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桦木硫酸盐本色浆抄制不同紧度的纸页,分别检测其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和耐折度等机械强度.对紧度与机械强度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初步规律:纸张的四项机械强度指标都有随其紧度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只是变化的幅度、转折点不同.通过紧度的变化可以预知纸张机械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试几种不同紧度牛仔布的服用性能指标,分析了织物紧度对牛仔布服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18.2 tex纯棉纱为原料试织了6种不同紧度的织物试样,通过测试分析了织物紧度对其力学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织物的拉伸断裂和耐磨性呈波动增长趋势;撕裂和顶破性不断增大直到织物紧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测试了不同紧度、不同组织、不同厚度的大麻织物及相同规格的苎麻、亚麻织物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了大麻织物的紧度、组织、厚度、纤维种类对其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织物紧度增加,紫外线透过率减小;在紧度相同时,缎纹大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最好,斜纹次之,平纹再次之;大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强于苎麻、亚麻织物。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精纺产品,有不同的产品风格和手感要求,而要获得良好的产品风格和良好的手感身骨,织物的规格设计是基础。在原料、纺纱、织造、染整工艺条件确定后,经纬密度成为影响织物身骨手感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纱支不同组织的紧密程度不能用经纬密度这一绝对值来评定,必须引入紧度这一相对值。经纬密度、经纬密度配比、紧度、紧率等是设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同一织物,当其经纬密度之和不变时,使经密增大纬密减小,或纬密增大经密减小,它对织物的身骨手感有何影响,这时其紧度有无变化,本文将从紧度定义出发,通过数学计算推导出结论。 一、紧度 …  相似文献   

6.
以织物结构参数(即织物紧度和织物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模仿派力司织物的经纬紧度比,织造36种不同紧度、不同组织的PTT混纺织物样品,采用KES-F织物风格仪研究分析了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压缩性、弯曲性和表面性。研究结果表明:PTT混纺织物随紧度的增加,面料蓬松度下降,抵抗弯曲变形能力增强,滑爽度下降;PTT混纺织物组织的浮长线越长,织物受压缩变形、变曲变形后的回复能力越好;多种组织中,斜纹组织的表面滑爽度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织物紧度对功能性轻薄凉爽织物性能的影响.以Coolmax纱线、云母冰凉纤维与竹浆纤维的混纺纱和云母纱线作为原料,设计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凉爽功能的两组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紧度的轻薄织物,并对这两组织物的基本性能、凉爽性能及吸湿排汗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织物紧度对功能性轻薄凉爽织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织物总紧度为73.90%时,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相同经纬纱支、不同密度面料的折皱回复角,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折皱回复角与面料紧度、织造难度系数存在一定的关系,合理调整面料的经纬向紧度、总紧度,对提高面料的折皱回复角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产品设计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与经纬紧度比来决定化纤仿毛织物的成品(或坯布)紧度,是提高织物仿毛风格的关键。本文根据织物结构理论与产品的实际资料,对化纤仿毛织物的紧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简单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为了探讨真实描述平纹织物结构中纱线截面的几何形状,需要测量沿纱线中心线方向的压扁程度。设计并织造了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分别为34.72%、43.4%、52.08%的9块中低紧度布样,用Keyence数码显微镜获得布样上经或纬组织点图片,非破坏性地实际测量组织点不同位置处纱线直径。利用Excel和Origin软件对测量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绘制测量位置与压扁系数的点线图,分析沿纱线中心线方向纱线截面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紧度的织物中经纱或纬纱的压扁程度。发现纱线截面的压扁系数与组织点的中心位置距离呈现高度线性相关,距离越近,压扁程度越大;中低织物紧度条件下,紧度对纱线压扁系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经编间隔织物的拉伸特征,选取4种不同结构的织物进行拉伸试验,分析了各织物及其上下表面层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和拉伸曲线特征,解释了经编间隔织物的拉伸机制和三维尺寸变化规律,并从织物层角度讨论对拉伸强力和断裂伸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隔织物三维尺寸的变化在拉伸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断裂伸长较小的间隔织物表面在拉伸过程中会率先发生断裂;间隔层对间隔织物的拉伸强力和断裂伸长影响较小,但会延长间隔织物拉伸断裂过程;上下表面层的强力和伸长数值及其大小关系共同决定着间隔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烟叶抗破碎指数与烟叶机械加工性能的关系,测定了我国不同类型、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烟叶的抗破碎指数、抗张力、抗张强度和延伸率,并做了简单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抗张力、抗张强度和延伸率与抗破碎指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灰色关联度中以抗张强度最大,灰色关联度达到0.6561;延伸率最小,灰色关联度为0.6294,关联序为抗张强度>抗张力>延伸率.