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8位MCU是低端市场的主流,32位MCU增长最快,而16位MCU受到8位和32位产品的双重挤压,处境尴尬.但近几年的发展表明,16位MCU应用,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各大MCU厂商如Microchip都加大了在16位MCU的推进力度,利用大奖赛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增,MCU前景开阔。根据In-stat/MDR的调查预测,2002~2007年全球MCU单位出货量将以每年8.74%的复合增长率增加,然而另一方面,由于MCU价格的下跌则使营收增长受到影响,因此各厂商无不积极为MCU开发更高集成度、多功能的特性,其中以8位与32位MCU的发展最受瞩目。在厂商的努力之下,32位MCU已逐渐摆脱桎梏,陆续被需要高效能的应用采纳,在产值与产量上都有明显的增长。在本期“封面故事”专题中,我们不仅对各大MCU供货商的发展有详尽的报导,更深入剖析了32位MCU架构及开发工具的技术要点以及8位MCU朝高集成、多功能方向  相似文献   

3.
MCU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器件,它集成了CPU、片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信号采集、控制等电路.随着应用设计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32位MCU将逐步取代8/16位MCU,占据主要市场.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32位MCU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针对国内本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该产业的技术壁垒,并提出相应的攻克路径,以推动国内32位MCU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32位MCU性能差异 微控制器(MCU)领域如今仍由8位和16位器件控制,但随着更高性能的32位处理器开始在MCU市场创造巨大收益,在系统设计方面,芯片架构师面临着PC设计人员早在十年前便遇到的挑战.尽管新内核在速度和性能方面都在不断提高,一些关键支持技术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性能瓶颈.  相似文献   

5.
虽然16位、32位MCU不断以逐渐降低的价格涌向市场,但市场对8位MCU的青睐似乎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来自多个市场调研机构的资料都显示,在未来几年内,8位MCU市场仍将稳步增长,这也使很多MCU业者继续在8位MCU领域深耕细作。盛群(Holtek)半导体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加快设计者从8位/16位MCU向32位转变的步伐多年来,围绕着8、16和32位MCU应用市场趋势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因为性能、成本的定位不同,它们分别有自己面向的市场,短期内不存在谁会取代准的可能随着32位MCU成本和功耗的不断优化,性能的不断提升,在很多对成本和功耗要求苛刻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Ramtron International向全球发布其高速的8051内核MCU——VRS51L2070。高达40MIPS的速度和诸如DSP计算等丰富功能使得8位MCU在功能和速度上都能赶超16位MCU。  相似文献   

8.
MCU厂商往往会越过16位MCU直接开发32位MCU,而8位MCU量产又在不断增大,16位CMU在价格上敌不过8位MCU,性能上又容易被32位MCU所替代,再加上32位MCU价格迅速下跌,使16位MCU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美国微芯和赛普拉斯把MCU的重点放在8位MCU上,微芯于2004年4月销售出第30亿块8位MCU,1999年销售出第10亿块8位MCU,2002年春销售出第20亿块8位MCU,表明8位MCU深受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意法半导体(ST)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MCU)给MCU市场带来了新的设计自由度,重塑了MCU市场,ST大中国区微控制器产品部高级技术经理梁平指出,ST的MCU产品重在8位和32位,意在通过提升8位MCU的性能和降低32位MCU的价格来占领16位MCU市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126-126
车载电子系统通常都通过微控制器(MCU)来处理汽车上的仪表控制板、车门(车窗)控制以及其他电子式油门控制器中系统模块,MCU也随着车上设备及应用产品设计日趋复杂化。车内外众多外围设备如电动车窗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都由8位MCU来负责,对于更高端的车载电子设备如汽车安全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8位MCU的处理运算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衍生出许多解决方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16位、32位,甚至是64位MCU,来增加高端车用电子设备的速度及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子商情》2006,(7):83-83
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FRAM)和集成半导体产品供应商及开发商Ramtron International向全球发布其高速的8051内核MCU—VRS51L2070。高达40MIPS的速度和诸如DSP计算等丰富功能使得8位MCU在功能和速度上都能赶超16位MCU。  相似文献   

