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家具造型设计中感知意象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语义差异法、意象尺度法、语汇数理统计等研究感知意象方法、技术手段及其相关研究,以及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造型元素与感知意象的映射关系。最后针对感知意象特征、双重感知意象、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家具造型设计感知意象研究的热点和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中国古典意象的起源发展和中国传统意象的发展入手,了解中国古典意象在服装中的文化意蕴,研究中国古典意象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创新、继承与发展。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意象的发展、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传统纹样在装饰性和造型方面为我们今天的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研究和探索传统纹样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的诸多可行性,使古代传统纹样在当今绽放新的光彩,真正的传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明式罗汉床感性意象与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明式罗汉床为研究对象,收集样本进行造型要素划分,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代表性家具样本15件。利用问卷调查选取感性语义词汇6组,以语义差量法将典型样本与感性语义词汇组成问卷,进行典型样本的感性意象研究,将受试者的感知意象定量化,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主成分因子,通过显著性T检验验证主成分因子感知度的显著性,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厚重-轻盈"感性意象评价值的回归模型,确定其感性意象影响要素,以期为传统家具造型设计特征的感知意象定量化提供方法依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指导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7000a的玉文化历史,和田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田玉首饰款式美丽典雅,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精华。分析和田玉首饰的市场现状发现,和田玉首饰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缺乏创新与特色。通过讨论制约和田玉首饰发展的因素,提出应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理念去挖掘和田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创作具有现代风格的和田玉首饰,摆脱单纯吉祥图案的艺术造型,以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和田玉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升文创灯具的创新性。本文结合意象仿生方法,指导文创灯具的造型设计,实现造型创新。首先以文创灯具为研究对象,从意象仿生概述和现有产品调研入手。按照意象仿生设计流程选取山水文化为仿生对象,建立被仿特征与灯具造型元素的映射关系。最终通过简化与抽象仿生对象特征,构建文创灯具产品模型。运用意象仿生方法对文创灯具进行创新设计,为文创灯具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件成功的艺术首饰,它的形态塑造、色彩运用、材料选择、工艺技法等装饰设计元素都要为表达这件首饰作品的意象性而服务。在首饰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个装饰设计元素与意象性表达的关系,学会如何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客观的“象”,并且将个人的创作思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首饰设计之中,以体现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珠宝首饰业的不断发展,首饰设计成了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通过首饰这一载体得以传承,设计师在设计首饰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适合个体的首饰。阴阳五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系。本文通过对阴阳五行基本哲学思想的分析,研究其美学层面上对中国首饰设计的指导,探索首饰设计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以"虚实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和"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并结合人的生辰,运用五行分类表,有针对性地对首饰的造型、色彩、材料和人文进行统一设计,把阴阳五行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以此适应珠宝首饰个性化和高品位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郑静 《中国宝石》2003,12(2):84-85
艺术首饰,指的是不受材料、工艺、佩带限制的,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质感的,阐述一定精神内涵的心理倾诉的首饰。它具有强烈的非规范性、偶然性和惟一性的特征,不适合批量生产;商业首饰,指的是在造型、色彩、质感方面遵循定的材料、工艺程序  相似文献   

9.
郑静 《中国宝石》2005,14(2):54-55
首饰艺术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注重艺术化和个性化的表现,首饰设计语言在造型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但材料的选择仍热摆脱下了传统的贵金属和宝石。从材料上另辟蹊径,成为现代首饰艺术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广西全州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的北部地区,以极具魅力的艺术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记录着桂北人民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文章从造型结构、题材种类、色彩运用和意象表达4 个方面对全州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并挖掘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以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性设计人才培养的目的,对中西方现代首饰艺术教育进行了比较与探讨。首先介绍了西方首饰艺术教育的特点:思维的开放性和个人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技法学习融于创作,以及理论学习等;中国首饰艺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快,不同高校的首饰艺术教育定位和模式不同,有的注重概念和思维的拓展,有的强调手工技法的训练,有的与市场的商业性紧密结合。根据包豪斯的艺术教育理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学生需要创意的自由和技法能力的扎实掌握。因此,学生自由选择艺术或商业、手工或科技的创作形式,使其创作思想突破封闭的空间激情飞扬,这才是现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鹏 《中国宝玉石》2021,(1):35-43,48
随着奢侈品、珠宝等贵重饰品的消费结构升级,越来越重视设计美感的消费群体与日俱增,在世界珠宝涌入中国市场的现况下,以玉饰为主的中式珠宝如何与之角逐,传统玉雕、玉饰能够引领潮流吗?在近几年中,中国玉饰的市场发展变化巨大,创新设计品牌不断涌现,玉饰市场的设计时代正在悄悄降临.一场玉饰设计的工业设计革命正在酝酿,传统玉雕人该怎...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的时代,天文题材已广泛地应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简单介绍了天文题材首饰在首饰设计比赛和品牌首饰系列的实例,分析了天文题材首饰的造型与涵义.将分析得出的3个要点"科技时代的浪漫和情趣、数理之美的充分体现、时代进步的精神与开拓未来的梦想",有选择地融入到个人的4款首饰设计作品中,并结合灵感来源与材料浅析了天文题材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天文题材首饰的设计要点,有助于设计者设计出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14.
编织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运用编织工艺可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饰品.编织艺术按照编织技法分为三大类别,在首饰、帽子、包袋、鞋靴等服饰品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编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创新给编织艺术带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由雅克·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由符号学分析而诞生的哲学思想。当代艺术理论中,借用哲学和符号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可以指导设计思维。在当代首饰的设计创作中,艺术家使用解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设计构思,起于但不限于绘画、产品设计等诸多行业。解构主义思想使得当代艺术首饰具有符号象征以及交互意义,尤其是在行为表达、关系美学层面尤为突出。同时,艺术哲学思想对首饰设计思维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多地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首饰艺术的各个方面: 材料的创新和选择、主题表达、工艺的完成及计算机高科技应用等与科学的关系, 揭示首饰研究不仅要研究其艺术性, 也要进行其科学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古埃及文明史源远流长,古埃及首饰更是古埃及文化和艺术的一个经典的缩影.在总结古埃及首饰的主要种类、特殊用途以及主要制作材料的基础上,对古埃及首饰文化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广告艺术的构成元素出发,探讨珠宝广告的表达技法和设计要素,并从心理的角度初步分析珠宝广告对受众心理的迎合与引导.  相似文献   

19.
错金工艺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工艺,在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首饰工艺既继承了传统的错金工艺技法,又发展了错金工艺效果的实现方式.主要从首饰制作工艺过程的角度总结了实现错金工艺效果的多种实现方式,即传统工艺法、金(银)汞齐法、银泥法、焊药法、焊压法、嵌焊法和铣槽嵌入法.这些方法丰富了传统的错金工艺,增添了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