔极限承载力预测函数模型的曲线,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抗拔桩的静载试验,对实测结果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值进行比较,提出了在确定抗拔桩承载力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PHC管桩作抗拔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抗拔桩设计进行简要评述,对PHC管桩作抗拔桩的桩身结构强度、焊缝强度、端板孔口抗剪强度、钢棒墩头进行验算,并对管桩和承台连接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填芯连接方式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现场静载抗拔试验,验证了PHC管桩作为抗拔桩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将为PHC管桩作为抗拔桩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卢海东 《工程质量》2010,28(6):18-20
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探讨了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拔桩设计时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获得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抗拔桩承载力计算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对于埋深较大的建(构)筑物,抗拔桩桩身配筋通常由裂缝控制。因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抗拔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在工程实践中,各设计人员的取值也不尽相同。若试验加载值取得较大则造成工程桩的配筋率过大,若试验加载值较小又不能保证桩抗拔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给出了几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抗拔桩配筋设计及验收检测的方法,同时也对现行规范关于工程桩试验荷载及地下水浮力下的裂缝计算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上部结构,具有景观效果好、隔声降噪、安全性高、功能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但其力学特征复杂。为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的力学性能,针对其特点,给出了三种竖向静载弯曲试验加载方案:堆载方案、自平衡反力架方案、抗拔桩门式反力架方案,并利用加权平均数理统计理论,对各加载方案从力学性能、安全性、经济性、应用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选,最终选出抗拔桩门式反力架加载方案为最优方案,可为同类项目试验加载方案分析及选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杭州某工程抗拔桩静载试验,分析了抗拔桩的承载力.抗拔钻孔灌注桩侧阻力是其所有承载力值,而其相对于抗压桩要有一定折减,因此采用桩侧后注浆方式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侧阻降低问题.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传统等截面抗拔桩,桩侧注浆抗拔桩和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抗拔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前景。笔者开展了有效桩长19 m的桩侧注浆抗拔桩和扩底抗拔桩的极限载荷对比试验,各3根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破坏状态,同时开展桩身轴力与变形量测。从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等方面对两种桩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两种桩型相比于等截面抗拔桩的承载力提高机理不同:桩侧注浆使得有效桩长范围内各层土桩侧摩阻力普遍得到增强,实测桩侧摩阻力比勘察建议值提高33%~73%。扩底抗拔桩中等截面段侧摩阻力的发挥与勘察报告建议值相当,扩大头提供的抗拔承载力随加载值的增大而逐步发挥,在最大加载值时,扩大头承载力达到总加载的55%,超过等截面段桩侧摩阻力,扩大头的存在对于提高抗拔承载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抗裂性能,常规抗拔桩的主筋配筋需达到一定要求,这使得该桩型造价较高。为此,研制并设计了复合预应力泥浆护壁灌注桩。基于静载抗拔试验,对新型复合预应力抗拔桩和常规钢筋笼抗拔桩的荷载–位移响应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同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比如复合预应力粘结、扩底、成孔、护壁、注浆等5种形式的组合,分别比较其极限承载力。结果显示,两种新型复合预应力抗拔桩的承载能力优于常规钢筋笼抗拔桩的试验成果,其一为下部采用粘结复合预应力且扩底注浆的抗拔桩,另一种为凝结后注浆的缓凝结预应力抗拔桩。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及上拔与水平力组合作用下单桩静载试验,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桩身抗弯刚度灌注桩的变形特性和承载特性,探讨了有、无上拔荷载作用两种情况下单桩水平承载力及变形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桩身抗弯刚度的大小是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及水平位移、桩顶转角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水平荷载较小时,与水平荷载同时作用的上拔荷载对桩的水平位移及桩顶转角无较大影响;而当水平荷载较大时,上拔荷载的主要影响在于降低桩周土体的强度,使得土体的水平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12.
微型桩抗拔特性原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嘉兴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单桩和群桩的抗拔试验,试验表明微型桩能承受一定的抗拔力,尤其是斜桩基础能有效地减少竖向拉力引起的位移,微型桩群桩表现出更好的抗拔性能。该文将试验结果与现有抗拔桩承载力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微型桩直桩和斜桩的抗拔系数以及群桩效应系数,为其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扩底桩的抗拔承载力试验及计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干旱地区黄土中扩底桩的抗拔试验 ,测试了扩底桩在上拔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上拔位移和水平位移以及位移与荷载的关系。研究了极限上拔承载力和抗拔桩的破坏机理。在相同条件下 ,增加扩大端的高度对提高桩的极限上拔承载力是有效的 ,破坏机理为土的减压软化和损伤软化的渐进性破坏。提出了极限上拔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式 ,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抗拔桩与抗压桩桩周土在桩身部位及桩端部位应力路径的不同,阐述了抗拔桩和抗压桩不同的荷载传递机理,在计算黏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的抗拔承载力时,针对抗压桩和抗拔桩侧阻在桩身部位和桩端部位土体应力的不同,引入了两个侧阻折减系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上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抗拔承载机理及其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可由桩身自重和桩周侧摩阻力相加组成;由于承台对上拔荷载的重分配,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角桩承力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微型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乘以桩数和群桩效应系数计算得到,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抗拔群桩效应系数选取0.75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在杭州萧山一工地未注浆与注浆试桩抗拔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发现抗拔桩经过桩端后注浆可显著减少桩端位移,极限抗拔力至少提高25%,最大桩身拉伸量占桩顶上拔量的91.5%。注浆与未注浆桩的桩身轴力都随深度逐渐减少,桩端轴力始终为0;浆液上返高度16.9m范围内注浆桩侧摩阻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最大提高幅度为83.3%;在利用浆液上返高度公式计算注浆抗拔桩竖向增强体高度和考虑桩身自重的基础上,提出桩端后注浆抗拔桩承载力的估算公式。通过反分析计算,未注浆桩抗拔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65~0.80,注浆桩侧阻力增强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33~1.83,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供初步设计与实际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管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必须将管桩与千斤顶连接起来。传统的混凝土填芯连接法工期长,可靠性低,有时不满足工程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将管桩与千斤顶通过螺栓、柱面钢板、拉杆和承压箱组成的机械连接装置连接的方法及相应装置,具有安装快捷简便、工期短、可靠性高、加载量大的特点,经过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极限载荷试验的扩底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天津于家堡南、北地下车库项目开展了2组各3根扩底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其中一组试桩有效桩长19 m,另一组试桩有效桩长30 m,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破坏状态。载荷试验过程中,两组试桩均对桩顶、有效桩长桩顶以及桩端位置进行了位移测试;其中有效桩长为19 m的试桩还开展了桩身轴力测试。对2组试桩成果从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扩底抗拔桩的承载力由等截面段桩侧摩阻力与扩大头抗力共同组成,首先由等截面段桩土侧摩阻力提供抗拔力;当上拔荷载进一步增大后,扩大头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并且扩大头抗力占总承载力的比例逐步上升。极限状态下,有效桩长为19,30 m的试桩,扩大头提供的抗力占总抗拔承载力的比例分别约为50%和35%。扩大头的存在对于等截面段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影响较小。扩大头受周边土体法向力的竖向分量是扩大头抗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极限状态下,其可占扩大头抗力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