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某煤制油项目含盐废水"分质结晶"中试结果为例,对该项目的中试工艺进行了解析;"分质结晶"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及结晶盐资源化利用;同时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进展;介绍了浓盐水的来源、性质、特点及国内外处理技术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种浓盐水处理技术如膜浓缩、膜蒸馏、正渗透、蒸发及结晶等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我国典型的煤化工"零排放"项目中浓盐水的处理工艺以及博天环境研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组合处理工艺,阐明组合工艺处理及废水综合回用将是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浓盐水杂盐纯化和结晶盐分离技术应用示范任务,以内蒙古某煤制天然气碎煤加压气化产高浓度酚氨废水为对象,进行了生化、中水回用、膜浓缩及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盐结晶的污水全流程中试试验。介绍了中试装置工艺及规模,分析了各单元的水质情况、运行参数及处理效果,并估算了运行成本。结果显示:中试性能考核期间,各单元出水指标基本满足后续单元运行要求,产品水和结晶盐质量满足相关国标要求,可实现碎煤加压气化高浓废水零排放处理及分盐结晶,全流程污水总运行成本14. 53元/t。  相似文献   

4.
金云巧 《煤化工》2016,(4):18-21
煤化工废水难以处理,其末端的浓盐水处理问题尤为突出。介绍了煤化工浓盐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浓盐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应用,并结合应用案例,对其优劣性进行比较。就废水零排放问题,结合目前浓盐水处理工艺技术,对结晶盐的处置现状进行探讨,对煤化工废水及结晶盐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煤化工废水的处理现状,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初级废水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以及浓盐水处理。初级废水的处理是为生化处理作准备,而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的继续和补充,回用处理是将废水处理至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水质,浓盐水处理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最终环节。认为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是保证煤化工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同时,浓盐水处理过程中实现结晶盐的分质资源化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煤化工废水以其高污染性成为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又使得煤化工企业对水的重复利用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盐分含量高,处理难度大,是焦化废水能否实现零排放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焦化废水中盐分的来源和特征,然后分别介绍了主要的废水浓缩技术和盐分结晶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浓盐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浓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浓盐水中的盐分含量,降低后续盐分结晶的成本,常用的浓缩技术包括电渗析、纳滤、反渗透等。浓缩后的浓盐水需要进行盐分结晶分离,才能实现零排放处理。与混盐结晶相比,分质结晶通过纳滤分离不同价态离子,将废水中的NaCl和Na2SO4分别回收,可以实现盐分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处置成本。最后对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行业主要业务是生产煤化工产品。本文通过对煤化工废水来源及特点,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作综述,促进煤化工企业能够运用废水处理技术在预处理、生化处理、回用水处理以及浓盐水处理之中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刘威 《化工进展》2020,39(11):4643-4650
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资源更加丰富,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大势所趋。煤炭和水资源的逆向分布导致煤化工企业所在地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回用目标,需通过特定的近零排放技术工艺,将浓盐水进一步浓缩至盐结晶,产水全部回用,结晶盐外排作为固废处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煤化工项目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所采取的近零排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其主要由含盐废水膜处理单元和浓盐水蒸发结晶单元组成。采用机械蒸汽压缩循环、强制循环降膜蒸发、高效传热和盐种等技术,同时对蒸发结晶近零排放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装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工艺参数指标及药剂和能源消耗量均达到设计要求,产水水质达到优质再生水回用标准,实现整套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及废水近零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2)
煤化工中处理较为麻烦的是煤化工废水,其流程最后浓盐水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现在的浓盐水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膜浓缩技术,另外一种是蒸发技术。研究总结了国内和国外浓盐水的处理技术,分析得出其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废水要想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就要对其中的结晶盐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废水和结晶盐的处理技术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是协调生态环境与能源需求矛盾的关键。目前生化处理技术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处理系统容量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膜分离+分质分盐处理技术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回收盐资源,因此是当下最可靠的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分析了技术及应用现状,结合技术特点为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处理难点解决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献亮 《河北化工》2014,(12):129-131,142
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高盐废水,一般作为清洁下水直接排放,而近年来不仅仅要对其达标排放,还要最大限度地对其回收利用。简述了目前处理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的方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法和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重点介绍了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及其应用。提出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具有技术成熟、可处理废水范围广、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节能等优点,在处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上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电厂脱硫废水正渗透膜浓缩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浓缩(MBC)零排放技术在长兴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系统可将22 m3/h含盐水浓缩至1.5~2 m3/h,盐分浓缩至200 g/L左右后进入蒸发结晶系统,最终生成结晶盐,经过浓缩处理后的清洁产水作为电厂锅炉补给水回用。运行结果表明,MBC零排放系统运行良好,有效地保证了电厂的稳定运行,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废水处理问题是限制煤制天然气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酚氨回收单元是影响整个废水处理流程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已工业化的酚氨回收工艺,通过分析酚氨回收工艺,发现酚氨回收单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①总氨脱除效率低,氨产品中酚含量高;②萃取脱酚效率低。拟通过单元优化和工艺改造两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对酚氨回收工艺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①增加脱氨塔塔底再沸器的加热负荷,在脱氨单元加入足量或过量的稀碱液,增加脱氨塔塔板与塔顶之间的距离以及在氨精制单元降低第三级分凝罐的操作温度和增设碱洗罐;②寻求高效的萃取剂,在萃取塔之前增设CO2吸收塔。研究表明,上述优化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总氨脱除率,降低了氨产品中酚含量,并提高了萃取剂的脱酚效率。  相似文献   

14.
