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压电器》2013,(7):100-103
输变电设备的带电检测技术作为状态检修工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经纳入到国网公司的常规检测体系中来,是对电力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有效技术手段。笔者介绍了GIS设备内部常见缺陷、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现场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一起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GIS设备上的典型应用,成功发现了设备内部存在的绝缘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最终找到了缺陷原因并进行了现场处理。通过介绍表明,对GIS设备进行带电检测,能够在缺陷早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现象,并根据检测结果有效地指导设备的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外界干扰在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中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长间歇性、潜伏性局部放电的误判,避免因绝缘击穿而导致的设备故障停电.文中对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的放电特性进行研究,在现有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便携式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完成设备内部不同频带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与放电缺陷的初步定位,而且在云端可以完成局部放电缺陷发展状态的动态跟踪.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所设计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可以完成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长期跟踪,并通过实时的数据更新、在线数据分析,可以为异常设备绝缘状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带电检测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长间歇式、潜伏性局部放电通常定位为外界干扰,而在线监测易受多源放电以及背景噪声的干扰,导致该类缺陷易发生漏报。在现有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技术设计了一套间歇式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将不同频带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多频段联合定位的方法完成内部放电缺陷的初步定位,而且具有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功能,给出设备内部放电类型。试验结果证明:基于云平台的间歇式局部放电系统可以完成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长期跟踪,通过实时检测数据变化、在线数据分析,为异常设备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  相似文献   

4.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缺陷的有效方法,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介绍了GIS设备内部常见缺陷、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原理,通过一起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750 kV GIS设备上的应用,成功发现了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最终找到了缺陷原因并进行了现场处理。通过介绍表明,对GIS设备进行带电检测,能够在缺陷初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开展设备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更有效在现场开展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时准确发现设备内部缺陷,特别是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缺陷,文中研究了基于特高频时频定位分析的GIS局部放电综合定位方法。将多通道时延定位法和多通道小波时频分析法联合应用,通过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时域和频谱变化特征,结合设备内部结构、装配工艺等情况,实现GIS局部放电综合精确定位。该方法在某500kV变电站220kV GIS带电检测中进行了应用,精确定位一处盆式绝缘子表面放电缺陷。表明文中研究的基于特高频时频定位分析的GIS局部放电综合定位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GIS内部缺陷,针对性指导设备检修工作,缩短检修时间,有效提高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和X射线成像检测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支撑绝缘子内部放电缺陷综合诊断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现场应用研究。以某110 kV GIS为例,利用特高频法对运行中的GIS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在检测到异常信号后,通过干扰排除和多通道信号时延定位确定缺陷位置、缺陷类型。对于支撑绝缘子内部放电缺陷,利用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对缺陷情况进行确认,从而实现缺陷综合诊断,指导设备检修。  相似文献   

7.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文中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kV变电站110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了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本文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 kV变电站110 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利用35 k V智能试验开关柜,在其内部设置高压导体尖端缺陷,运用脉冲电流法和暂态对地电压法(TEV)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并通过TEV法进行局部放电源的定位。经现场实际应用可知,脉冲电流法和TEV法是检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有效方法,且两种方法需要配合来综合确认;脉冲电流法抗干扰能力差,TEV法抗干扰能力强,对局部放电源准确定位和能够不停电检测局部放电。  相似文献   

10.
分析GIS设备常见绝缘缺陷和诱发原因,探讨特高频检测原理和定位方法,结合实例对检测流程、分析思路进行介绍,为GIS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文中运用特高频法对一起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进行检测,通过时差法、声电联合法精准定位放电源,并结合超声波法、气体组分分析、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手段对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证明了特高频法能够有效地发现GIS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缺陷。  相似文献   

