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能源》2007,29(2):15-15
新编制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中国煤炭行业应从以下5方面加快科技创新: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煤炭资源高精度快速勘探技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煤矿重大安全隐患防治技术、煤炭洁净加工转化与利用技术、矿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加强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系统运行效率较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从清洁能源和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特性比较,分析论证了燃煤锅炉实施置换或技改并辅以相匹配的烟气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以重庆为例分析了实施方案后的节能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煤粉和水煤浆燃烧技术是当前燃煤工业锅炉实现节能减排最现实可靠的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目前,我国的洁净煤技术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4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业委员会任彦波认为,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是方向也是趋势,但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现状及经济生活水平现实条件下,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好煤配好炉"是目前解决民用煤燃烧污染治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好煤配好炉"是民用散煤燃烧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好煤"即优质煤炭、洁净型煤等,"好炉"即节能环保型高效炉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煤炭加工、燃煤发电、煤炭深加工等方面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从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走出去"的现状,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潜力,提出应继续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其进一步"走出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炭的低碳化转化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发展的无节制给世界气候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减低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随着2003年前后出现的“低碳经济”概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存在着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特点,认为在我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势在必行。由于能源消费结构和资源禀赋特点的不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和途径也有差异。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能源技术涵盖了从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到节能等领域。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实质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利用,特别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目前发展低碳能源技术重点在于煤炭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并认为,在我国实现低碳的现实之路是发展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应坚持能源资源来源、生产技术和终端利用的多元化,注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由于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煤炭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为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又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煤炭成为我国不能“呼吸”的痛。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煤化工分院副院长陈贵锋认为,在内在要求和外部压力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要减少煤炭对大气的污染,需做到三点:一是终端用户少用煤,即加大煤炭清洁转化;二是终端用户用好煤,即提高煤炭质量;三是终端用煤设备必须清洁高效。  相似文献   

8.
煤炭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能源,但是在它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却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文章试图从洁净煤技术等燃煤污染控制技术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设想,希望能够为今后深入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污染严重不可再生型的能源,尽管对其进行开发可以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所以为了满足我国能源发展的需求,亟需研发一种清洁低污染的高效利用的能源。通过研究得到,煤化工学科可以为我们研究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需要科学的认识和开发煤化工,进而不断地完善煤的清洁和高效利用技术。文中分析了煤化工与煤的清洁利用关系,并根据当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煤炭高效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煤炭领域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本文主要围绕发电、工业锅炉、煤化工三大用煤领域阐述煤炭提质加工技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工业锅炉洁净燃煤技术以及新型煤化工技术等低碳化途径的碳减排潜力和发展态势,为煤炭领域如何依托洁净煤技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煤炭是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流化床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是一种高效洁净的煤炭利用方式。文中主要以某电厂300 MW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有条件,提出实施煤热解燃烧分级转化多联产改造。从而真正实现了煤的分级综合利用,提高了煤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系统整体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核电是一种安全、低碳、功率密度高、可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具有高效和CO2等化学气体零排放的优点。从中国核电站建设政策推进,核电站安全性,核电技术特别是中国“华龙一号”和小型多功能模块式压水堆ACP100“玲龙一号”核电站技术的建设、运营和效益等各方面在内陆建站的概况,利用核电和H2对有关产业实现CO2超低排放和零排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山西作为内陆省份煤炭大省,煤炭外输,发电用煤,钢铁、水泥、陶瓷和氮肥生产等工业耗能耗煤量巨大,CO2减排压力巨大。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能源革命排头兵,就要清醒认识能源革命就是要革矿物石油和煤炭用作燃料的命。而当今唯一能大规模代替石油和煤炭燃料,CO2零排放的新能源——核能,具有独特的、其他能源不可取代的优势。因此,要积极开展有关核电的研究,其中重点在开始研究筹办核电站。  相似文献   

13.
正业内人士指出,散煤治理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制约散煤治理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因素主要是概念不清,规划缺失,散煤替代成本高,关键技术不成熟,市场环境待优化,监管成效难保障等。多个省市都已出台相关方案和计划一般来说散煤主要是指小锅炉、家庭取暖、餐饮用煤等民用煤,民用煤主要分为无烟煤和烟煤。目前,价格便宜但污染大的烟煤仍是广大农村散户使用最多的煤种,使用量占到七成以上,而且有相当数量是劣质烟煤。2015年,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4.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煤矿通过调整生产工艺 ,开发洁净能源技术和发展矿业废渣综合利用项目 ,彻底改变了煤矿污染大户的不良形象 ,成功打造出一个绿色新矿山。良庄煤矿年产原煤 15 0 0kt ,为了生产低灰低硫的“绿色”煤炭 ,减轻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这个矿实施洁净开采方案和改造煤炭洗选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 ,每一层煤设计单独的运煤系统、单独的煤仓 ,对不同采场不同品质的煤炭产品严格质量控制。在煤炭加工中增加旋流器无压给料重介质洗选工艺 ,取得理想效果 ,生产出灰分小于 6 %、硫分低于 0 .7%的低灰、低硫“绿色”精煤 ,成为客户…  相似文献   

15.
煤炭气化是实现中国煤炭洁净利用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因酸雨而提出的控制SO2污染是洁净煤技术的主题。煤转化是实现中国煤炭洁净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煤气化和煤气化联合循环是应当首先考虑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抛开不用不符合现实需求,因而只有转为清洁高效利用。主要污染来自于煤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安全总局煤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佑国表示,虽然煤炭因为当前的空气污染而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不可否认,正是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低能源价格支撑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我国90%以上的能源资源是煤炭,能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创造了令世界艳羡的经济奇迹的同时,其环境却发出了“灰色”预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已刻不容缓。治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首当其冲的是控制煤炭消费,比如,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电厂用煤已占比煤炭总用量的50%以上。因此,我们既要控制煤炭产量,同时也要控制火电容量。  相似文献   

18.
<正> 自从国家提出“以煤代油”、“以煤为主”、“节能为重点”等能源政策以来,煤炭利用技术已开始受到重视。但是,不论从当前和长远情况看煤炭利用对经济发展是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世界煤炭研究会(我国是其成员国)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煤炭是世界通向二十一世纪的桥梁。为适应目前到2000年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既使中等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治理大气污染,在山西省主要是治理二氧化硫污染,以阳泉市为例,分析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提出了治理二氧化硫,政府应加大政策推动力度,以燃煤电厂为治理重点,要采取先进脱硫技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能源问题与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的,清洁的能源技术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此介绍了IGCC相比与其他洁净能源技术的优点和技术特点,以及各国对此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