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射流冲击流化床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试制了一种可对颗粒物料进行连续与批式干燥的射流冲击综合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对颗粒物料射流冲击1二燥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了射流冲击干燥装置的结构参数、工艺参数与干燥机性能问的关系,建立了射流冲击干燥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石墨烯是单层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片状连续六角型的二维材料。它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高强度和硬度、几乎完全透明的晶体材料,只吸收2.3%的可见光,理想状态下的强度约为普通钢的100倍。在室温下的导热系数高达5 300W/(m·K),与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上限5 800W/(m·K)相当,室温下它的电子迁移率在1 5000cm2/(V·s)以上,高于一般的碳纳米管并高于硅晶体10倍以上,它的电阻率约为10-6Ω·m,低于铜和  相似文献   

3.
纳米碳管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致远  刘春燕 《材料导报》2000,14(12):31-32
对纳米碳管的微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作一简单介绍,对纳米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提出以纳米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4.
高电压、高容量、无记忆效应和循环寿命长是锂离子电池作为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的显著特点。随着3C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手机的智能化和轻薄化,用于3C产品的锂离子电池需要不断地提高能量密度。钴酸锂(LiCoO2)材料由于具有放电电压平台高、放电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的优势,一直是3C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除3C产品外,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电动自行车及其他电动代步工  相似文献   

5.
<正>一、概述新能源,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对改善环境污染和目前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直接供给的能源极其不稳定。因此,当其转化为电能时,无法满足用电需求,不能直接并入电网。储能技术,如电化学储能,已经较为普遍地被使用,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和铅酸电池。它可以有效地储存新能源所发电量,使其根据用电需求阶段性地并入电网,实现高峰用电补  相似文献   

6.
掺杂型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五种掺杂型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嵌入机理作一综述,同时提出,除了炭材料的改性以外,硼、硅、磷和矾等四种元素在炭材料中的掺杂也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能源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可望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电能的储存。电动汽车电池还面临重量、体积、寿命、安全、成本和系统可靠性等诸方面的挑战。评述了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石墨、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和隔膜材料等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正极材料的掺杂和表面修饰改性技术。并对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车辆和智能电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作为最有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广泛应用。然而使用传统电极材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不够高、耐久性差、成本高,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纳米碳材料的发展为设计适合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储能材料提供了机会。纳米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包括独特的形貌结构、高比表面积、低扩散距离、高电导率和离子导电性能、可控的合成和掺杂等优点。因此,纳米碳材料在高可逆容量、高功率密度、长循环稳定性和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碳材料普遍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电压滞后等缺点,且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取决于碳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解决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对纳米碳材料的形貌和微结构调控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2)通过异质原子掺杂改善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3)将纳米碳与其他储锂材料复合形成复合电极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多孔碳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纳米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归纳了纳米结构和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纳米碳的合成、电化学储锂性能和电极反应机理。本文还对纳米碳材料未来...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纳米LiCoO2、LiMn2O4及LiFePO4等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模板法及水热法等,电极材料的纳微米化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改善有着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介绍了碳纳米管(CNTs)导电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导电机理和作用。分别总结了CNTs作为导电剂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中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研究中CNTs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作为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材料,不仅具有安全、高效、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而且具备相对质量轻、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一系列优势,已成为新型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碳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和金属锂负极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在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纳米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制备工艺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在众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存在导电性差、充放电体积变化大等缺点。研究发现,纳米化可以在保持金属氧化物优点的同时克服其缺点,因此成为金属氧化物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期纳米金属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着重关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纳米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波加热技术由于独特的加热机理及加热快速均匀、节能高效、易于控制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微波加热在层状、尖晶石型及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认为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合成正极材料,在合成效率、电极材料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上,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都有一定的改善,并对微波加热技术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这对于推动正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兴  高国华 《材料导报》2015,29(13):1-11, 33
V2O5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适合于锂离子的存储,与传统的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阴极材料相比,表现出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功率密度,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备受青睐。但它自身的结构不稳定、电导率低,导致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值,且循环稳定性不能长期维持。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V2O5作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利用各种制备方法将V2O5制备成具有各种纳米结构的材料,如一维的纳米线、纳米管等,二维的纳米片,三维的纳米空心球、纳米花等,改善材料固有的形貌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增强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嵌入/脱出性能,提高储锂能力和比容量,同时通过掺杂改性等方法增强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使V2O5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可能。介绍了V2O5的晶体结构及其作为电极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不同的纳米结构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本文综述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金属及纳米合金、纳米氧化物、碳纳米管、具有纳米孔结构的无定形碳材料和天然石墨等)在负极材料方面的最新研发情况。纳米材料的特有性能使其可逆容量高于目前商品化的负极材料,但纳米合金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循环稳定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纯化成本过高,不宜产业化,同时理论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具有纳米孔的无定形碳材料制备温度低,容量也较高,但是对于产业化而言,循环性能和电压滞后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具有纳米孔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不仅容量高、制备比较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可望达到产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动力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在结构、组成方面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安全可靠性和功率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通常锂离子电池所具有的优点,同时功率密度也比较高,这些性能与目前已有的电池体系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越性。动力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当今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的理想动力之一。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化学组成比较多,在不同场合可采用不同的化学组成,本文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常见的一些负极材料及其研发近况做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率先开发出了碳负极材料,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充放电循环寿命,由此,拉开了锂电池实用性研究的大门。与传统化学电源铅酸、镍镉及镍氢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对环境友好等亮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无法满足现今各种消费类电子设备,尤其是储能设备及电动车对能量密度的需求。硅及含硅材料以其高达4000 mAh/g的比容量,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负极材料,近几年来,硅基负极的研究已有了很  相似文献   

20.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制备各种无机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技术.简要介绍了CVD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目前研究的各种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CVD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