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王健良 《压力容器》2002,19(2):34-37,9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合成氨装置空分工段引进的切换式换热器上封头和接管连接部位进行应力分析、疲劳计算。经过计算发现该部位,如果只校核单个设备,强度无问题,但由于3个设备捆在一起引起附加应力,使其疲劳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失效的换热器管进行金相、断口等分析,确定管束开裂失效主要是应力腐蚀所致,然后又从金属学、工作介质、换热器结构、操作和维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及有关计算,综合地说明了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失效的原因,从而较全面地对管束进行了失效分析。这一分析为改进设备结构,保证正常生产及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陆卫东  王兆伟  沈文明 《压力容器》2005,22(8):46-49,28
POP装置换热器在使用10个月后,膨胀节就开裂泄漏。通过取样进行化学成分、金相、电镜扫描及其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发现,由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是导致这种开裂的根本原因,而避免氯离子的结聚是解决膨胀节开裂失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湘秋 《压力容器》1989,6(6):88-88,38
1.管板环焊缝开裂分析1985年,湖南宁乡氮肥厂安装了一台Φ1400夹套式换热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该设备使用一个月后,经取样分析,发现管内半水煤气中的CO含量高达9%,而正常情况下,CO含量在3%以下。这说明换热器内有泄漏,致使管程的混合气进入壳程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种波纹板式换热器,改变其板束放置方式和折流板切口方向建立4种不同结构实验模型。利用Fluent分析壳程流体传热性能,得出板束竖直放置—折流板水平切口模型换热器压降ΔP最小;忽略压降损失时板束竖直放置—折流板垂直切口模型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ho最高;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前者ho/ΔP最高,传热性能比其他模型增高40%以上,该实验对同类产品设计研究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岳阳纸业集团公司制浆车间的双程列管换热器管壳膨胀节,在165℃、0.90MPa的蒸汽作用下运行近3年后出现开裂。裂纹沿周向发生在碟形膨胀圈的圆转角部位,必须更换或修复。更新一台列管换热器除需花费近20万元的直接费用外,还因订货周期长而造成极大的停产损失。因此,决定进行现场修复。 一、双程列管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加氢反应器氢致开裂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高温高压气相充氢试验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来模拟计算钢中的氢扩散及氢浓度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的冷却过程对材料氢致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大,残留的氢浓度越高,加氢反应器越易发生氢致开裂。  相似文献   

8.
靳遵龙  董其伍  刘敏珊 《压力容器》2007,24(8):25-27,42
随着污垢在传热表面上积聚,换热器流道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摩擦系数增大,并且流体的流通截面积减小,引起流体流速增加,压力降增大。建立了换热器壳程单元流道模型,对计及污垢影响下的壳程压降进行了试探性的分析及讨论,研究并确定了换热器污垢影响最小化因素,为设计、操作换热器时降低污垢带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锆(Zr)及其合金因其在高压/高温水环境中的力学和化学性能、高剂量中子辐射下的结构稳定性和中子透明度,而被广泛用于核燃料包壳材料及其他核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福岛核事故后,锆合金的腐蚀和吸氢行为成为耐事故核燃料包壳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文中概述了锆合金氢化物的形成,并综述了3个因素对氢在锆合金中固溶度的影响,以及锆合...  相似文献   

10.
王平花 《中国机械》2014,(6):253-254
换热器通过大量的接管与外界相连,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这其中包括管程的进出口接管和壳程的进出口接管,接管开孔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换热器筒体的力学性能,有可能对设备安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接管受到的内外压力越复杂,越大,将对换热器筒体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接管内通常流动相同温度的流体,外表面也有保温措施,所以热应力在接管开孔处一般可以忽略。本文选取了壳程出口端开孔接管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接管对换热器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管壳式换热器温度载荷下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天丰  林兴华 《压力容器》2004,21(1):11-13,17
对一个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温度和压力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并对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响应做分类研究 ,然后对结构进行改进 ,作同样的分析。比较这些结果 ,得出考虑温度载荷作用下的换热器强度校核的规律和结构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三维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受力情况,建立了其合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先分析了结构部分的温度场,发现其各个部分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可能产生较高的温差应力;再补充其它载荷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得到结构的位移和应力。总结了结构主要部位的受力特点和规律,对其进行了强度校核,发现结果同对称换热器结构的受力有相似之处,同时还对未来的结构改进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国内某石化公司百万吨/年乙烯项目-EO/EG装置中的换热器-循环气冷却器是国产首台换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管壳式换热器,该设备结构尺寸大大超过了GB151标准的覆盖范围。工艺专利商对设备在标准选定,材料选择、结构确定、强度计算、检验要求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为此,该设备的制造商在完成国产化设计工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设计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流体机械》2013,(4):38-42
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工作量大、效率低,设计方法比较粗糙,设计偏差较大。本文基于VB6.0编程语言,使用分段设计方法,开发出了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软件,该设计方法将换热器按照管壳程结构分为有限个单元,根据工艺条件,求解单元温度分布,依次对每个单元进行设计,进而完成整台换热器的设计,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介质物性随温度变化对设计的影响,设计结果与HTRI对比,误差很小。本软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型设计,也可以以总传热系数与总压降的比值K/ΔP为评价标准,选取性能最高的换热器结构,完成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进行了分析,并对它的传热强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微型换热器瞬态传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中 《压力容器》2011,(9):26-29,36
以用于芯片冷却的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其在热负荷按指数型和周期型变化情况下的瞬态传热.根据获得的换热器温度场、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分布,比较了纯铜和氮化硅复合物两种材质对换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铜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铜换热器在稳态工况下散热性能优于复合材质换热器,但瞬态分析显示,氮氧化硅复合物在结构...  相似文献   

17.
壳体膨胀节失效的固定管板换热器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丽莉 《压力容器》2003,20(7):48-50
论述壳体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换热器,因其膨胀节破坏而失效的修复方案,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给出相应的更换膨胀节方法,通过设计计算确定相关件的结构尺寸,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修复,使失效的换热器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快速恢复使用功能,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修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某柴油加氢换热器发生腐蚀,为了找到腐蚀发生的原因,对腐蚀产物、油品、综合全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该设备空放,引起点蚀严重,并且壳体下部冷凝水比上部要多得多,故壳体底部腐蚀比上部严重:另外,由于管材材质316不锈钢比壳体347不锈钢材质多含2.5%Mo,故管材比壳体抗点蚀性能大为改善,腐蚀轻。论文最后分析了设备继续运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紧凑型板壳式换热器,导流结构的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对常用导流筒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发现存在严重的物流分配不均现象。介绍了一种新的导流结构,流体动力学分析显示该结构可显著提高流体进入内筒的均匀性。将流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相结合,介绍了基于ANSYS—APDL的优化过程,以流体不均匀性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合理的优化数学模型,获得最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胡锡文  林兴华 《压力容器》2004,21(10):26-28,22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 ,在操作工况下 ,对管壳式换热器在压力和温度载荷共同作用下进行强度分析。根据其应力分布特点 ,分析压力与温度载荷对管板产生的影响 ,并考虑温度载荷单独作用下对管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