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夹层对水平井挖潜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水平井技术在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 ,层内夹层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该文论述了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研究了夹层面积和剩余油富集厚度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 ,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胜坨油田厚油层内夹层分布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原型建立了概念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夹层条件对韵律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夹层渗透性较差、平面分布区域较大、层间局部射孔不对应等条件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影响较大,容易在靠近夹层底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夹层位于注采井之间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往往大于位于注入井或生产井附近;对于正韵律油藏,夹层的存在一般有利于开发,而对于反韵律油藏恰好相反。胜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考虑夹层的分布对历史拟合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F油田R厚油层内夹层人布模式及其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厚油层内夹层发育,可划分为3种分布模式:随机型,随机-确定型和确定, 不同模式体现了夹层在厚油层内分布的差异性。夹层阻碍重力驱替,降低波及体积系数,影响油田的采收率,但中以利用夹层采取选择性射孔,局部细分层系和封堵高含水层等措施挖掘剩余油,已在F油田稳油控水中发挥出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区水平井段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平井段长度和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整个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夹层是油层内的非有效储层,表现为物性差,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小于0.010μm2。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具有多夹层、多韵律类型的特点。夹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或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砂砾岩等。注水开发后,厚层内夹层是控制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合理调整层内注水结构和产液结构的基础。研究表明不同相带夹层稳定性相差较大,但只要合理利用夹层,就能缓解层内矛盾,提高厚油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大部分厚油层类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为明确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控制建模方法建立点坝精细构型地质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对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整体分散,局部富集;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顶部、侧积层遮挡部位以及井间水驱未波及区域;侧积层倾角、注水方式、侧积面曲率、侧积间距、井网以及侧积层连通性等因素均会对剩余油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侧积层倾角越小,连通性越差,侧积间距越大,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的开发效果越好.根据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可采取在其上部钻水平井、中部转换注水方式和下部调堵油水井的方式进行挖潜.  相似文献   

8.
以检查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储层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及岩性(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并按厚油层内部存储性和渗流性质的差异,建立起三级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进行学习训练,建立起原始含油饱和度、目前含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的综合定量解释,为高含水期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双河油田厚油层内夹层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通过分析双河油田储层沉积特征,沉积机制,结构和各种类型夹层的成因,总结出适合其特点的细分对比新方法。展示了厚油层夹层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厚油层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厚油层层内堵水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心资料、室内物模实验和现场动态监测资料均表明, 以厚油层发育为主的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综合含水上升到90%以后, 存在着严重的无效和低效循环。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探索厚油层层内堵水方法是特高含水期控制无效循环、挖掘剩余潜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减缓油田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速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LD油田为典型的厚层油藏,采用大套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为了提高油田采收率,该油田开展了早期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厚油层开发受重力影响以及在聚合物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为进一步研究聚合物驱后油藏剩余油分布状况,开展了室内岩心驱替实验。结合油藏属性,根据相似原则设计物理模拟参数,研究了不同韵律地层对早期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质韵律条件下受到重力分异作用,油层为底部水淹,而早期聚合物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重力分异作用,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生产井附近储层顶部;正韵律条件下受到重力分异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共同影响,底部高渗透层水淹,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顶部低渗透层中,早期聚合物驱能有效动用中、低渗透层中的剩余油,而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靠近采油井的低渗透层;反韵律条件下,水驱波及程度较均匀,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局部未波及区域,早期聚合物驱能进一步扩大波及程度;复合韵律条件下,水驱和注聚合物驱与均质韵律驱替状况类似,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靠近生产井的低渗透层。  相似文献   

12.
极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特征极其复杂,本文以中国东部某极复杂断块油藏为例,应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该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从平面,层间两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研究表明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存在于砂体边角部位,其次是井网不完善,井网未控制到的区域;纵向上,剩余油分布在层间渗透率较低的层位;整体来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渗透率非均质性强,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钻孔和熔蜡的方法分别制备了缝洞油藏定量模型和随机模型,并用两种模型进行全直径岩心驱油实验,研究缝洞型油藏中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密度差异和缝洞连接点位置决定溶洞中流体分布规律;一次水驱结束后剩余油包括油水密度差异形成的"阁楼油"、油水置换非瞬时性造成的"封存油"、溶洞不规则性造成的"角隅油"、缝洞复杂连接关系或者低连通度造成的"盲洞油"以及岩石润湿性造成的"油膜"。连接点位置越高,"阁楼油"含量越少;注入速度越低、原油黏度越小,"封存油"含量越少;溶洞形状越规则,角隅数量越少,"角隅油"含量越少;缝洞连接关系越简单、连通程度越高,"盲洞油"含量越少;水湿岩石表面"油膜"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大川中地区近期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结合钻井与盆地周边露头资料,探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不同时期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古隆起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发育震旦系不整合、古生界不整合、中生界不整合等重要区域不整合,根据不整合发育特征和剥蚀量,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雏形期、发育期、稳定埋藏期和调整定型期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整合控制了与古风化壳有关的古岩溶储集层的发育;古隆起构造演化控制了有机质热演化及油气运聚过程;古隆起形态变迁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与消亡。  相似文献   

15.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因此,认识剩余油分布,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模式及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机理,依据断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4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建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方式等控制。  相似文献   

16.
席状砂储层具有层薄和分布面积大等特点,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席状砂内部具有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且分布极为复杂.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和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将微观孔隙结构划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前缘席状砂储层内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中剩余油的形态及分布规律,确定了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填隙物及油水粘度比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郭肖  程希 《石油仪器》1999,13(6):9-11
润湿性是控制油藏中流体分布和流体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强烈影响同藏毛管压力、流体相对渗透率、水驱动态以及水驱效率。文章数值模拟方法着重研究了强亲水与强亲油情况下水驱油藏剖面上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并引入无因次变量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 ,系统研究了形成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提出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识别、分类及评价方法 ,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引用活度函数及层内差异等 6种数学方法在单井中识别流动单元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等 5种方法在剖面上识别流动单元。提出了流动单元定量分类评价方法 ,把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层划分为 3种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 ,它们各自具有相应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得到确定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 ,建立起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判别标准。把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研究紧密结合 ,研究剩余油在不同流动单元以及同一流动单元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揭示了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内在联系。预测了孤东油田馆上段储集层参数空间变化及剩余油的分布 ,指出不同流动单元的开采潜力 ,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参 5(窦之林摘 )  相似文献   

19.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状因子愈大,孔隙中存在剩余油概率愈大;对于水湿性储层,孔隙半径增大,形状因子减小,产生剩余油的概率反而增加。具有合适配位数的孔隙,驱油效率较高,较大或较小配位数情况下孔隙中都容易产生剩余油。无论是水湿、油湿还是中性储层,随着孔喉比的增大,总体上孔隙中存在剩余油的概率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