11.
采用声电联合法的GIS局部放电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现有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定位技术中UHF法和超声波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声电联合法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通过在GIS装置中置入金属对地悬浮电位及自由金属颗粒模型的人工模拟缺陷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变电站用声电联合定位法进行了实测。试验研究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局部放电的超高频和超声信号并对两类信号进行比较分析,能更加有效地排除现场干扰,实现运行中GIS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并对绝缘缺陷进行准确定位,特别是对于绝缘子附近的缺陷,通过确定绝缘缺陷所在的气室及其具体位置,提高了设备检修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GIS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局部放电是导致GIS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起GIS母线支撑绝缘子局部放电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特高频检测法判断局放类型,介绍了特高频时差法定位原理及利用脉冲时延定位法对GIS缺陷进行定位,通过对异常设备的解体检查,以及解体后通过X射线扫描验证,准确发现GIS母线支撑绝缘子存在的气隙缺陷,为GIS设备局放缺陷检测、诊断、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一起特高压站11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支撑绝缘内部气隙放电缺陷案例。该缺陷由技术人员在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上发现,现场综合运用特高频法、超声波法,结合设备内部结构,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及定位。在将设备返厂解体检修中,结合脉冲法局部放电试验及3维CT断层扫描技术,对缺陷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诊断,指出绝缘支撑筒内部气隙是本次局部放电异常的根本原因。结合本次局部放电异常案例分析,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绝缘件生产、质检和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带电检测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发现的一起GIS柱式绝缘子内部气隙放电缺陷的定位与分析过程,首先利用特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结合谱图特征对放电类型进行了确认;随后利用高速示波器各通道信号到达的时延同时结合设备内部结构,对缺陷位置进行了精确定位;最后对异常位置绝缘件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及局部放电测量,发现其内部存在气隙缺陷,放电量严重超标,证明了定位分析的正确性,并对局部放电特征随施加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了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GIS绝缘缺陷的诊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GIS局部放电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波法在新安装GIS交接试验及故障处理中现场实际应用。提出根据GIS结构形式来确定局部放电测试时的试验电压和时间,延长交流耐压时间,加强局部放电测试密度,以弥补交流耐压试验的不足;以悬浮屏蔽类缺陷为例,根据超声波局放信号特征进行放电源定位、数据分析及故障类型判断分析,通过对GIS故障设备解体检查验证故障诊断的正确性。现场经验为GIS设备超声检测技术的推广和缺陷诊断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首次利用局部放电检测设备检测东北地区在运高压电缆线路内部缺陷并进行解剖验证。在66 kV华裕右线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发现2号接头存在局部放电,定位信号来自A相接头。根据测试结果,对2号A相接头进行更换,对接头进行解剖,发现接头内部存在明显放电痕迹。此案例证明,局部放电检测设备能够检测运行电缆中存在的放电缺陷,是一种有效的检出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起220 kV母线支柱绝缘子内部放电击穿故障,进行了定位和故障原因分析。通过分析SF_6气体分解产物,确定了故障气室;通过绝缘子电气、机械、片析等试验分析,判断本次绝缘子运行中放电故障原因为绝缘子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缺陷,在长时间运行电压作用下微弱局部放电逐步累积使绝缘子缺陷扩大,最终导致放电击穿。对GIS设备运维检修工作提出建议,以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GIS中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的超声波检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为了研究超声波法在GIS中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在实验室以一段220 kV电压等级的GIS母线腔体为试验对象,设计和模拟了GIS中典型的局部放电模型,使用超声波方法对其放电信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缺陷类型的超声信号在波形、幅值和PRPD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GIS腔体不同位置的检测,可以精确的定位出缺陷位置。研究表明,超声的方法在检测GIS局部放电信号时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精确的定位,检测结果为今后对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GIS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缺陷定位采用的特高频、超声波定位方法均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平分面法,受GIS设备传感器检测位置、信号传播路径的影响,导致常规TDOA声电组合定位法定位偏差较大。通过超声波、特高频传感器的声电联合定位建模、求解完成局部放电缺陷的高精度定位。试验证明,GIS设备带电检测过程中采用声电联合定位法的定位精度较现有声电组合定位法高,适用于GIS内部局部放电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110 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技术检测电缆绝缘潜在性缺陷的有效性,以及积累该项试验技术现场应用经验,在高压大厅进行了110 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放电仿真模型局部放电振荡波模拟试验,并进行该项技术对试验电缆破坏性的比对研究。试验表明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技术可检测并定位电缆终端较明显的局部放电缺陷,但对于半导电尖端较小的模拟缺陷,则无法检测到局部放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