煤化工高浓废水因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低等特点受到环保行业广泛关注,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酚类和油类物质及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高毒性污染物,高效脱酚和深度解毒是该类废水处理的两大瓶颈。本工作从过程污染控制角度提出了酚油共萃协同解毒技术,配合研发的酚油联合脱除专用萃取剂IPE-PO,有针对性地处理云南某企业的煤化工高浓废水。用GC-MS检测了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并与工业应用广泛的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剂(MIBK)萃取体系进行对比。预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酚、氨氮(NH4+?N)、有机物的吸光度(UV254)平均脱除率分别为77.69%, 90.45%, 97.10%和82.19%,去除了大部分有毒污染物,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从原水中的101种减至74种,展现了该技术在处理有毒物质方面的优势。经生化和深度处理,废水COD从31000~37000 mg/L降至100 mg/L以下,UV254从197 cm?1降至0.5 cm?1,可直接排入污水厂,运行成本不超过10元/t。IPE-PO萃取剂酚油协同共萃解毒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上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絮凝沉降的方法,以硫酸为破乳剂,聚合氯化铝作无机絮凝剂,搭配使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将煤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显著降低了固体悬浮物含量和含油量。经加热蒸氨处理后,除油率达到85.5%,SS质量浓度降到25.9 mg/L,为生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较清洁的环境。因脱酚率不高,后续生化处理需配合采用酚氨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6.
韦朝海  廖建波  胡芸 《化工进展》2016,35(6):1875-1883
通过回顾性叙述煤干馏、煤制焦、煤制气、煤制油等方面的煤化工过程基本原理,分析了煤化工过程的产品方向,从煤的性质、工艺要求和技术特点介绍了煤化工过程产生污染物的原因。从煤制焦、煤制气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三废”的来源及其成分,其中,废气来自化学转化过程中未完全炭化的细煤粉及其析出的挥发分、焦油气、飞灰和泄漏的粗煤气、出焦时灼热的焦炭与空气接触生成的CO、CO2、NO2等,废水包括除尘废水、剩余氨水、酚氰废水、脱硫废液、煤气水封水等,废渣包括粉尘、煤尘、酸焦油、焦油渣、剩余污泥等。煤化工过程的气相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挥发酚、苯、苯并芘、CO、CH4、小分子烃类化合物等,液相污染物除了含有氨氮、氰化物、硫氰化物、硫化物、苯类、酚类及油分外,还含有大量苯并芘、萘等的多环芳烃和吡啶、咔唑、联苯、三联苯等的杂环芳烃化合物。煤化工污染表现为分布面广、组分复杂、高浓度、多相介质共存、环境风险大的特征,而煤化工废水则表现为高浓度/盐分、高污染(组分多)、有毒难降解、富氮缺磷的典型特征。文中指出煤化工过程与污染特征之间的关系的阐明需要科技工作者加深对煤的基本性质、转化过程原理、分离纯化原理、产品应用原理的全面认识,与此对应的技术与策略应当立足于对行业的资源-产品-经济-环境-社会作用链深度理解和有效的系统集成基础上,从规模、产品、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加强战略设计与逻辑创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9,(8):57-58
以飞灰熔融后脱酸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多级分步沉淀与树脂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去除水中重金属,并通过蒸发结晶回收含盐废水中的淡水,所得结晶盐制备融雪剂产品。结果表明,本工艺可实现高盐水"零排放",回用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且蒸发结晶所得结晶盐制备成融雪剂,解决了结晶盐出路问题,为脱酸废水处理工艺及资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钱宇  杨思宇  马东辉  崔培哲 《化工进展》2016,35(6):1884-1893
煤化工废水中以鲁奇炉和BGL炉为代表的固定床气化洗气废水氨氮和酸性气含量高,且含有高浓度生物毒性的酚类物质,COD高达20000~50000mg/L,形成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不同技术进行分析对比,阐述各酚氨处理技术优缺点和工业实施状况。分析表明脱酸脱氨再萃取脱酚技术效果较好,该工艺采用单塔脱酸侧线脱氨将废水pH调至中性利于萃取脱酚,采用新型萃取剂,提高多元酚的分配系数,总酚萃取回收率可达93%。文中详细介绍该工艺中关键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如塔的操作温度和压力、精馏塔内回流比、进料位置、萃取塔内相比、萃取级数等。最后介绍了该工艺在哈尔滨煤化工公司煤气化项目的废水处理实例,废水处理量为5000t/d。新流程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该工艺目前又在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图克化肥项目的煤气化废水处理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蒙古吉兰泰盐湖补水困难、二层盐硫酸根含量高、氨碱废液排量大后处理困难等技术难题,分别探究了二层盐饱和卤水混配氨碱废液制备液体盐工艺,以及氨碱废液混兑蒸馏水后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通过在线拉曼实验,测得该反应达到平衡需要1 h以上;探究了机械搅拌速率、化学反应时间、氨碱废液与蒸馏水混配比例等因素对液体盐氯化钠、硫酸根、钙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根和钙离子物质的量比为1∶1、25 ℃、300 r/min条件下,氯化钙和硫酸钠的反应过程是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二层盐饱和卤水混配氨碱废液制备液体盐工艺中,在相同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分离可获得优级液体盐;氨碱废液混配蒸馏水后直接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中,氨碱废液与蒸馏水体积混配比例为1∶(5.55~6.36)、25 ℃、300 r/min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分离可获得优级液体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