12.
上期(5月上半月P108)介绍了以32位微处理器为主的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动向。谈到一些权威调查机构认为8位MCU的发展速度已趋于平缓,8位MCU的总营收甚至还有所下降。因此,许多处理器厂商勇于向高位攀登。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8位MCU的市场总量毕竟还是很可观的,很多8位MCU厂商对此领域仍痴心不改,不断地革新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当今网络、无线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还有一些高端MCU厂商加盟到8位大家庭来。从笔者最近的采访中可看出,当今的8位MCU往往突出有闪存功能,存储量越来越大;并把很多外围模拟功能集成进来;供电电压更低(3.0V);除…  相似文献   

13.
微控制器(MCU)产品应用领域日趋广阔,从通信基础设施,到手机、家电、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都能看到MCU的身影。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MCU市场中,32位MCU产品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家厂商争夺的热门市场。  相似文献   

14.
MCU在SoC与SiP上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简称MCU)又称为单芯片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根据WSTS的定义,MCU是不需其它辅助电路而能独立执行运算之装置。根据此定义,WSTS将微控制器分类为4位、8位、16位和32位等四大类。MCU主要是负责系统产品中控制功能的IC组件。当目前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等目标发展加上开发时程日益缩短,关于MCU的架构可参考图1。  一颗MCU几乎就是一台微型的计算机,因为它包含了完整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如图1所示。目前范哲豪图1:MCU基本架构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3/12)电…  相似文献   

15.
8位MCU诞生至今已近30年。不管16位、32位MCU在中高端嵌入式应用中不断扩大,但是8位MCU仍是低端嵌入式应用的主力军。据Semico调查报告,2003年8位MCU占MCU总发货量的58%,销售收入的40%,仍然是MCU市场的主导产品。在未来几年中,虽然8位MCU总销售额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当业界还在为到底是8位、16位、还是32位MCU更有发展潜力而争论不休时,那些专注于MCU技术的厂商们仍然埋头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市场策略的谋划。去年10月,8位单片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Microchip宣布进入16位市场,因为它看到16位MCU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近日,以做MCU起家、主推8位机的ZiLOG推出其32位MCU战略,但它声称主攻安全及销售点(POS)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6,(4):107-107
8位MCU在功能、性能、外围器件等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其依然占据着很多嵌入应用市场,特别是在消费电子与工业领域,这也正是很多MCU厂商都紧紧盯住这块市场的原因。近日,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IC厂商Silicon Labs宣布进一步扩大其8位MCU产品线,以增强其在消费类和工业市场的竞争力度。  相似文献   

18.
最近面市的32位MCU具有包括闪存、ADC和其他功能在内的一整套集成外设,而且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这些新型的MCU为家电应用、消费电子产品和网络安全应用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与16位MCU相比,32位MCU在价格上仅高出一点点,但却可以在很多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低功耗应用领域,许多基于RISC结构的32位设备的功耗仅与16位MCU相当。而且,这些MCU的封装也更小,在许多空间受到限制的应用中,元器件的尺寸和功耗将不再是应用的障碍。大多数新型的32位MCU是基于RISC结构设计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基于CISC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Freescale的MC9S08JM16系列MCU是低成本、高性能的8位HC808产品家族的成员。该家族中所有的MCU都采用增强型HCS08内核,具有多种模块、内存容量、内存类型和封装类型。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与封装》2010,10(3):45-45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MSP430微处理器(MCU)ValueLine,能以8位MCU的超低价格实现16位MCU的出色性能以及业界领先的超低功耗,可充分满足8位产品市场不断提高的性能和效率要求。起价仅25美分的ValueLine可确保8位产品的开发人员不再因价格问题而降低性能、电源效率或可扩展性。根据产品发展规划,TI将在今后15个月内推出超过100种M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