因此,用烟叶抗破碎指数表示烟叶机械加工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研究三组分长丝和短纤维复合纱线的拉伸性能与断裂特征,对不同捻度和不同组分线密度配置的三组分复合纱线在单纱强力机上进行拉伸实验,并记录其拉伸曲线。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三组分长丝和短纤维复合纱线的拉伸曲线具有明显的多峰特征,这种拉伸断裂曲线形态随着纱线捻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三组分复合纱线的实际拉伸情况,建立了复合纱线拉伸的力学模型,并在此模型中引入了新颖的滑块杆件,其数学解较好地说明了三组分复合纱线的拉伸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一平  龙海如 《纺织学报》2011,32(11):37-41
为研究影响纬编针织物双向拉伸性能的结构因素,采用国产双向拉伸测试仪对4个系列的纬编针织物进行双向等速拉伸测试,并对各参数变化下的应力与应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间原料的纬平针织物的拉伸曲线非常类似;常见的纬编组织,如平针、罗纹、双罗纹等具有不同的双向拉伸应力与应变曲线;相同原料、不同密度织物的双向拉伸应力与应变曲线...  相似文献   

15.
王来力 《非织造布》2009,17(6):33-35
通过设定不同的试样宽度、拉伸速率和隔距尺寸测试纺粘法PP非织造布购物袋接缝强力。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知,非织造布购物袋的接缝强力随着试样宽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拉伸速率和隔距尺寸对接缝强力测试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2个品种小麦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麦粉的蛋白质、粉质和拉伸特性等品质指标,及其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品质,并分析了小麦粉的品质特性与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CDBPS)品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小麦粉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总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5.14%和16.56%,球蛋白变异系数高达62.81%。粉质参数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变异系数等均较大,拉伸特性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20%。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含油量与总蛋白含量、面筋指数、麦醇溶蛋白含量,粉质参数的吸水率,拉伸特性的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和延伸度均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0.833、?0.833、?0.797、?0.736、?0.709、?0.722。外壳硬度和易碎性均与总蛋白、麦醇溶蛋白、吸水率、拉伸曲线面积和拉伸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外壳色度与湿面筋、面筋指数、麦醇溶蛋白和拉伸曲线面积也存在多种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挂糊油炸肉品糊粉小麦专用粉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和织制出几个不同结构相涤纶长丝的平纹织物,测试分析了不同几何结构相对织物撕裂和拉伸强力的影响,得出了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澳大利亚CSIRO的束纤维强力仪(SIROLAN-TENSOR)对蚕丝纤维进行了束纤维强伸性快速测试,并对拉伸曲线的合成、典型拉伸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隔距长度对束纤维强力相关参数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参量如断裂区域衰减模量(AM)。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造纸法再造烟叶与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分析了9个不同产区、等级烟叶样品和国内5个不同企业的8个规格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拉力、剪切力、摩擦系数,比较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和烟叶物理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造纸法再造烟叶纵向剪切力、拉力明显大于其横向剪切力、拉力,造纸法再造烟叶静态摩擦系数大于其动态摩擦系数;②造纸法再造烟叶剪切力、拉力明显大于烟叶剪切力、拉力,造纸法再造烟叶摩擦系数明显小于烟叶摩擦系数;③造纸法再造烟叶剪切力、拉力、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其真密度、截面纤维形态、表面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四步法三维玻璃纤维/环氧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破坏模式,对四步法三维玻璃纤维/环氧编织复合材料在准静态和高应变率载荷下的单向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运用间接分离式Hopkinson拉杆(SHTB杆)测试了应变率在800~2 100 s-1范围内单轴向上的拉伸性能,同时测试了材料在准静态下的力学性能,并与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做比较。结果表明:四步法三维玻璃纤维/环氧编织复合材料是应变率敏感材料;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其拉伸模量和最大应力都增加,而相应最大应力的应变则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