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商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为目的,研究大数据课程体系,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能力需求,整合和优化该专业计算机课程,构建以大数据分析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议将大数据分析思维贯穿到电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电脑》2019,(23):233-234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社会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岗位的需求巨大,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基于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专业基础+专业核心+项目实战"大数据课程体系,对大数据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旨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朱翠苗 《软件》2014,(8):69-71
针对高职专业建设"各自为家"造成的瓶颈问题,以高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为例,提出了专业群协同建设的方法,分析了专业群协同建设含义,从专业群的协同创新课程体系、协同工作机制、"扁纵结合"师资队伍、专业互融共享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协同建设专业群,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胡丹 《互联网周刊》2022,(24):13-15
校企协同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而大数据技术是促进校、企、政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构建了由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交流共享机制、人事管理机制构成的由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了湖北省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驱动协同创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结合大数据平台的教学实验方法,介绍大数据平台建设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并对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总结,给出大数据专业需求的实践类课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国内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具有行业特色和可持续竞争力的大数据卓越人才的建设目标,阐述如何构建贯通式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实验环境,培养师资队伍以及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健全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代表,给IT界和教育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依据目前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和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未来可能从事的就业岗位分析,提出以工科思维对该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全面的探讨与改革,并以国外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为主线对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制定、实施及运作过程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在广泛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重视。针对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科定位,需探索适合大数据类专业建设的模式和配套的课程体系。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该专业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以围绕项目的学习实践,注重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培养,构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培养模式并优化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关研究工作可为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各大枢纽机场累积了海量的航班协同保障数据,挖掘其中潜在隐藏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机场航班协同保障业务规则及航班协同保障数据的特征,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挖掘隐藏在航班协同保障数据中的知识,进而借助其优化航班保障流程,提升机场服务保障质量。通过实例验证,关联规则算法能够较好地发掘隐藏在航班协同保障数据中的潜在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中能够为优化航班保障流程、提高航班准点率、提升机场服务保障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尹波 《计算机时代》2021,(7):98-100,10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门典型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是该专业建设的核心.文章分析了该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依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着重介绍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信息类工科专业存在着与企业行业脱节、学科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产业对新工科人才的新要求等问题,分析大数据产业人才需求,提出对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整体改革,增设大数据应用专业方向,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大数据课程体系,介绍VIP教学模式并说明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跨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而较为旺盛,为加强人才培养,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专业。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现状,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实践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校企合作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研究,进而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HLA的协同优化计算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协同优化计算框架(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HLA,COF-HLA).分析了多学科设计优化计算框架的功能和特点,并从支持代码复用、并行计算、数据分发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高层体系结构的各种服务在协同优化计算框架中的作用;论述了该框架的联邦设计、对象类设计以及数据分发机制,总结了该框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该框架利用数据分发管理服务,可以极大地降低分布式计算时的网络通讯量,提高了整个协同优化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Hadoop平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数据稀疏性及在大数据规模下系统可扩展性的两个问题, 在分析研究Hadoop分布式平台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平台实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优化方案. 实验证明, 在Hadoop平台上通过MapReduce结合Hbase数据库实现算法, 能够有效地提高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大数据规模下的执行效率, 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搭建低成本高性能、动态扩展的分布式推荐引擎.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用型、创新型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修订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跟踪反馈建议的闭环培养方案设计模式,阐述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对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介绍了东华大学面向学分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通过对学生选课数据汇总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了该课程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建议和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工程观"教育是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它要求工程教育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围绕"VFP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问题,介绍了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郭戈  许阳光  徐涛  李丹丹  王云鹏  袁威 《控制与决策》2019,34(11):2375-2389
网联车辆、交通大数据、共享出行等技术给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全面总 结共享出行系统、网联车辆协同优化控制、交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及出行需求预测、共享出行系统车辆调度、交通网及电网联合优化、网联车辆协调控制及车-路协同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专业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电路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与选择,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当前医院建设逐渐向现代化系统管理方式发展.网络极大的方便了医院大量数据信息的记录、储存和管理,然而同时也给医院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就是当前医院建设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我国当前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软件及数据方面安全管理现状入手进行分析,从行政、管理、网络以及数据等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措施,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