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家岭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露天采煤剥离岩土的排弃和排土场的形成,涉及到排土场的稳定性,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排土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针对排土场的复垦治理,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说明工程复垦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排土场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叶宝莹 《煤炭学报》2007,32(11):1157-1161
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5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3S技术,把复垦后按照植被覆盖和地形特征划分的斑块与排土场建设时期的斑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斑块个数及其平均斑块面积反映了复垦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斑块数目也不同程度地增加,复垦时间较长的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西排土场的多样性指数有较大提高,稳定性指数除二铺排土场和南排土场有所降低外,其它排土场的变化不显著,景观优势度指数的高低与平均斑块面积的大小显著相关.破碎化程度的增高也表明了复垦地的植被演替与恢复过程的多样性在不断增加.结合研究区调查情况分析表明,排土场复垦地景观的变化是非均匀沉降、地表覆土厚度与下垫层类型、植被配置与演替以及管理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分维数、多样性、优势度等景观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复垦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3.
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效果对重建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多通过复垦后植被变化的长期监测分析复垦效果。生态脆弱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易受到外界干扰,恢复稳定性呈现较大空间差异,亟需探究排土场干扰类型划分方法及其影响机理。以长时间序列中最优状态下植被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为比照标准,在前期构建复垦排土场干扰指数(DRDI)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干扰动态特征划分干扰类型,并分析影响干扰类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选择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4个排土场作为研究区,其复垦类型、复垦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各异。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研究区1986—2017年的DRDI;干扰类型划分为持续干扰型、复垦稳定型、干扰恢复型和复垦退化型;从地形、土壤条件、复垦类型等方面选取可能对干扰类型存在影响的因素进行地理探测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垦排土场内部干扰发生后呈现不同动态特征,干扰类型存在空间异质性,小尺度下同一排土场内同一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空间聚集,以复垦稳定性、干扰恢复型最为明显;单因子对于排土场复垦的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复垦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地形,同时因子间均存在着相互影响进而影响了复垦;复垦时间分别与全氮、...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提出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必须遵循生物相生相养、生物共存原则,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阐述了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作业流程,依据土壤重构原理具体分析和论述了排土场复垦作业的工程措施,阐述了复垦地的改良技术,并对复垦评价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态演替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为生态学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按照生态演替原理,把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工程分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个阶段,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阐述了生态演替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小龙潭露天煤矿排土场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该矿排土场管理和土地复垦工作的现状,并对今后的排土场边坡监测和土地复垦工作提出建议,以确保排上场的安全和矿山持续、均衡、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利平  李钢  史文中 《煤炭学报》2013,38(12):2208-2214
为达到在有限排土场范围内多增复垦面积、多排土的目的,在其他影响因素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以排土场复垦面积和排土容积为排土场优化设计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调整排土场的几何参数,使排土场设计模式更优。通过构建排土场表面积计算和排土容积计算的方法,分析排土场的几何参数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保证边坡稳定性的情况下,利用三维空间模型的特性,多次在二维场里进行网格划分,得出的排土场优化设计的几何参数,作为排土场设计的最优几何模型。以平庄煤业集团元宝山露天矿3号排土场为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对该排土场的优化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的评价因子,建立了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据此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不同复垦时期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南排土场未复垦、植被恢复初期(复垦1~3a)、植被恢复后期(复垦8~10a)的水土流失影响度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63,0.512,0.399,处于极严重、较严重、较轻微级别.复垦8~10a后南排土场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比采后新造地降低了两个等级,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提高植被的有效覆盖度,优化植被配置模式是进一步降低南排土场水土流失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唐胜卫  李书钦  钟铁  谭辉  王飞 《现代矿业》2011,27(9):111-113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排土场复垦绿化是露天煤矿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矿区生态平衡的有力手段。本文从伊敏1#露天矿开采特点、土壤特征等实际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本矿排土场复垦绿化的初步尝试和效果,论述了适合本地区复垦绿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鹤岗矿务局自1985年开始在岭北露天煤矿排土场进行复垦造林的试验工作,现已复垦造林1088亩,局部已林木郁闭并对局部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本文对排土场复垦造林试验工作的技术要点和林木郁闭后局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做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4.
董志明 《煤炭技术》2007,26(7):132-133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作业流程,依据土壤重构原理具体分析和论述了排土场复垦作业的工程措施,阐述了复垦地的改良技术,并对复垦评价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排土场复垦规划设计编制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对覆盖物现状的调查分析,复垦的规划和标准,复垦方法及复垦区生态工程建设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矿山剥离物的岩性、排土场的堆体结构及表层岩土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表明剥离物岩性坚硬、难以风化、排土场边坡陡、表层岩土紧实、地表温度高、岩土贫瘠,将对复垦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矿山排土场复垦种植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作业流程,依据土壤重构原理具体分析和论述了排土场复垦作业的工程措施,阐述了复垦地的改良技术,并对复垦评价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矿山剥离物的岩性、排土场的堆体结构及表层岩土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表明剥离物岩性坚硬、骓以风化、排土场边坡陡表层岩土紧实、地表温度高、岩土贫瘠,将对复垦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矿山排土场复垦种植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程一松  李书钦  谭辉 《金属矿山》2011,40(10):131-134
为掌握马钢姑山矿业公司钟山排土场的复垦效果,对该排土场复垦前的地表土壤、盆栽试验基质、复垦后的地表土壤及所栽种植物进行了营养元素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钟山排土场复垦土地中速效氮含量偏低,后续复垦工作中应增加氮肥的施用量或广泛种植固氮植物;钟山排土场原地表物质重金属含量超标,虽然在原地表覆盖客土能使植物较好地生长,但随着复垦年限的增长,复垦土地产出的农产品由于重金属的迁移作用,其重金属含量超过了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后续复垦工作中应着重解决重金属迁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安家岭露天矿的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参考景观生态原理制定排土场复垦工作方案,优化排土场复垦布局,提高土地再利用率,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并分析排土场复垦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